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痛玩了三天的小如终于想到要复习语文了。于是拿出了卷子。
她先通过独立思考做完了基础分部分,然后得意地告诉我,妈妈,老师说,最好就是像我这样,先开卷把考试内容都搞清楚,然后再去闭卷考。我同学还有随便看看就去考试的呢。我说,那你这个复习习惯好啊,好好保持。
小如得意地继续做,她是个仔细的孩子,一张卷子估计起码复习三个小时,我在边上做别的事情陪她。
等到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小如跟我说,妈妈,你搜一下这个阅读题的标准答案。我搜了一下读给她听:为什么说这个事儿是“苦”的呢?因为文中的父亲读的是中药书,学习的是中药,所以说是苦的事情。
小如读完标准答案,我以为她会马上填上去。结果她眼睛亮亮地一转,说,我觉得,之所以说是苦的,是因为文中的父亲本来喜欢文学书,为了医治生病的母亲,才不得不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书,所以是苦的。然后就笑眯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了本子上。
我很好奇,这样写,老师会扣分吗?
小如头也不抬地说,老师说的,只要自己独立思考,能够跟老师讲清楚道理,就不扣分。标准答案如果是对的,老师也会跟我们一起讨论分析的。
看着孩子那么自信地放弃标准答案,挥笔写着自己对于文章独立的思考和理解,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
感动于小如语文老师对孩子们思维的呵护。
在很多描写师恩的文章里,老师对孩子生活身体上的关心更容易跃然纸上,成为歌颂的对象。可是,一个老师能够站在应试的滚滚潮流里,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不断研究教学方式,这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我觉得更应该被歌颂。
可惜,这种很少被大家注意到,因为这个必须是比较内行的家长才能看出门道来。
我很幸运,属于这么一个有一点点懂行的家长,我很感激,让我看到了老师对小如他们的教导。
在我看来,老师的这份指导,比关心孩子生活之类的细节要深重得多得多。
师恩难言谢,我很难当面向老师表达什么,只能用愉悦地语气对小如说,你太幸运了,遇到这么好的语文老师,把你的思维能力保护激发地如此出色。
小如也开心地说,她也觉得自己思维很好,总是在课堂上拼命发言,总有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可以跟同学分享。
复习完语文卷,小如又看了几篇关于冬天的作文。她感觉江南的冬天没有雪,写不了范文那样的内容,于是改了一个题目《盼春节》。同时告诉我,她老师给他们的小作文题目都是很灵活的,她每次都能写得很有乐趣。
记录下来这份记忆,希望小如长大知道,她曾被老师如何指导过,她曾是个多么幸福的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