聊斋图咏(卷一)●画壁
江西有个叫孟龙潭的读书人,和一个姓朱的举人,客居在都城中。一次,偶然进入到一个庙中。见殿堂和禅房都不太宽敞。只有一个老和尚寄居在里边。老和尚见有客人来,赶忙整整衣裳,恭敬的出迎,引导他们在庙中游览,参观。殿堂中塑着宝志和尚的像,两边墙壁上的画十分精妙,人物栩栩如生。
东边壁上画着天女散花,见其中有一个少女,手里捏着花微笑。樱桃似的小口好像在动,眼波似流。朱举人注目很久,不知不觉精神恍惚,凝神思索。忽然觉得身子轻飘似云,腾云驾雾一半,已经到了壁上。见殿阁重叠,不再是人世。一个老和尚在法座上讲道。坐在他周围的人很多,朱也混杂其中。过了一会儿,觉得似乎有人拉他的衣襟,回头一看,竟是刚才见到的美女,她竟笑着走了,朱也赶忙跟上她。
曲曲折折,最后进到一个小屋子前,朱犹豫着想再往前走,又不敢。正在进退不定之时,见少女回过头来,举着手里的花,远远地做招呼他的样子,于是他才快步跟了进去。
屋内寂静无人,他猛然上去抱住她,她也不十分拒绝,于是俩人亲昵起来。过了一阵,少女关门离去了,嘱咐他不要咳嗽。夜里又回来了,如此过了两三天。
少女的同伴大概觉察到了,一同来探视,并恶作剧地搜出了朱的藏身这所。她们嬉笑着对少女说:“肚里的小孩已经那么大了,哪能还头发蓬松,象未结婚时的样子呢?”于是一同捧着簪子和耳环,催促她把头发挽上,少女含羞不语。
过了一阵,其中一女对众人说:“姐妹们,咱们不要呆个没完,惹得人家不高兴。”众女哄笑着离去了。朱再看少女,发髻象乌云一样,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鬓发象凤一样低垂着,比头发低垂时更加美丽绝伦。看了看四下无人,慢慢拥入怀抱亲近起来,知道香气熏心,两人都要窒息了,欢乐还没完没了。
忽然,一阵沉重的皮靴铿铿声和锁链哗哗声传来。过了一会儿,还传来纷纷嚷嚷的吵辩声。少女惊惧地起身,与他一起从门缝中向外偷瞧。见一个身着黄金衣甲的神使,面如黑漆,提着锁链,拿着金锤。众女环绕着他。只听他问:“全了没有?”众人回答:“已经全了。”使者说:“如果有藏匿下界的人,立即说出来,不要自找麻烦,免得后悔。”又听众女回答说:“没有了。”使者回过身来,用猛禽那样的眼睛扫视众人,似乎发现了问题。少女大惊,面如死灰,惊慌失措的对朱说:“你赶快藏到床底下去。”于是自己打开墙上的小门,急忙逃走了。
朱趴在床下,不敢出一点气。一会儿,听到皮靴的走动声到了房内,又出去了。又过一会儿,繁杂的喧闹声渐渐远了,他心里稍微安静下来,然而门外还有来来往往的说话声。朱惊惧不安。过了很久,觉得耳鸣如蝉叫声,眼睛中有火喷出一样,痛苦不可忍耐,可是一动也不敢动,只好苦苦地等少女回来,竟然不再想自己干什么来了。
当时孟龙潭在殿中,转眼不见了朱举人,惊异的问和尚,和尚笑着说:“听说法去了。”孟问:“到哪去了?”和尚说:“不远。”过了一会儿,和尚用手指弹着墙壁呼道:“朱先生,怎么游玩这么久还不回来?”马上见壁间有朱举人的画像,倾着耳朵,木然立着,象是在仔细听到什么。老和尚有呼道:“你的游伴等你很久了。”于是才见朱飘飘乎乎从墙上下来,灰头土脸,木呆呆地立着,眼睛发直,腿脚软软的。孟龙潭大惊,慢慢的问他。他才把详情说出来。他说:“刚才趴在床下,听到敲门声如雷,出门偷偷地听,就迷迷糊糊下来了。”俩人抬头看壁上挂着的少女像,螺旋形的发髻高高的翘着,不再垂着头发了。朱惊疑地向老和尚请教,问他原因?老和尚笑着说:“幻觉由人心而生,贫道怎能解释。”朱气闷闷地低头不语,孟龙潭也惊骇得六神无主。于是两人立即起来,出了庙门。
异史氏说:幻觉由人而生,这话好像很有道理。人有淫乐之心,就出现了猥亵的境地;人有猥亵之心,就有了恐怖的情境。菩萨点化那些愚蒙的人,这种幻觉同时产生,都是人心自己动的结果。老和尚仁慈,可惜没听他说完而彻底明白,只能进山修道,才可以得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