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织毛衣

(2010-10-08 14:34:48)
分类: 读书

    在网络见到这样的图片:大陆某贫困县,年轻的母亲患上末期骨癌,只一个儿子九岁,没有父亲。母亲临终,替儿子织好一套多件毛衣,一件比一件大两号,织到儿子二十五岁。母亲去世了。织好的毛衣在床上一件件摊开,蓝的、灰的,稚子坐在床边,看着妈妈的遗物茫然。

    方今的家庭,尚有几个母亲替儿子亲手织毛衣,还是穿破即丢,买欧西名牌的现成。从前针织和烹饪是中国女子的嫁妆,中文讲的「太太」,这两字便有一份雍容和矜持在。不管如何忙,孩子长大,是要给他织几件毛衣的。从前的家庭,绒线一捆捆在国货公司买,回来之后,母亲坐在沙发,命小孩站在跟前,两臂前伸,绒线拉开像枷一样套在腕间,把绒线一圈圈拉扯出来,结成一只大绒球。小孩站三分钟就没耐性,母亲笑骂:站好,手勿要动,记着,这件衣服,不是给我织的,而是你。像丰子恺毛笔插画的题材:拉绒线、结绒球、针织工夫,多在夏末开工,看看日历,秋凉完成,让孩子做冬装。中国的母亲都知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不光只是书本上的学问,这份恩情,从小让他感受,一框月色,一盆月桂,还有一只小花猫,坐在地上精伶地看着──它知道绒线球好玩,争着蹦高来咬。可这件绒线衣必由太太亲自来织,就这样,小孩穿着毛衣,看着小人书,过年的汤团和压岁钱,在楼梯间跟别的小孩追逐,玩了几回水浸金山,穿毛衣的人,一晃眼就换了七八件,就上大学了。

    毛衣冬藏,搁在木箱底,搁上两颗雪白的樟脑丸,十年后取出,散发着带点薄荷月光醅成的沧桑。还记得那年的老房子,母亲最后一次替你把毛衣整理好?云山迢隔,以后的事,在泪眼里,像网络照片这位孤儿长大后的记忆,都模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骨癌妈妈去世前为儿子织好25岁前的毛衣

 

织毛衣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9月24日,9岁的张宇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泪流满面,小张宇的妈妈因患骨癌医治无效已经离开他7天了。妈妈在生前的15个月时间里与死神“赛跑”,终于“抢”出宝贵时间,为儿子织完了他25岁之前所需的所有毛裤。 

  张宇一家没有房子,多年来一直借住在白山的亲戚家,张宇有一个17岁的哥哥,稍有些障碍,常年寄宿在学校,妈妈生前是烙煎饼的,爸爸在外打工。2004年7月,张宇的妈妈被医院确诊得了骨癌,手术后丧失劳动能力。2005年5月,妈妈突然对家人说她要趁着自己还未完全倒下,为家人多准备一些毛裤御寒。此后的每一天,她支撑着编织,直到今年的8月初,骨癌已发展到末期,妈妈一动也动不了时,已经为小儿子张宇织完了他25岁之前所有的毛裤。 

  24日上午,记者看到了张宇妈妈为张宇织的部分毛裤,按照不同年龄段,大小长短不等。张宇的姑姥回忆说,得骨癌一事,家里人一直都瞒着张宇的妈妈,直到术后她表示要预先织些毛裤时,家里人顾及到她虚弱的身体,才不得不告诉她实情,可得知这一切后,张宇的妈妈更加坚定了为家人织毛裤的想法。由于左腿曾做过手术,张宇的妈妈每天只能是坐在床上编织,因为身体状态,每织5分钟,就得躺下来休息20分钟。“一次,她刚织了两分钟便满头大汗,双手也肿得老高,浑身疼得厉害,我喂她吃了两片止疼药,劝她别织了,可她却说自己一旦走了,小儿子只有9岁,没有人照顾,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多为小儿子织些毛裤留着以后用。” 

  记者采访过程中,张宇一直抚摸着妈妈留下的大小不一的毛裤流泪,“妈妈,我想你,你在哪?”张宇低着头,喃喃自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