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教学设计

(2013-02-22 16:12:59)
标签:

教育

校园

杂谈

分类: 生物教学参考厅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以全面提高生物学科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为突破口的教学理念,植株的生长一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从各个方面取得的农业生产知识,观察与分析根的生长与枝条发育的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调查与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以及课外实践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共同合作、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质疑和创造性思维,又增强了他们对科学世界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植物的生长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如在小学《自然》课上,学生对种子的萌发、叶的光合作用、根对水分的吸收等也有了一些简单的概念;有的学生参与过家庭和学校花木培养和栽培等实践活动;而现今活跃、开放的信息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无土栽培技术和植物营养液等新的信息,因此学生对植物生长的知识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植物为什么能生长、是怎样生长的、需要哪些营养物质、怎样长得更繁茂等具体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甚至对植物生长的认识还有误区,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可以活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都是本节课设计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努力寻求学生身边的资源,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合理的利用。

2、课程资源分析: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巨大的一类生物,而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文清实验学校地处市区,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本质和农田肥料了解得较少,因此我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以及调查、访问学校里的绿化管理老师、到花卉市场访问卖花人等方式再结合丰富的网络、书刊等信息资源,从社会、学校、家庭的净化、美化的现实需要和农业经济发展前景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补充、拓展和整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素养能力、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一种植物根的生长过程,取得根生长的知识。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使学生在理解根、茎生长过程的基础上,取得对植株生长的整体认识。

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调查及访谈过程中,初步学会收集信息、筛选信息、交流表达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经济道德、生态道德的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倡导主动参与、与人合作、听取不同意见,要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伸长区是根尖中长得最快的部分。

课前准备

1、教师:一周前萌发好豌豆种子的幼苗;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菜豆植株;上课课件的制作。

2、学生:上课前两天通过上网查询和访谈的方法调查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作用及缺乏症。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引言:参天大树,始于种子,种子萌发后幼苗是怎样长大的呢?引入植株的生长。

2、温故而知新:学生观看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的根与胚芽发育成的茎的生长过程图,得出植株的生长主要是靠根的向下生长和茎的向上生长实现的。

二、新授:植株的生长

第一部分:根的生长

1、根是靠根尖向前生长

1)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根是怎样长长的呢?

2)实验释疑:通过以根尖结构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使学生理解根的生长主要是通过根尖向前生长的。

2、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通过实验和媒体资料使学生理解根的生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第二部分:枝条是由芽发育的

教师首先创设情境:拿出一段植物的枝条,上面有茎、叶,还有什么?引出芽。然后让学生观察带有芽的枝条,进而引出枝条就是由芽发育来的。并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的cai课件,以增强感性认识,然后教师提供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让学生将叶芽的各部分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对应部分连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像的能力。出示一个花芽,引导学生明确不是所有的芽都发育成枝条,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三部分: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教师拿出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培养的植物幼苗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两株幼苗的差别,引出植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然后小组内交流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及他们调查的过程,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组间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施肥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一次施肥不能太多,否则会出现烧苗的现象,甚至会导致植株的死亡;施肥时要注意浇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和运输。之后教师再出示几株幼苗,请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做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质疑:一次施肥过多或过少,对植物及环境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讨论出合理施肥的重要性,以此教育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四部分:无土栽培

从农业经济发展前景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初步的了解无土栽培,并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动手操作,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

三: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你能描述幼根和枝条的生长过程吗?你明确了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了吗?在温馨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归纳的能力,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

学生归纳知识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植株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

2)芽和根尖中都有分生组织。

3)植物的芽都是发育成枝条的。

二、选择题

1、一条根能够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

a.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   

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c.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的细胞

 

2、一棵大树的枝条是由(  )发育成?

 

a.茎         b.根        c.叶       d.芽

3.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氧气

4.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b.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

c.含磷的、含钾的,含硼的无机盐   

d.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根的生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根的生长

 

                                   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枝条是芽发育而成的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