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逆力

(2022-05-18 15:32:59)

东汉末年三场大战最终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官渡大战,袁绍在整体实力强于曹操的情况下被击败。

赤壁之战中,曹操自信南征,在整体实力强于孙刘联军的情况下被击败。

夷陵之战中,刘备以举国之力东征孙权,不料以惨败告终。

同样经历了一场大败,袁绍和刘备一病不起,曹操在赤壁大败后,不仅心态很好,还能重整旗鼓,这是为什么呢?

建安四年,袁绍率10万精锐骑兵南下进攻许昌,此时曹操能出战的兵力仅有4万,完全不是袁绍对手。

袁绍屡次拒绝谋士的意见,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导致占据绝对优势却一败涂地。

官渡之战袁绍损兵折将,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死的死、降的降,袁绍仅仅带着几百骑兵逃了。

如果说官渡之战曹操取胜有点侥幸,但之后的仓亭之战中,士气如虹的曹军再次将袁军击败。

袁绍从实力的巅峰跌入了谷底,对他来说难以接受。再加上当时年事已高,经不起这样的打击。急火攻心之下,袁绍一病不起了。

刘备虽然身上流着皇亲国戚的血,但在乱世对他的帮助并不大,创业时是草根级人物。

匡扶汉室是需要兵马的,刘备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吕布、刘表,奔波半生却一无所获。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他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刘备第一次感受到汉室复兴有望。

在诸葛亮的辅助下,刘备夺取了荆州和益州,并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斩杀夏侯渊,刘备自封汉中王,势力达到人生巅峰。

关羽强烈要求北伐,刘备也默许支持。关羽骄傲轻敌,大意失荆州。

蜀国失去40%的人口和进入中原的战略要地,刚刚走向人生巅峰的刘备怎能忍受如此失败,不顾蜀中上下的反对,执意出兵伐吴。

刘备倾全国之力. 五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向东吴,刘备自认久经沙场,完全没把陆逊放在眼里。

陆逊采用防守政策,刘备久攻不下,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一直到了夏季。

天气酷暑难耐,刘备把大军驻扎在山林中,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几乎全军覆没。

刘备大败后一病不起,主要原因:

1、没想到自己会败

他没想到会败得如此之惨,更没想到会败在初出茅庐的陆逊手中。

久而久之,心中抑郁成疾。

2、担心蜀汉的未来

发动夷陵之战,刘备可谓是倾尽所有,他拿出了蜀汉全部的人马兵器。

可惜 赌输了

兵源兵器人才几乎消耗殆尽

对于刘备来说,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蜀汉会从此一蹶不振。

在短短的几个月中,经历了从巅峰到失败的滋味,刘备一时难以接受 。

3、伐吴时年事已高

在逃命的过程中,刘备爬山涉水,消耗大量体力,逃回白帝城已经是油尽灯枯。

曹操年少时也曾力图效国,董卓乱政时曹操因刺杀董卓失败而四处逃亡。

董卓死后,曹操敏锐地发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组织亲朋好友一起起兵。

他广纳贤士,不拘一格用人才,采用荀彧意见,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5年,曹操击败袁绍,统一北方。

他不再满足于北方,而是想夺取整个天下。此时的北方已经没有能够威胁到曹操的势力,唯有南方孙权和刘备被曹操视为潜在威胁。

建安13年,曹操进攻江东,孙权刘备结盟,共同抵御曹操。

曹操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没有遭遇大败,面对不足5万的孙刘联军自然产生了轻敌念头。

曹操南征后,刘表的儿子刘琮就开城投降了,曹军在荆州就得到了大量补给。

赤壁之战中,曹操中了黄盖的诈降之计,但曹军战败并非孙刘联军的大火,而是瘟疫。

赤壁之战中,曹营中瘟疫横行,死亡人数高达十之五六,再加上孙刘联军的攻击,曹操的南征大军可以说是丧失殆尽了。

可即便如此,曹操家大业大,战败并没有伤及他的根基,曹操在北方中原地区的统治依旧巩固。

曹操冷静分析形势,虽然败了,但实力仍然远超孙权刘备,他所统治的北方拥有远比江东肥沃的土地和超过任何势力的人口。

赤壁之败后曹操改变了策略,不再大规模发动统一战争,修生养息,稳固内政。

从这点看,曹操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对形势的判断和战略方针调整比袁绍和刘备高明。

逆商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

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逆商低的人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

政治斗争历来是激烈程度最高的斗争,失败和挫折像家常便饭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逆商对政治人物比情商和智商更为重要。

就拿赤壁之战来说,曹操的战舰和军营全部着火,顷刻之间,烟炎张天。 几十万大军死的死伤的伤,不仅统一江南已是不可能,就连保住性命都很难说。

这种事搁在袁绍身上,早气死多少回了。可曹操到底是曹操,虽然败了却不改英雄本色。

《山阳公载记》中说,曹操从华容道逃出去后,竟然喜形于色,好像不曾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败。面对众人的疑色,他还冷静地替对手刘备分析道,如果在这个地方堵住,放一把火,我们只怕连骨灰都找不到了。

当时曹操55岁,这次大败后他又活了12年。其间还风风火火地三次南征孙权,其中一次还差点要了孙权的小命。后又西攻马超,连带拿下汉中,直至65岁才老死。

可见,就身心健康而言,赤壁之战根本没对曹操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对他而言,赤壁之败只不过是一次兵家常事罢了。

袁绍和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而不是智商

作为一个政治领袖,智商不够可以由谋士弥补,但逆商却是任何人都弥补不了的。

创立SpaceX时,马斯克把超过一半身家都押上了,这些钱只够他发射4次火箭。他不能补充资金,因为他同时还创立了另一个烧钱项目——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

紧张的资金逼着马斯克必须保证SpaceX尽快成功发射火箭,然而他的运气一开始很不好。

SpaceX的火箭都以“猎鹰”命名。2006年3月,马斯克按下了“猎鹰1号”的发射按钮,结果以失败告终。

媒体对于马斯克的失败冷嘲热讽,如同当年许多人教破产的史玉柱怎么做人。马斯克承受了这样的嘲笑,但并不气馁,他向团队展示了同行曾经失败的例子,最后说“无论上天入地,不成功誓不罢休”。

一年后,马斯克进行了第二次发射,结果再次失败。

这次失败严重打击了士气,团队成员都知道他们的钱只够再发射两次,如果第三次还失败,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四次发射。

担忧变成了现实

2008年8月,SpaceX进行第三次发射,发射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火箭成功升空,观看直播的团队欢呼起来,感觉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但转眼之间,一二级火箭在分离时却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彼此相撞。

那一刻,整个团队感受到一种末日般的绝望和疲惫,有的人哭了起来。

那个月,美国两大房贷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金融危机开始蔓延,这意味着SpaceX绝无获得融资的希望。

团队成员都清楚,如果还有第四次发射,那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发射。

在萧杀的气氛中,马斯克走到团队中间,安慰大家“不要害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句话并没有给团队带来太大鼓舞,因为都知道老板也快撑不住了。

当年上半年,马斯克陷入极端财务困境,不得已住进妻子父母家的地下室,他和妻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糟糕,后来干脆离婚。

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后,妻子更是将马斯克令人生厌的一面公告天下。

那段时间,似乎整个世界都抛弃了马斯克,曾经的硅谷土豪眼看就要滑铁卢了。

马斯克不认输,7周后启动了第四次发射。

9月28日,SpaceX火箭成功发射。

全世界都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

一家500人的私人企业完成了一项国家工程!

1985年,乔布斯在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当着很多人的面被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开除了。

这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他成了全硅谷的笑话。

当年他劝说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的约翰·斯卡利加入苹果时的名言: "你是要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改变世界?"

他跟斯卡利竞争时,没想到董事会一边倒地支持斯卡利,他失去了管理权。

最初的几个月,他也失落和迷茫过,他确信自己还热爱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重新创立了Next公司。

失败是一剂苦口的良药,但一切从头开始反而让他如释重负,生命中的很多事都不再那么看重,真正留在心里的是最重要的事,他进入了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阶段。

2007年,当乔布斯宣布发布iPhone时还被业内认为是个笑话。

人们笑他,一个像素一般、摄像头一般、处理器一般的全屏幕手机能做什么?

随着时间的发展,苹果的iPhone改变了手机行业的格局。

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曾经的老大哥诺基亚辉煌不再,智能机时代开启。

坚持不走寻常路、挑战不可能的信念,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使他颠覆了个人电脑、手机、动画电影、音乐、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这六大产业。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

要有勇气听从自己的内心,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1999年是马云最困难的时候

当时,阿里巴巴刚刚成立,由于缺少资金,员工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二十多人挤在一套民房里边,靠500元的月薪度日。

那时候,马云天天出去找钱,但总被拒之以千里之外。在遇到蔡崇信之前,先后有37家投资公司拒绝了他。

马云在开始带团队的时候被人说是搞传销,筹集50万资金启动互联网技术的时候,如果失败,下面将有一大批人没有饭吃、没有工资发,他将面临牢狱之灾。

淘宝初期马云一天睡眠时间不超过4小时。因为没有销量,他愁的整天都睡不着觉。

在2001-2002年的互联网寒冬中,很多互联网企业在不景气的市场中被迫退出市场,但是马云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顽强地维持阿里巴巴的正常运营。

华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公司之一

近年来,它备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围追堵截、全面打压。

回首华为3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过三次大的危机,甚至连任正非也说,曾经有两次差点卖掉它。

1992 年,华为推出了一个 JK1000 局用机项目。由于研发人员对技术路线判断失误,产品刚问世就面临淘汰。这个失败的项目很快就耗干了华为辛苦攒下的家底。

此时,任正非必胜的信念开始显露,他四处借钱甚至借高利贷, 孤注一掷地将宝押在了容量更大、技术更先进的 C&C08 数字交换机项目上。

在动员大会上,他跟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就从楼上跳下去。

2个月后,问题解除。

其历经苦难、满身伤痕,却总能愈挫愈勇、迎难而上的精神,一直为当代企业家和大众津津乐道。

刚开始做房地产项目,经验不足,很快公司就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工程一直处于停工状态。

王健林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去找银行贷款,当时的万达名不见经传,又是民营企业,各大银行行长都怕贷了钱收不回来,用尽各种理由拒绝贷款。

王健林拿到为了贷款,他曾上门五十多次。

2016年鲁豫采访他的时候,他把这一段经历说了出来: “当时就为了拿到这笔贷款,有的时候一去在那个走廊上一站就是一整天。我想银行八点半上班,我就八点去吧,站着。甚至站到下班六点也不出来。究竟行长是来了没来?还是不在?我也不知道,也没人愿意告诉。当时站在走廊里面这种感觉,这种耻辱,我觉得太卑贱了!”

前前后后经历了两个多月,王健林一分钱也没拿到。为了贷款,他吃不好睡不着,不得不吃安眠药。要不是医生治疗得当,他可能去精神病院了。

这件事对王健林的影响很大,他发誓一定要把企业规模做大,让这些资源主动找上来。

王健林一边为了贷款的事情疲于奔命,另一边天天都要收到来自法院的传票。

短短三年,王健林一共打了222场官司,虽然大部分胜诉,但官司数量过于庞大,让万达上上下下都把精力投入到了无尽的法务纠纷上,无暇经营。

在那段最煎熬的时期,万达的许多员工选择了离开,另谋出路,连王健林的朋友也都劝他放弃房地产,调整投资方向,谋求东山再起。

这时候,支撑着王健林的是身为中国军人特有的韧性。他一面四处奔波寻找新的投资人,一面跟各种市井小民打官司。

王健林在回忆那段岁月时说: “曾经9天9夜只能中午睡一个小时,累到在开会的时候晕倒。”

正是凭着身为军人的顽强意志,王健林带领万达逐步走出困境,在摸到了房地产开发的门道后,万达的经营顺风顺水,生意越做越大。

成功的创业者往往都要经历各种坎坷和挫折,他们的成功就是一部失败成长史。

当人们处于逆境中时,思想上的巨大压力、身体上的痛苦折磨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一种兴奋剂。

正是因为经历了九死一生,他们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成就,才能将自己的事业做得蒸蒸日上。

塔勒布曾提出反脆弱性

他认为有些东西可能会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情况下时,它们不会受到消极影响,反而能获得正面的刺激。

复原力是一种让事物抵抗冲击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

这种反脆弱性就是一种抗逆力,就是个人对于各种困难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想要让自己获得成功,想要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就要掌握抗逆力。

一般来说,提升这种抗逆力需要人们保持对困难的承受力,还需要保持最基本的认知能力。

比如,人们需要意识到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确保所有的成长因素都是合理的、到位的,并不能确保自己不会出现什么差错,而创业本身是允许人们试错的。

创业是一个周期性的活动,有起步,有发展,有高潮,有低谷,整个创业过程就是循环往复这些环节。

了解了这一点,人们就不会总是以怀疑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创业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

创业者需要建立正确的成功思维,那就是任何1次成功可能都是建立在前面100次失败的基础上的。

褚时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27岁的褚时健担任了云南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科长。

31岁时被打成右派,带着妻子和唯一的女儿下农场参加劳动改造。

文革结束后,1979年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出任厂长。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破烂小厂。那年他51岁,扛下了这份重任。

我们现在有很多二三十岁的人已经不想工作,害怕压力、害怕承担、怕苦怕累,到40岁已经觉得这一生的奋斗结束了。

褚时健的奋斗从51岁才刚刚开始

褚时健和他的团队经过18年的努力,把当年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后来亚洲最大的卷烟厂、中国的名牌企业:红塔山集团

褚时健成了地方财政的支柱,18年的时间共为国家创税收991亿。

而就在褚时健红透全中国、走到人生巅峰时,1999年因为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那年褚时健71岁。

从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全国风云人物一下子变成阶下囚,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打击对一个老人才是致命的,妻子和女儿早在三年前已经先行入狱,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

一般人会想,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遇到这样的不幸. 只能在狱中苟延残喘度过余生了。

三年后,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在狱中几次晕倒,后被保外就医。经过几个月的调理,褚时健上了哀劳山承包了2400亩的荒地种橙子。

有人问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你最尊敬的企业家是谁?

王石沉吟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不是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而是一个老人,一个跌倒过并且跌得很惨的人。

王石感慨地说:“我得知他保外就医后,就专程到云南山区探访他,他居然承包了山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你想像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着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6年后挂果是什么情景?”

王石再去探望褚时健时,他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老伯伯,他向王石介绍的都是果园、气温、果苗的长势。

2400亩的荒山如何管理?

他使用了以前的方法,采用和果农互利的办法。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的质量。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儿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不以次充好。

他制定了激励机制:一个农民只要任务完成,就能领上4000块钱,年终奖金2000多块,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块钱,一户三个人,就能收入三四万块钱,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

他管理烟厂时,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

现在管理果园,想到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

这个已经85岁的老人,把跌倒当成了爬起,面对人生的波澜,他流过泪,也曾黯然神伤。

几年的时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果园。他种的冰糖脐橙在云南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一采摘就运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那种面对人生的磨难所表现出来的淡定,让他作为企业家的气质和胸怀呼之欲出。

王石:“如果我在他那个年纪遇到挫折,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而是在一个岛上,远离城市,离群独居。”

王石的感慨,褚时健并没有听到。

他在红塔集团时带的三个徒弟,现在已是红河烟厂、曲靖烟厂、云南中烟集团的掌门人。

对他来说,在最辉煌时跌倒,跌倒后又一次创造神话,这就足够了。

巴顿将军:

“人的一生如此漫长,谁也不能保证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会安然无恙。

内心强大的人在面临逆境和挫折时,也会有彷徨,但更多的是成长。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未来的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请想想这位老人,记住他的31岁、51岁、71岁、75岁、85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影子
后一篇:旧梦不须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