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投资,不止知道,更要做到

(2011-06-14 11:33:21)
标签:

财经

基金投资

业绩

产品选择

杂谈

分类: 投资理财

到南京参加客户活动,主题是通胀下的投资。前半场的贾所长不愧为业界泰斗,无论对此次通胀的原因、财政货币政策的操作目的、方法与结果均进行了详细解释,知识渊博、观点清晰、阐述清楚。可惜,报告式的讲述,难以带给现场听众震撼,最是便宜了我们这旁听的人。

后排的阿姨窃窃私语着:“听不懂”。于是小声问了一句,“您希望听什么呢?”“点几只股票吧!”得到边上人的一致附和。“点了您就会买吗?”阿姨一愣。

正在这时,该上台了,面对昏昏欲睡的听众,忽生问题。

“我想大家是不是都买过基金了?”

“套住了”。台下稀稀落落的回答着

“问一下大家,我们买基金是在高的时候买的,还是在底部的时候买的?”

“应该底部买。”“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高的地方买。”回答的声音纷纷扰扰。

又问得清晰一些:“我们自己的投资历史中,是在2005年的一千多点买的多,还是在07年两千、三千、五千买得多?越高买的越多?”

“越高买的越多。”回答的声音集中了。

“好的,第三个问题,要实现财富最大化,应该在高的地方买还是低的地方买?”

“低的地方买。”一致回答。

“回答正确,是这样!但是在低的时候,我们掏很多的钱吗?

答:“不确定因素太多。”

“所以,我们都知道应该在低的地方买,结果却是在高的地买。不是我们不知道,只是我们的难做到!”

台下寂静了。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加上现场的演讲,一方面是各种信息充斥的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决策时又信息太多,左右为难,无从下手。投资人并不是有不知道信息,只是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特别的时刻,该用什么样的信息、下什么样的决心,这才是真正的困难所在。

当天的演讲主题是“基金投资七情”——投资中的“喜怒哀惧爱恶欲”激发着投资人的情绪波动,影响着投资者的快乐与痛苦,影响了从信息吸收、信息处理、到决策形成的各个环节,加上周围人群情绪影响下的外界信息环境,形成了投资人从理性逻辑开始,最终,却陷入贪婪与恐惧泥沼的现实,错失投资机会,又难逃投资陷阱。

讲完投资七情,又讲了一下长期投资、价值选择、尽早投资、定期优化等几个投资原则,在热烈的互动中,演讲结束了。

出门时,遇到了两位老年听众,一见面就称赞讲得务实、讲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于是聊了几句天。一位老者自言理性投资过10年,孩子的海外教育费都因此而来,问了一个问题,还是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现在持有着7、8支基金,业绩都不太好,怎么办好呢?”

“买了多久了呢?”

“三、四年了。”

“为什么不换业绩好的呢?”

“赔着钱呢,怎么换呀?”

3、4年了的基金要是还赔着钱,业绩的确属于后半了。

“3、4年的基金,长期业绩要是一直不好,赔钱一样可以卖掉的,转去买那些长期业绩好的品种,这样您手里的基金不就是业绩好的基金了吗?产品的优化调整是基金投资中每年都要做的事情,会对基民的长期投资回报有很大的好处。如果只是因为基金盈利了,而决定卖出,那不能算产品的优化调整,只是享受了一下盈利乐趣而已。”

老者听完,恍然的表情,连连称是。

面对赔钱的基金,如果只是短期市场的问题,并不足虑。如果3年以上业绩持续不佳,无论赔赚,恐怕换只基金就是应当的选择。只是赚着钱,能拿3年的投资者似乎并不多,往往早早就落袋为安了。赔钱拿3年的投资人不少,想法与老人家的相似:一边嫌手上的基金不好,一边继续抱着,而把那些表现好的基金赎回、落袋。谁表现好就抛弃它,图一时之乐;谁不好就留在身边,让自己一直烦闷。

开放式基金中的一个激励模式就是,投资人可以用赎回的方式来惩罚业绩不好的基金,而现实结果是只要基金赚钱,投资人就赎回,不赚钱时投资人就持有。投资者用他们的持有来去鼓励那些做得不好基金。

一边抱怨,一边抱着,不是不知道手里拿着的基金不好,只是难以割舍。知道应该持有好基金,只是做的时候往往相反。

知道是简单的,做到才是困难的,而只有做到才能够有更好的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