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投资理财漫谈

(2011-01-05 11:29:19)
标签:

女性

基金

投资

心理

杂谈

分类: 投资心理

每次做活动,都会问一个问题,我们投资是为什么呢?回答大致都是一致的:赚钱!无分男女、无可厚非,但再往下,似乎就有所不同了。

出于对赚钱的想象,身为女性,我也曾经在一个大牛市的行情中游戏在市场里。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赚钱游戏后,当我认真思考投资带给我的乐趣时,却没有找到太多,似乎只有对着一张张结算单进行计算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赚了不少钱,心中有一丝开心,但当我把一张张清算单整理归档好,似乎这开心也就宣告结束了。只是剩下了账户里多出的资金。也许应为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购买需求,该买的、该吃的,并不会受这盈利的影响,这赚来的钱,也就是一个数字,过了几天,就淡忘了,只是聊天时,增加了些愉悦的谈资。

市场是时好、时坏的,赔钱的感觉并没有赚钱的感觉那么平淡,赔钱时的一个人点菜感受不止一次的困扰过我:某股票几天赔了点钱,也不知是否还能回来,多久才能回来,看着菜单的价钱,想着能省就省点,省点以减少赔钱的金额,也就把两个菜点成了一个,把荤点成了素,甚而只剩了一份快餐;而服装的消费也受了影响,想想赔了几千块,能省就省省。几次这种状况后,忽然发现了投资对生活的负面影响:赚的钱是帐面的,赔的钱是生活的品质,与人生应有的追求背道而驰——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当评估最后清掉的几千块亏损痛苦与赚钱时的愉悦感受能否平衡时,我终于知道,赚钱的愉悦对我来说是账面的、微小的、短期的,损失的痛苦确实对生活品质造成了影响、数倍于赚钱的。在经历了那个牛市、认清盈亏对自身生活的影响之后,我决定不再进行投资。好的生活比多些钱对我个人的生活品质来得更重要。

每次讲起自己的盈亏故事,会发现女性听众表情中的认同。嘴上追求赚钱的人,通过赚赚赔赔的经历,也会发现赚钱乐趣不多,赔钱痛苦不少,令大家陷入其中,不知如何自拔。这可能就是重在过程的女性特征带来的。

整体而言,男性的特征主体是注重结果的、为了结果而不计过程痛苦的、是成就动机的,是理性的,而女性则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是感性的。

女性感性,并不是她们不理性,而是女性在理性的同时,对过程的体验更为敏感,这种体验会影响他们的感知,从而需要针对这种变化的感知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尽管之后我进入了基金行业,天天与股票高手们一起工作、分享他们的成果,但我依然对把自己的钱投资在这个市场毫无兴趣。一方面是行业人员禁止炒股,但投资经历中赚钱没乐趣,赔钱有痛苦,远不如工作来得让人愉悦的感受,让我对这个行业禁令从未感到不爽。在所有金融资产都是定期存款数年之后,公司开始进行开放式基金的准备工作,并且请来了美国回来的经纪人参与营销。对这位美国销售老手首次在公司的推介预演依然记忆犹新。尤其是72法则中,36年后2万与200万的刺激,激发作为理性一员对投资的再认识。最终,让老公也听了课程,几年后,实现了家庭金融资产的无定期存款化。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女性感性体验与理性决策共同作用的成果。作为一名普通女性,不是不知道钱重要,但对一个不敢说一定挣钱,而带来的是确定的痛苦的产品,倘若以过程体验作为决策依据,实在是合理之极的决定。但当理性告诉我,这种规避痛苦的选择,一定会带来36年后百倍的财富差的时候,只要受过基本教育,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但当没有理性数据指导的时候,做出感性体验下的选择,也是基于自身已有知识下思考的理性下的选择。

这既是我自己的投资成长之路,也是我很多年工作乐趣的来源:让更多的人理解风险、收益、与时间,理解感受与财富结果,不为短期痛苦所困扰,追求长期的复利回报,让我们女性长寿的客观现实,带来的不仅是一生费用的上升,也许还能包括老年财富更多积累的结局。

当今女性可能可以大致分为两大派别:职业女性与家庭主妇。

作为职业女性,生活可以用“忙碌”二字概括,关键词是“压力”,承受着的不仅仅是工作压力,更有来自时间和责任分配的压力,生活在工作重压的紧张感和家庭责任无法充分实现的焦虑感、内疚感的双重积压之下。既想摆脱这种局面,又苦于无计可施,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对如此的女性进行理财与投资建议,恐怕明确的建议是她们所需要的。因为忙碌,职业女性的时间是她们最为宝贵的东西,时间花得要有价值,没有实现投资或消费的决策就意味着时间的浪费。帮助职业女性节省时间,同时获得不太差的结果,可能是她们最想要的。对于服务,职业女性的资讯不会少,但是针对自己的投资产品、投资建议却不会多。所以,同样的信息,如何组合成为对职业女性理财与投资建议的解读,会成为打动和满足她们的关键。相同的信息,不同的解读。帮助她们把繁复的信息解读成为对她们的投资、理财决策有用的分析结果,帮助她们降低决策的难度,也帮助她们节省的分析的时间与精力,当职业女性的职业性表现在只是对理财顾问的分析视角做出判断的时候,她们又获得了更高的成就感觉。这也可能是女性希望与理财顾问心领神会、相互信任的一部分吧。

女性中的另外一派——家庭主妇最怕的,恐怕是“孤独”。 为此,她们尽可能多地从事社交活动,形成自己的社交圈,有些甚至希望能够重返职场。而理财顾问对于家庭主妇,就不止是一个决策建议提供者,更是一个社会信息与人生安全感的来源。家庭主妇的生活以家人为核心,结婚、离婚、生子、家庭成员亡故都会极大影响她们的生活与财务安排。为每一个家庭主妇做好这些人生重大事项的理财安排,让她们有人生的安全感,恐怕是理财顾问所提供的基础服务。男性往往以商业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与理财顾问的关系,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轨迹,而女性长寿、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必然会影响自己工作(也许1年,也许多年)的生活现实,使女性会更加关注生活的变化对自身的影响,也就更需要客户经理针对她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建议。

家庭妇女之所以走回家庭,往往是不愿承受压力,喜欢享受生活点滴的女性,这样的女性面对投资的震荡,对客户经理的心理安抚需求是极大的,让她们从投资中获得成就感,也许只是被关注渴望的满足,或是为她们在社交中增加一些谈资、增加一些可以炫耀的内容,都是她们所需要的。而盈利之后带给她们的独立生活的自信、与社会依然紧密相连的融入,会带给家庭主妇们一剂治疗“孤独”的解药。

身为女性,我们对过程敏感,这是女性的优势,也因此,我们往往更加厌恶向下波动带来的损失、痛苦感受。身为女性,我们不是没有理性,只是在没有得到数据的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出决策,从而给世界以不够理性的感觉,所以更需要数据带来的理性让我们克服自身的感受。身为职业女性,我们受到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我们需要理财顾问来帮助我们投资,而不是增加我们决策的困境,虽然知道这些帮助并不是无偿,并不是保证,我们也会抱怨,但我们依然需要他们的帮助。身为家庭妇女,我们渴望被关注、渴望与社会依然紧密相连、渴望一份独立,我们需要投资顾问的帮助。身为女性,注定退休早、活得长,注定费用高,我们需要家人、工作、顾问们带给我们安全的感受,也因此我们会更加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