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分析(摘录)
(2013-01-14 23:11:40)
标签:
杂谈 |
1、在上市公司较少进行经营活动、以对外股权投资为主的条件下,仅仅分析上市公司自身的报表将难以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
2、一些控股公司出于避税的考虑,利用向子公司低价提供原材料、高价收购子公司产品的手段转移利润;通过高价对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销售产品、低价购买其他企业的原材料的手段来转移亏损等。通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所产生的收入及利润予以抵销,使会计报表反映企业集团客观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防止和避免控股公司人为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现象的发生。
3、合并报表可以揭示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内部关联方交易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时均需被剔除,在合并报表中不予反映。由此可推断,集团内部依赖关联方交易的程度越高,经过合并抵消后,相关项目的合并金额就应该越小。受关联方交易影响的主要项目有: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应付款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投资收益等。
二、分析技巧和要点
1、一般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关联关系,主要集中在内部资金拆借上。当我们看到,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金额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呈现了“越合并越小”的态势,我们可以据此认为母公司的大量资金被其子公司占用;同样,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付款”金额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付款”金额也呈现了“越合并越小”的态势,我们可以据此认为母公司也存在着占用其子公司资金的情况。
|
2008年12月31日 |
2007年12月31日 |
||
合并 |
母公司 |
合并 |
母公司 |
|
其他应收款 |
5000万 |
45000万 |
4000万 |
44000万 |
说明占用了母公司的资金。
2、通过比较两个报表的毛利率差异,我们可以确定母子公司基本的获利能力;通过比较各项经营性费用绝对额以及费用率,我们可以分析母子公司费用发生的特点与相对效率。
|
2008年 |
2007年 |
||
|
合并 |
母公司 |
合并 |
母公司 |
收入 |
80.42 |
62.01 |
67.48 |
56.80 |
毛利 |
12.18 |
7.68 |
5.66 |
2.99 |
销售费用 |
8.99 |
6.37 |
9.34 |
8.04 |
管理费用 |
2.48 |
1.25 |
2.86 |
1.53 |
财务费用 |
0.35 |
0.15 |
0.84 |
0.46 |
利润 |
0.48 |
(0.03) |
(7.27) |
(6.51) |
毛利率(%) |
15.15 |
12.39 |
8.39 |
5.26 |
三费占比(%) |
14.74 |
12.53 |
19.32 |
17.66 |
说明:
n
n
n
n
三、盈利能力分析
合并利润总额=个别利润总额之和
合并净利润≠个别净利润之和(因含有少数股东权益)
例如:
|
母公司 |
子公司 |
抵消分录 |
合并 |
|
收入 |
100 |
120 |
100 |
|
120 |
成本 |
80 |
100 |
|
100 |
80 |
利润 |
20 |
20 |
|
|
40 |
毛利率 |
20% |
16.7% |
|
|
33.3% |
五、局限:
如果在合并实体中,某一家企业从事的业务和包含在合并报表中的其他企业从事的业务之间差异很大,这种情况下得出的财务比率可能并没有多大意义。以存货周转率为例:由于母、子公司的存货及其性质不一定相同,流动性也不一样,如母公司主业是纺织业,而其子公司可能经营房地产,由合并报表计算出的存货周转率,难以准确反映整个集团的存货周转状况以及与行业水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