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饰搭配的思路

(2007-09-25 13:30:00)
标签:

杂谈

         实际上我们每天早上起床不知道穿什么衣服,重要的是思路不清晰。其实每天推开衣柜要做的事情,就像写文章一样。首先是一定要先确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去哪里,和什么人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场合,白天还是晚上?一般在职场,穿基本款会多,色彩不要太跳跃,不可以太薄、露、透,着装更多是体现专业感和权威感,当然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一点时尚感再好不过。如果在休闲、社交场合,这是个性释放度最高的场合,要穿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其次是要确定你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强有力的、干练的、简洁的,还是温柔的、女性化的、随和的,以此来决定你的用色倾向和搭配方法。最后考虑面料、款式、面积关系等。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9/25/13/22/115d5c9e286.jpg

简化步骤:
         1、色彩——买衣服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搭配颜色了,选择搭配到一起和谐的颜色,比如色相相近、或是彩度相近的,或者可以翻几页流行趋势,你就能马上知道怎么做了。不要让衣橱里有“孤独”的等待者,配不起来的衣服永远也穿不到身上。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9/25/13/23/115d5c71a78.jpg
          2、款式——越大方,越不容易过时,而且大方的款式也更好搭配。如果想让自己看上去很时尚,给经典的衣服搭配上流行的配饰就能既入时又不张扬。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9/25/13/24/115d5d81b84.jpg
          3、质地——一般场合选择质地感觉相近的都没问题,以舒适为原则,只要别搭配反差过大的材质都是可以的。需要特别小心的是:皮草、皮革、丝缎、金属、秀珠等。想拥有这样质地的衣装要多考虑一下,它们从穿着、清理、养护、保存都要麻烦一点。某些材质在一起要特别小心,他们可能会把对方弄坏,比如可能发生剐丝、划皮、侵色……
          4、细节——主要看衣服的别致程度,没有什么设计、太普通的衣服,如果质地也一般、做工也不算细致的话,是不值得拥有的。最被人欣赏的女性所拥有的每一样衣服都是各有特色,缺一不可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风情万种”,这个形容词。在搭配的时候,整身需要有一到两个细节,把她们统一在同一种风格之下,一切就很完美了。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9/25/13/25/115d5d9c164.jpg
          5、配饰——配饰在这里的定义包括鞋、帽、包、各种饰品、眼镜、甚至手机、MP3等都在这个范围里,对于搭配的好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她们是否和谐。当代的审美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混搭,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且还要就场合来看是否适合。对于都市女性来说,参照着一些流行时讯的搭配,小小的拷贝一下是不错的。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9/25/13/27/115d5cec66e.jpg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9/25/13/28/115d5dbcec7.jpg       

            TIPS1:平时就可以把你配好的服饰放在一起,用数码、手机、随便什么,把她们拍下来,所有可能的组合、可能的变化都保存下来,不久你就能发现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TIPS2:想搭配的出色,首先衣橱就要出色。想每天穿的都是新装一样,就得平时花时间好好的打理他们。建议找专业的形象顾问给你上门整理衣橱。
        
         TIPS3:搭配最终判定合格与否,还要看出席的场合。如果是社交圈不断拓宽的女性,场合会变得多样化。这样也不必着急,建议买一些必要的款式之外,比如套装、衬衫、开衫、连衣裙……,就买一两件质地好的衣服,出席必要的新场合。必须细致养护每一件衣服。对于质地好、款式经典的服装,这些付出是值得的。每个季度购进一两套就可以(成套购买),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能做出很多的出色搭配了,这样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出色。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9/25/13/0/115d5dde46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