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知层次

(2022-05-27 23:44:27)

绝大部分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

认知就像一座监狱,我们的思维被牢牢的禁锢其中。一个人的思维一旦被禁锢,视野和认知就会变的狭隘,就会被各种成见包围其中。

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只是我们想看到的.或者说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久而久之,人们就会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变的短见、偏见。

有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商人,一次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动了恻隐之心,想给乞丐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

商人对乞丐说:“如果我给你一万,你会怎样用这些钱?”

乞丐听了很高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那我就去买一部好一点的手机,这样一来,我就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各个地区的情况,看哪里的人多,我就去乞讨,就不愁讨不到东西了。”

商人听了,面露失望之情,接着又问:“那如果我给你十万呢?你会如何花?”

乞丐回答说:“那我就买一个十万以内的汽车,这样,我乞讨起来就会方便很多,想去哪就去哪。”

商人十分的无语,不甘心地问道:“那如果我给你一百万,你会怎么花?”

乞丐一听自己会成为百万富翁,立马激动地回答说:“那我就去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方,去买下一块地。”

商人这次听了,很高兴,觉得乞丐终于开窍了。

哪知道乞丐突然又补了一句:“这样的话,在我的土地上乞讨,就没有别的乞丐来和我抢地盘了!”

最后,商人终于彻底失望了,放弃了拯救乞丐的想法。

乞丐的贫穷不在金钱上,而在于认知和格局上。

认知和格局的贫穷远比物质上的贫穷更可怕

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钱

认知层次和格局大小决定了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有一位哲人带着他的学生去菜市场上买鱼。在一个小摊上,哲人精心挑了一条清江鱼,这种鱼的鱼刺比较少。

鱼贩子对哲人说:“这位先生,我看你不太懂鱼呀,这种鱼的味道可不太好,要不你还是换一条吧。”

哲人听了,笑着说:“谢谢,但是不用,我就买这条。”

鱼贩子忍不住嘲笑道:“你们这些人呀,就是读书读傻了,自认为了不起,可要是说起对鱼的了解来,那你们可都远不如我呀。”

哲人的学生忍不下去了,便上去和鱼贩子争辩了起来,双方互不相让,越吵越激烈。哲人一看,赶紧劝住学生,拉着他走了。回去的路上,学生问哲人:“那个鱼贩子什么都不懂,还敢嘲笑老师您,实在太可气了!”

哲人笑道:“我倒是能理解他,他的确知道那条鱼的味道好。只是他的认知无法告诉他,这个世界上都有哪些种类的鱼,哪种鱼的刺比较少,哪种鱼更适合像我这样的老人。”

人的认知是呈漏斗的形状排布的

越是身处底层,能看到的东西越少,越容易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相反,越往上走,越接触高层次的人,格局就越大,认知到的东西就越多,感受到的美好就越多,对下也就越兼容。

一个人层次越低越没底气的时候,就越把面子当回事。

因为那时候除了自尊心他一无所有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经提出过“个人构念论”的观点。

个人构念即由个人过往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等所形成的观念。

当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场景时,一个人的脑海里便会呈现出他以往的经验来对该问题或者场景做出判断。

当你的认知能力很低时,脑海里的个人构念就会趋向于单一、缺乏弹性。

因此遇到问题时,你的个人构念所提供出来的对策就很狭窄,但却成为了你的全部,你误认为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对策,没有其它的可能。

当你的认知能力高,见识多、读书多、经历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时,你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经验。

在同样的问题面前,你不会只执着于一种答案,而是有几种可能的答案。

如果用数学的集合来表示,即认知低的个人构念是A,认知高的个人构念是B,B包含了A,除了A之外还有其它的,比如C、D、E...

举个例子,认知水平低的人固执地认为读书没用,大学毕业生赚的钱还不如煤贩子赚得多,他们的衡量标准就只是金钱。

而认知水平高的人的衡量标准中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工作机会的选择,自身潜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圈子的不同,多元化的学习等等。

认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乐于提高自己,一段时间后,当你返过来再看自己做的对策或者思考时,往往还会补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你又进步了,你的认知水平又提升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知道的越多时,越明白自己的无知。

因为你的认知水平越高,你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

知识是学不尽的,你没法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只有谦虚地不断学习和领悟。

很久以前我常常有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感觉。后来慢慢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牛得不得了的时候,很有可能恰恰是我们弱的时候,因为不是我们牛,只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弱。

为什么我们竞争对手弱?就是因为我们弱,所以落到一个弱的平台,所以这个平台上争来争去的对手也都很弱。

你在中超称王称霸不等于你足球水平多高,因为没有一个西甲意甲球员跟你在这里抢球铲射。

你在CBA全明星拿个得分王也不会睥睨世界,乔丹科比卡特依旧不会正眼瞧你。

就算你KO了泰拳之王,WCG你可能还是会被分分钟秒杀。

高中毕业觉得自己可以“建功立业”,本科毕业觉得自己可以“一番事业”,硕士毕业觉得自己可以“成家立业”,博士毕业觉得自己“难得毕业”。

一位在美国顶尖名校读博士的清华特等奖学金的学霸,他已经是公认的学术大神了,但是他越发觉得自己差得太多了。当别人称呼他大师的时候,他答:慢慢做吧,希望会有进步。

中国经济学祖师陈岱孙先生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教书。

陈道明反复强调自己就是一个戏子

越是牛人越容易意识到自己渺小

人的眼界是个螺旋

你的眼界越大. 螺旋越大,你意识到的外围就越大,就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因此,懂得越多的人反而都很谦虚。

就像苏格拉底所言: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旧梦不须记
后一篇:本质区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