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又一年

(2017-01-25 12:46:13)
一年又一年



      前几天在电视里看到刘晓庆说,65岁才算中年,哈哈,自己今年48岁,还在青年啊。庆幸还年轻,还有无限的可能。

 

      电影《实习生》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本,已经70多岁了。

      但他是年轻的。

      他懂得人不能停顿,必须一直出发。

 

      退休以后,他开始周游世界。

      周游世界以后,当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出招聘实习生的启事,他果断应征,并顺利入职,成为年轻的安妮·海瑟薇的部下。

 

      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一切都不是过去的生态。

 

      本该可去何从?

      值得一提的是,本再次入职的行业,是最前沿的科技行业——互联网。

 

      这多么像这个时代的隐喻:中年人和老人,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进入了网络时代,在这里,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

      它是年轻人的。

      也是拒绝苍老的。

 

      年龄和经验不再意味着资质,反而成了瓶颈和累赘。

      如果你不想被PASS,必须放下经验,屈尊其后,甘拜下风,向儿孙辈学习最新的科技。

      这当然不容易做到。

      因为,当你这样去做,就等于否认自己的经验,瓦解自己的权威。

 

      本并不在意。

      本说:我想要那种连接感,兴奋感。我要接受挑战。甚至我想得到被需要的感觉。

      激情未死,热情仍在。

      他重新开始。

 

      他放下一个老人的尊严,以一个实习生的态度,学习收发邮件,学习统计,学习FB,在新生态中,再次努力成长。

 

      电影末尾,他以自己的热情、自律、智慧,最关键是,“比大家想象的年轻”,真的成为一个被大家需要的人。

 

      喜欢这部电影,不仅仅里面有安妮·海瑟薇以及漂亮的时装,最最重要的是人生态度。别太早陷入典型的中年人模式。

 

      什么是典型中年人的模式?

      就是无论是工作,还是身体与思维,都开始老化,暮气沉沉,却又墨守成规,骄矜得意。

 

      更可怕的是,中年人因为是既得利益者,也是权威在握者,在信息更新飞快的当下,会比更适应时代的年轻人更加恐惧变革。

 

      因为变革的代名词,就是危机,也就是失去——它很可能让你一夕之间,地位就被撼动,权威被动摇,观念受质疑,名利被瓜分。

      曾经很荣耀,但今天不再被需要。

      不在更新,也不创造,余生就躺在往事上,和同样将亡未亡之人一起抱团取暖。

      用乔治·夏勒的话来说,就是:“我在中国遇到的……大多年满五十岁,就在心理上宣告退休,一心一意保护既得的地位,避免被年轻人夺走,尽量不引人注目,等着领退休金。”

 

      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人早已死了,等着埋而已。”

 

      做个有趣的人,生活的精彩从来都与年龄无关!

      如果我们仍然保有好奇,就会看到时代风起云涌,一切可能都在发生。

      我们会敬畏,也会谦卑。

      对变化和未来敬畏。

      对经验和年龄谦卑。

 

      一年又一年,

      过去的是岁月,

      成长的是智慧。

      2017,新年快乐!



一年又一年


一年又一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