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前的焦虑
(2011-07-17 22:27:15)
标签:
育儿 |
分类: 享受生活 |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可是,随着这日子的走近,焦虑与空虚还是渐渐在心中弥漫开来,从莫名,模糊,逐渐清晰,到不可提及,空洞与飘忽就这样遍及了大脑、甚至全身,就是这样无力、无能、倦怠,不想思考、不愿行为,看着网络、电视中的莫名文字、图像,却无法留下任何连续的印象。
偶然放下电话,鼻子就酸了,如何放下,放下什么呢?
这一走就是10年。虽然会有很多假期、很多见面,但生活中能够有很多交集的日子似乎遥不可及。高中、大学、研究生,完成现代社会必须的学业就要10年,而10年之后呢?儿子还能回到中国生活工作吗?还是我们会飞向那遥远的国度,为了共同的生活,而开始崭新的生活。好遥远的地方、好难企及的未来。
虽然从未把养儿子当投资,只是作为一份消费:不求将来回报,只是花费精力、花费金钱,获取过程的愉悦。可这愉悦真是没有可能的替代物,也就以儿为中心的过了15年的日子。周末为儿子做顿饭,等着儿下课,看着儿吃饭,家庭的生活只是如此的简单的幸福着。
这美好的消费竟就这样的要消失了。似乎只剩下财物的支出,而少有直接生活的体验了。
周末该怎么过呢?
没有儿子的周末,应该是自由的,也会是需要筹划的。从准备儿的小升初开始,儿子的周末就是上课、吃饭构成的。只要他的课程计划定下来,一切只是围绕着他的计划而进行。忽然没有了这个主心骨,周末能够是什么样呢?做的饭给谁吃?儿子一顿有3斤肉的需求,我和爸爸也就只有3两而已,两人的炖肉恐怕是做嫌少,不做嫌素,估计也就在外面随便吃点,应付了事。花园谁去玩?8年的花园,留下了太多一起的时光:一起搬石头、一起点树的位置、一起挖坑、一起移栽、一起砍树、一起烧烤、一起捉刺猬、钓鱼。没有儿的院子,就只是劳动的所在了,没有了参与者、观赏者,是否能够独享园丁之乐,这真是一个对园丁的考验。
休假的地点谁做主?这么多年,一到春节度假地的讨论,都是儿子的意见占主体:苏梅、还是苏梅!也就一去12年。之后谁做主呢?只有看老公了。
那份安定的念想,谁来填满?与儿一起的日子虽少,但只要看着他饕餮的样子、呱唧呱唧的说话,就让人有足够的安定感觉,一切其他的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那几口菜、几句话的场景。如同广告:幸福,不就是家人在一起吃顿饭。
老公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呢?经历了这么多年全心全意为儿子服务,新生活会是如何?遇到什么状况?平衡在哪些选择中。
面对儿子远去的选择,身为父母,只有支持,希望他好。可是,在妈妈的内心深处,隐隐的还是希望儿子能够在身边,不用在乎原因,只是希望在一起的生活,看着他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帮他些家务,陪他过更好的生活。
我那要远去的儿,你可知道妈妈的不舍。可知道,不论将来如何,都有个人一直盼望你的归来,盼望着陪在你的身边。
这10年的日子还是要过,会是什么样呢,迟早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