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调、低调

(2012-05-25 14:21:22)
标签:

颜色

五颜六色

自然环境

杂谈

        穿惯了素色偶尔穿一回鲜艳色,心情也会变得明朗起来,今天的这件衣服是在一次逛街时偶尔淘到的,喜欢它的配色,虽然是蓝与橙的对撞,但却不显得过于的夺目。不想再添加其他的颜色,所以选择了白色的手表、鞋以及与衣服同一基调的棕色的包包(更重要的原因是偶的包包数量有限),增加一丝清爽的印象,也正好吻合我这张并不浓郁的脸。

高调、低调

高调、低调

高调、低调

高调、低调
        还想对鲜艳色的话题多说几句,一般刚刚开始对扮靓感兴趣的女性朋友,往往会偏好有彩色,而且会越穿越大胆,总认为只有鲜艳色才叫颜色,随着对扮靓的进一步认知,在大量的尝试之后开始对自我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步知道哪些颜色才是对自己而言最耐看的,哪一些颜色是自己的调味剂,偶尔愉悦一下心情而已。但这一步确实对大多数女性朋友来说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甚至需要形象顾问的帮助。

        我们常常把繁华的社会称为“花花世界”。人的天性是喜欢色彩的。对于花花世界,我们会很兴奋的用万紫千红来描述。但是花花世界同样也有纸醉金迷与堕落生活的意味,可想而知,色彩对我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繁杂的。

        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看法是原始的、象征的。同时也把色彩阶级化,黄色的地位最高,属于皇室专用,明黄只有皇帝可以用。明清官府的颜色是按官阶来穿的,最低阶穿蓝袍,一般老百姓呢?只能穿材料自然的颜色或者是黑色、灰色。所以古代的老百姓有一个称呼——黔首,黔即是黑的意思。在过去老百姓建屋只能用灰砖、灰瓦,门窗如要上漆,只能用黑色。

        当精神文明上升,人文精神显现的时候,人们开始把色彩的象征与生活中的色感分开。这时会发现,生活中颜色是很平淡的,体会到五颜六色只是一时之灿烂,生命的常态是平淡而自然的,如果一味追求华丽,生命就迷失了方向。所以道家的思想与生活到了后世就成为读书人的主流思想了。

        平淡为雅,华丽为俗的观念,在一切文明社会被视为当然。只有皇族与乡下人才喜欢亮丽的颜色。灰色黑色反而被视为高雅的符号了。{对中国的山水画家而言,自然才是最高的标准}。因此从自然环境中取得的材料,不加人工便视为美。竹篱茅舍,原木的柱梁门窗,都有着清淡得不被注意的颜色,都是无法描述的颜色,但其特色就是与自然环境可以和谐共处。

        让我们回头看看农村的自然色彩,它的重要特色就是没有原色。我们放眼大自然,看到的是山林一片绿色,天空与河流是蓝色,秋天到来,田野里一片黄色,夕阳西下,阳光照射处云天一片红色。这些色彩反映到我们的脑神经中一律以原色来描述与记忆,但我们真正看到的却是调和色,这是一般人未曾留意的事实。

        所以,在生活的层面,花枝招展是不正常的,是乡俗的。平淡的中间色才是属于生命的正常色调。到了近代,当日用品的色彩大多为人工着色时,色彩的调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样,在选择衣服的用色时,对鲜艳色要尤为谨慎,用不好很容易落入俗套,选择一些加入灰调的有彩色才是保守不容易出错的方法,生活中我仍然还是崇尚极简与平淡的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皮肤色、身材的特色、职业、气质等,这些都构成了我们自己的生命情调。每个人适合穿的都不一样,只有找到自己对的方法,包括颜色、线条、款式、廓形、材质等,在不断学习并实践中最终才能完成穿衣品味的练习。我常常说,品味不代表品牌,品味是一个回来做自己,选择自己所要的过程。在服装上,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可以完全素朴的完成她自己。最高境界的美其实已经无需通过服装的高调来完成。只是我们大家都还在修炼的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