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美,千种万种,又有谁能说出所谓的标准是什么?但我想,最高级也最微妙的应该是得体。而得体的背后,拼的是素养与内涵,礼貌与真诚,以及强大的知识结构支撑出的为人处世、看待世界的眼光。
我常常说,女人是一种氛围,需要养出自己的味道。
穿搭入时且不落俗套、举手投足都自带味道,身上没有骄傲跋扈或艳丽媚俗,整个人就如同一幅浑然天成的养眼画面……
一个字:舒服。这种舒服,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得体。
而往往‘美女’都是狠角色。但有趣的是:她们看上去又都优雅得体、从容不迫、好像一切毫不费力的样子。
其实,这样的“轻松”,是“舍”与“得”较量下产生的平衡。在“欲望”和“控制”间找到一种长久的平衡点。在“要”的地方,狠下心来下功夫;在“不要”的地方,痛快的断舍离。
有人可能会问:穿了半辈子的衣服,还需要学习吗?说实话,看似简单到每天麻木重复的这个动作,确实是门技术活。真的需要学习的。与其一个人摸索,不如找个好老师共同探讨和交流。
每个人都是个性的主体,在这个世界里总有一套最适合你的穿搭体系。只是有的人适应范围更广一些,有的人比较的窄,这也与后天环境,职业、自身的习惯模式有关。但都需要我们花些时间和心思,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体系。
同时衣服是要试出来的,挂在橱窗里或穿在模特上好看真没用,关键得适合自己。把大牌分分钟穿出地摊货,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身边那些看上去“穿什么都好看”的女性们,其实也有过无数次的惨败体验。正是在无数次的“试穿+总结”中,才会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美感经验。
所谓得体,只是更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该要什么。
说到底,穿衣打扮是在外貌、气质、职业、性格、涵养等基础上,打造出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个人标签。得体的背后,是首先找到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美学课程中用大量的时间来读人的原因。
当然,一双鞋,一个包,一件衣服,只能在你不开口、不做事、不走路的时候,伪装你的气质;但真正的气质,是才华配得上美貌,言谈压得住气场——不至于一说话、一做事,就漏了怯、穿了帮。
三毛曾经说: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容颜。
是啊,读书确实能为一个人带来独特的知性温婉和成熟睿智。
而得体的表达,不仅仅是能够在公开场合落落大方、长抒己见;更在于私下里与人交流,能理解对方,做个安静的倾听者。得体的背后,拼的是素养与内涵,礼貌与真诚,以及强大的知识结构。
天生长得不漂亮不代表不能活出漂亮。更高层次的美丽,拼的其实是得体。在通往“得体”的道路上,需要我们不断的蜕变和修炼。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