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因工作的原因忙到无暇顾及堆放在桌上的书,也很怀念那段没有顾客的日子,冷清到每天如饥似渴的阅读、大量的做读书笔记,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积累出此刻的自己。昨天小休,看完了伊能静的《灵魂的自由》,喜欢里面的感悟,也在对应着自己的生活。喜欢有温度的文字,它可以让人们看到前行的方向。就像这几年自己的博文,常常受到网友们谢谢的信息,而这些美好的能量最后必定会回返自身。
阅读可以让我们探索隐藏版的自我,也观照辽阔的世界。
阅读一本打动我们的书,其实阅读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因为书本犹如一面神奇的魔镜,镜中反射出隐藏的自我。书本也犹如我们的心灵之窗,借着阅读,我们得以观照这个世界。
新的一年,无论再忙,也要阅读。
很多时候会以忙没有时间阅读为借口,其实不是找到时间才阅读,而是当我们阅读了以后才会有了阅读的时间。
新的一年,用阅读来充实和思考,在工作中学习如何爱他人,减少不必要的人事交往,尽量只跟家人及最亲爱的朋友在一起,把生活的欲求减到最低。因为减去不必要的,是为了拥有空间及容量,增加必要的。
赞同书中的一个观点:
人无论如何实在有必要设定所谓的优先顺序。
到某个年龄为止,心里如果不确定建立这样的系统,人生会缺乏焦点,变成没有轻重缓急。
三十岁的村上春树先生,决定以写小说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终于关上七年来经营得很不错的餐饮店。改变所有生活节奏,五点起床;十点就寝;清晨写作;天黑后放松听音乐;没有夜生活;拒绝邀请,更重要的是为了写小说能拥有专注力、持续力及体力,他开始跑步。他选择四十公里以上的马拉松赛跑,但不管跑出多大的兴趣,也绝不让跑步超越写小说的时间。那种坚定自己、安静自己、掌握自己的能量,真的是很惊人又让人无法企及的。
确立安静的生活,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对生命的负责!
我的工作属于美育教育的范畴,肤浅一点看是教人扮靓,再往深处探究,却是修身养性的美差。阅读和美有关吗?我自身的经历告诉我:有关,而且是最最根本的关系。
美是一种累积,是一种思想的习惯,技术与表象只是美最肤浅的部分,而不是美的核心。多阅读,并能怀抱着感恩谦虚的心情认真生活,就是最好的美学教育。
刚刚看完电影《等风来》,电影拍的一般般,但喜欢里面的故事,最后的结尾处,当大家站在悬崖边,背着伞紧张着何时才能起飞时,教练指着山对面的树林告诉他们:别着急,我们先等风来。当树林随风摇动时,每个人都顺利的飞上了天空。在天空盘旋时,大家心里都有了一点小感慨,这一路的旅行也好,自己本来的生活也好,其实都不用急着做出任何决定或改变。当站在人生的悬崖边时,不如先不要动,不要向前冲,要做的或许只是静静的,等风来。
不管是书本还是电影,在这个时代都可以算作是阅读。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是最有福气的人。不管外在世界如何变化,竞争多么激烈,我们或许成功或许失败,或许是非常幸运或许非常倒霉,只要我们能够在阅读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就会使自己安心而自在。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本身,而不是追求某个最终的目标或成就。淋漓尽致的人生,指的是自己觉得对得起自己,生命不会白来的安心感,不论我们成长过程中是辛苦或顺心,快乐或忧伤,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与珍惜,因为这都是生命的礼物。
爱阅读的自己,想要创造一个明天的自己:纯净、热情、感性、责任、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