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是情感与思想的春——对穆旦《春》的赏析(高2013级5班  蒋清青)

(2011-12-26 10:50:52)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写1+1

这是一首爱情诗。

“我”是绿色的火焰、是紧闭着的肉体、是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我”渴求着,被蛊惑着,卷曲着,痛苦着无处归依——这是压抑着的自己。

第一节“绿色的火焰”:点燃了“欲望”这一情感。“渴求”:“渴”是程度的深,“求”是方式的低。第二节“蓝天下”:这是辽阔的,而有着“紧闭的肉体”,这是开朗的,而“为永远的谜蛊惑着”。鸟的歌不再动听,有的只是泥土般得僵硬;欲望被点燃,却又无处归依;美好的事物已经赤裸,却又只能“痛苦着等待”。

看上去,这首诗只传达出了迷惘、焦虑,二十多岁的躁动的心。但这是诗人设下的陷阱。

“她”是“花朵”,已经“睡醒”,看了满园的欲望,自己也觉得美丽。“她”不仅是被拥抱的对象,美丽的欲望下,她自己也是渴求拥抱的主体。“爱情是睡醒了”。痛苦的等待后,是突破,是新的超越,是“深入新的组合”。——这是渴望突破的一群。

如果这是一首爱情诗,尽管它给人更多的是压抑感,但同时又是有着积极的,突破的一面。正是青春时的复杂感受。

可是这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这是追求理想的诗。

从青年时代起,鲁迅先生说过的“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就成了穆旦最喜爱的名言。“一个人到世上来,总要留下一点足迹”,这是穆旦常对自己说的话。或许正是诗人有着这样充满光与热的激情和思想,他的《春》在给人压抑感得同时,又被赋予了突破的希望。

这春天的花朵是理想,燃烧着绿色火焰的草是燃烧着激情的青年。“紧闭的肉体”是束缚,而这一切的痛苦都是为了“伸入新的组合”。现在的境况岁是像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一样灰暗,而反抗着土地的伸出的花朵和摇曳的绿眼,却仍是一派生机勃勃。黑暗的时代下,被束缚的青年,在寻求——个人理想,报国志向。诗人似乎通过这诗句在惊呼:“醒来吧!祖国!看啊——这欲望多美丽!这理想多美丽!”

整首诗在以理想为理解下,喷发出了炽热的激情。

穆旦不仅写过《春》,也写了《夏》《秋》《冬》。窗、花、绿,似乎是他比较喜欢的意象。

可是我紧闭的斗室

有时也溜进山野的来客:

当洁白的月光悄悄移动,

窗外就飘来秋虫的歌。”

——《秋》

“谨慎,谨慎,使生命受到挫折,

花呢?绿色呢?血液闭塞住欲望,

经过多日的阴霾和犹疑不决,

才从枯树枝漏下淡淡的阳光。”

“望望窗外,天气是如此萧杀,

因为冬天是感情的刽子手。”

——《冬》

“绿色要说话,红色的血要说话。”

——《夏》(1976

从中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炽热的情感。“窗”是隔断,同样也是一种连接,象征了封闭,同样也象征了希望。“花”是美好,“绿”是生机。

在灰暗的社会中,穆旦以一种积极的,高昂的情绪表达了爱国情感,救亡意识。

在《春》的年代,青年人有卫国的理想便是希望;在《夏》的年代,有敢于说话,敢于呐喊的行动,便是希望。正向穆旦在《赞美》里写到的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他在束缚中等待,在紧闭中寻求突破,而他最大的愿望便是一个民族能站起来,一个国家能站起来!

作为理想的诗,他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作为爱情的诗,他是属于每一个时代的青年的。而拥有一种爱国的、救亡的思想的,则是属于所有时代,所有民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