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什么样的人?

(2012-12-01 13:41:32)
标签:

素质教育

杂谈

        这段时间忙着备课、忙着讲课、忙着服务会员(陪购、衣橱),还真的对博客的打理有点疏忽,但心里始终有你们——我的博友们!
        很久没看见我的自拍,那是因为我开始不满意现有的穿衣状态,我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学
习中。时时问自己:我的形象定位?我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从事形象管理培训的这几年里,从一开始在技术层面打转转,到了一定的阶段后,突然开始领悟原来个人风格的打造一定是在对自我清晰认知的前提下才会形成的。不是一味的向外寻找,而是向内探求。
        正如赖声川老师所说的那样:心灵修行中有两种不同但不可分割的能力,即“智慧”与
“方法”。任何修行如果只有智慧而没有方法,就没有具体方式来表达。但如果只有方法而没有智慧,就像一个人每天认真念经,却不了解经文的真正意义,不能说不好,但这样的修行也很难有所成就。这个道理运用到任何行业、任何事务都一样。今天教育的大部分重点都只是方法。于是想做画家就学画,想做作家就学写作,想学穿衣打扮就学一大堆的搭配方法等。听起来很正常,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方式,可是问题在于,这样的教育缺少了另一半的训练。可是“智慧”如何教呢?
        你会发现现在许多企业总裁进修的方法并不是去参加管理培训班,因为他们已经累计了
一身的管理技巧功夫,于是反而会到山里独处,或者去学学瑜伽等。哪怕单纯地去旅行也是一种静心和修行。智慧的训练得在“生活”的场域里学习。成为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成了今天大多数看似成功的人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昨天在给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培训的时候,分享了一篇陈平的文章《烧钱的代价》,在这
里也想摘抄片段分享给博友们。一个人的形象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你的眼睛有多大,三围有多好,穿的有多漂亮,它是你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你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力,加强美学素养的基础上所展示出来的外在美以及你积极人生态度下的美好修为及行为举止。我们说外在是内在的投射。

 

        烧钱的代价
        每次回国,在法兰克福的机场免税店都会见到成群成批的国内游客,同胞们几乎人人手
中都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免税店的袋子,买的可谓酣畅淋漓。
      为此,一向保守的德国人专门在通往中国的航班口又增设了一个新的免税店,这样
便于中国游客购买,在登机前的一刹那继续消费。直到他们买的心满意足。
      这些年,同胞们手中有钱了,无论是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只要有中国游客的地方
,都会看到大包小包仿佛在自家门口的自由市场上随意捡几件东西的游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到了国外并不是真心实意地对欧洲或者其他国家文化感兴趣,而是选择走马观花,胡乱随意看看几个著名的风景点,拍些照片作为纪念,回去后可以跟人说一周内去过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布鲁塞尔、西班牙等国家,然后一股脑就钻进了奢侈品店,疯狂购买!不仅仅买给自己,还要买个家人、同事、朋友们,大方、慷慨、豪情万丈!
        在机场,他们熙熙攘攘、声音洪亮、无所顾忌、或蹲或站、形象无所顾忌,全然不
顾是在境外异域,仿佛蹲在自家后院中。有的人一脸有钱的样子,走路都理直气壮,大声呼叫同伴,不断高声打电话,“喂 ,我现在在某某店,你到底要多钱的香水?新款的才几千美金,你要不要?”那气势,仿佛人就在刘家窑的旧货市场或者大红门的旧家具店,而眼前的路易威登和夏奈尔们仿佛是一对任人随便拎走的破烂。
        有一次,朋友接待了一个来自国内西部的团,按照计划,也就是说至少是按照来德国的
办理商务签证的理由上的日程,第一天应该是参观德国的著名企业,跟公司主要负责人座谈,听取未来的合作计划和方案。
        这几位客人在整个会谈过程中不停地打着瞌睡,心不在焉,甚至还有发短信打电话
的,他们豪不在意德国人的认真和敬业,德国人为此十分反感。中途几次停下来演讲,希望对方能重视自己的发言。作为翻译的她,非常尴尬。她清楚地断定,这些人根本就不在意这次考察和访问的内容
        第二天,从科隆大教堂开始参观起,这些人急急忙忙在大教堂门前照了几张相片,
就要求尽快走人,同时提出,要求修改后面几天的行程。他们说,教堂没什么看头,德国也没什么意思,要直接去巴黎。我朋友急了,说按照行程的安排,要先在德国境内呆三天,然后才到巴黎。对方不

答应,坚决要求离开德国,并说德国太没劲,没什么可看的。
        朋友只好打电话到巴黎去,取消各种参观行程,重新预订了在巴黎的饭店和活动。
到了巴黎,他们在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照了几张相片,提出要去看红磨坊的演出,还要去买伟哥,我的朋友耐着性子帮助他们解决了。最后他们要去名牌店购物。到了名牌店,这些人立刻活跃起来,激情四溢!每人都买了五六个路易威登包,上百万的手表,无数的香水和名牌西服,还重新买了大皮箱。最后,他们令人难以置信地提出,要求改签机票早点回家。说巴黎也没什么意思。
        中国人有钱了,真的有了,比起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拮据、我们的寒酸,那简直是不
可同日而语。可是我们却失去了点什么?
        我们失去的是什么?
        尊严、勤勉、内敛和温和!这本来是我们中国人千年文化中最重要的精华部分,温
良恭谦让、节约本分、温润如玉、淡如温水、无欲则刚.......
        我们本来是谁?现在却成了谁?
        我们有钱了,却失去了世界对我们的尊重和敬仰。
        为什么?
        看看海德堡,一个600年的老古城,比起中国动辄就是千年的古城而言,年轻的很多。可
是中国游客来了,有几个人会静静地徜徉在内卡河边,静静观望这座庆幸没有被盟军轰炸掉的城市,聆听罗马古建筑群的声音,到著名的哲学家小路上去走走,回味一下当年歌德和叔本华们走过的小路,静静地享受一下那座残缺的古堡在夕阳下的辉煌和悲壮气势……
        中国来的客人们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人们来了,照张相就走人。为什么?
因为没文化,或者说对文化根本不感兴趣!
        再看看巴黎,有几个人在夕阳里,从荣军院走到埃菲尔铁塔再走到凯旋门,认真看看夜
色中华丽而壮观的香榭丽舍大街,想象一下当年拿破仑的威武雄姿,享受一下巴黎的旖旎和风采……
        没有!中国的游客们都忙着去奢华的商店去烧钱,去挥霍,人们仅限于照相和走马
观花。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崇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连路都没走,怎么会知道这个国家的
美好和伟大之处? 你连看看这个国家的基本文化的热情都没有,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来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而我们的孩子一天一天羡慕西方的文明和豪华,我们的老百姓有钱的宁可到国外去烧钱
,也不会想想把这些钱节省下来,为孩子们存好,设立一些教育基金,让孩子去学学传统的文化,手工艺。宁可花几万块把孩子送去参加一些骗人的境外互动,也不会带着孩子利用假期先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先去知道一下自己的祖先和文明。家长们何曾想到,孩子们应该先去把中国的文化精髓书法学好,搞明白,再去读英语,考八级。家长们趋之若鹭,把孩子送去学钢琴、学小提琴,却不想让孩子先去听听古琴、了解一下昆曲、皮影、秦腔、京戏……
        孩子们什么时候可以在学校的组织带领下,先去走走西藏的天域、看看新疆的风土
人情,去去内蒙的呼伦贝尔盟,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是怎样走来的,先去了解一下我们自己祖国的博大与精深?孩子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他们如何能自信和热爱自己的民族?
        同胞啊,钱是一点一点挣出来的,怎么花是你的自由和权利,可是,能不能花的有
点意义? 花的高级些??花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
        尊严不是花钱能买来的,有钱也不是用来炫耀的。文化没了、教养没了、传统没了
、廉耻也没有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做个什么样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