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通过电影来学习服装文化

(2013-09-01 13:43:54)
标签:

电影与服装

        我们常常说穿衣要有自己的风格,‘风格’这个词很流行却很难诠释清楚。我们也常常说穿衣要有自己的品味,女人要适度的培养自己的美感,而美感的经验却来自于我们的周遭环境。如果我们从小的生活环境里就有优美的建筑、各种大大小小的书店、美术馆,甚至街道上的公共设施以及琳琅满目的各个小店都能讲究色彩的搭配与排列,我想在这样的视觉盛宴下一定会刺激着我们的美感神经,也自然而然的会显现出品位。

        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没有接触过艺术也没有学习过服装设计的我,因为现在的工作让我逐渐的恶补了很多之前从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开始对周遭的人事物保持一颗敏感的心。

        我常常和学生们分享,要学会在时尚杂志中解读信息。一本好的时尚杂志总是会从艺术史、美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等多角度切入,花很多精力与篇幅在一个重要的主题策划上,留给读者很大的消化与思考空间,这样的时尚与品位才直指核心。而不是通篇的八卦、品牌广告、名人花絮等与浮夸虚华画等号的肤浅。
        我也常常强调,想要提升穿衣品味必须了解服装的发展史,把握服装与时代的关系。要
知道服装是有语言的,每一件衣服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语汇信息,服装作为软建筑,构建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积淀。想要追随流行,要先了解其渊源;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先了解风格的内在文化。而服装史的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时间也很枯燥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看电影。

        昨天去电影院里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可惜看的人不多。这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而改编的电影,导演是曾执导过《红磨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导演巴兹•鲁曼。我看这部电影重点不在故事的编排而在于去感受20年代的奢华——20年代的女人们剪短了头发也剪短了裙摆,一战的结束让人们纵情享乐的高涨情绪,那些缀满了珠片和流苏的H型洋装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于夜总会中肆意狂放……从服装到布景,再到音乐,样样值得称道,大气华贵又引人入胜!当然故事在这样气势磅礴的框架里,显得有些干瘦,稍许有些可惜

 

如何通过电影来学习服装文化



如何通过电影来学习服装文化



        电影是今天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如果看电影可以用当主角、当对手、当摄影师、当导演、当编剧、当服装造型师等观影方式来看,就可以从电影里学到很多的人生功课。如果我们只是当成娱乐消遣,可能会错过很多学习的机会。正如我常常说,电影演员形象多变的原因是因为她们演什么像什么,衣服穿在身上就能与它交流。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模式单一,长久以来已经习惯被禁锢在一个模式里,所以我们的穿衣不能有所突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接纳,视角太窄。

        从我教学的角度来讲,我常常会引导学员们通过看电影来感受:电影色彩语言的视觉表现、人物性格与服装造型、年代与服装的关系等。电影是声、光、电、色、科技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艺术,通过观影可以开拓人的思维,释放人的情绪,放松人的身心。同时电影能够充实我们的生活,起到补充和丰富人的生活经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增进人的智慧等作用,使人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获得身心的愉悦。从现在开始,试着换个角度去看电影!

 

        附: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
        一战期间,男儿们几乎全都奔赴前线,妇女们成了战时劳动力的唯一资源,这使女性走
上社会成为一种现实,女装也因此产生划时代的大变革。裙长缩短,繁琐的装饰被去掉,附有功能性的男式女服在女性生话中确立,女装的现代化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战后,以美国为首又一次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女性解放运动,在政治上要求获得与男
性同等参政权,在经济上因具有职业而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这种男女同权的思想,在20年代被强化和发展,女装上出现否定女性特征的独特样式,职业女装应运登上历史舞台。
        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受新艺术运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俄罗斯芭蕾舞、埃及艺术
、美洲印第安艺术、早期古典艺术及东方艺术影响而产生的装饰艺术,并广泛应用于美术领域和这一时期的工业产品、建筑、服装等所有方面。其特征是以曲线和直线,具象和抽象这种相反的要素构成的简洁、明快、强调机能性和现代感的艺术样式,特别是直线的几何形表现,显示出对工业化时代适应机械生产的积极态度,形成现代设计的基础。因之也常被称为“现代风格”。以简洁朴素的直线造型为特征的20年代女装样式也明显受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

        从残酷的战火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像是忘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创伤和战后政治、经济上的不安,狂热地追求和平的欢乐,过着纸醉金迷的颓废生活,社交界各种舞会盛行。因此,这个时代也被称为“疯狂的20年代”。
        长期被封建礼教禁锢的西方女性,一旦冲破牢宠,首先在着装上矫枉过正.女装造
型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否定女性特征,向男装看齐的奇特现象:女性那高耸的第二特征——乳房被有意压平,过去一直强调的纤腰这时被有意放松和忽略,衣身的腰线位置被下移到臀围线附近,头发也被剪短,裙子越来越短,小腿裸露,整个外形呈一个名副其实的长“管子状”。为塑造这种过去所不曾有过的崭新外形,这时出现了用弹性橡胶布制成的直线紧身内衣。由于这种外形很像未成年的少年体型,所以被称作“男童式”或“男学生式”。
        在这一时期极为走红的巴黎著名设计师香奈儿就是这样一位一生为现代职业妇女设
计制作“尽可能简洁朴素的服装’的女强人。
        总之,20年代的女装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
观和审美意识,使女装脱离传统样式的束缚,问现代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后来女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个时期的电影参考:201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最佳服装设计提名电影《午

夜巴黎》电影《了不起的盖兹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涉及20年代时代背景。剧中女

主角们的服装造型就是上世纪20年代爵士女郎们的代表。

 

如何通过电影来学习服装文化

如何通过电影来学习服装文化



如何通过电影来学习服装文化



如何通过电影来学习服装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