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五四青年节,给女儿发信息,祝她和自己节日快乐,女儿的回复是:妈妈,你该过儿童节。
今天,儿童节到了,祝福自己的同时,突然很感慨的想聊聊朴树。可能是因为前几天刚刚看完他的演唱会的原因,还有很多的倾诉想表达……
依稀记得朴树的第一张专辑的封面:他站在一片麦田里,干净的穿一件白T恤,左手放在胸口。单纯至极,干净彻底。
此次在演唱会现场看到他,已是44岁的中年人,虽然归来仍是少年的他,却让我有丝丝的心疼感。
http://s16/mw690/0021ApEBzy7buTNtTaf9f&690
朴树是音乐圈里的奇葩,父母都是北大教授,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勉强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到了大二选择辍学。他开始做音乐,无论是《new boy》还是《那些花儿》又或是《白桦林》,还是2003年在华语乐坛的最后黄金时代推出的新专辑《生如夏花》,都曾红极一时,圈粉无数。
那个年代,人们整晚整晚听他的歌,被感动的涕泪纵横,然后也像他一样,蓄起飘扬的长发,逆流而上,与世界对抗!
可能也正是因为活得太过清醒,才对这个世界感到悲观,后来他患上了抑郁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得抑郁症的那九年,朴树说:「我没觉得自己完全走出来,但是这些年,我知道了该如何生活,凡事都要靠自己,人活在世界上什么都要能承受。」
当朴树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是为韩寒的《后会无期》录制主题曲《平凡之路》。那个曾经唱着“生如夏花般灿烂”的少年,如今却说“才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喜欢朴树,是因为他的真诚,他唱出了世界的荒诞和时间的苍茫,以及我们的迷茫、脆弱、伤感和寂寞。
朴树的歌,从词到曲,略带着忧伤,却让我们感受着唱歌的人在平和的缓缓的诉说着爱、梦想和少年的初心。我们也好像被带入其中,是啊,谁不曾年轻过?荒唐过?勇敢过?颓废过?
如今已步入中年的我们,是不是已经和自己和解,正如朴树的这次演唱会《要好好地》一样,人的一生,为了些看不透的、放不开的东西,白白浪费了,说到底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这一生,能抓住的东西太少,还是好好珍惜,顺其自然,能好好地过完一生便已是幸事。
http://s6/mw690/0021ApEBzy7buTRNihD75&690
十年前,朴树说“生如夏花般绚烂”。
十年后,朴树说“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读懂了朴树,就读懂了心里那个傲娇的自己。
周国平老师曾说过:“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是滴,每个人心里,都曾住过一个朴树。而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
当我们能够从关心股票、关心房价,关心周末赴哪个牌局、关心明星绯闻的日复一日中回归到简单生活的真谛,重新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自己和解,不拧巴不强求不掌控,学习爱,拥抱爱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单纯的喜悦和看见世界的美。
泰戈尔说:指责别人最容易,了解自己最难,而最伟大的是爱。共勉!
http://s10/mw690/0021ApEBzy7buTUI8Up09&690
所有曾疯狂过的都挂了
所有牛逼过的都颓了
所有不知天高地厚的
全都变沉默了
你拥有的一切都过期了
你热爱的一切都旧了
所有你曾经嘲笑过的
你变成他们了
——朴树《forever
young》
我迎着风
我迎着风
我迎着风
我迎着风
金山银山 繁华云烟
温柔之夜
我什么也不带走
那狂风 那不知吉凶
的我的前程
什么也不能让我留下
当我听到
风从我耳旁呼啸着掠过
那一刻我的心狂喜着猛烈地跳动
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
我会怀念所有的这些曲折
那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快乐
——朴树《空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