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幸娅游士-秦红
幸娅游士-秦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10
  • 关注人气:1,3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盈亏参照点与盈利效应的钝化

(2007-07-24 15:46: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心理

盈亏参照点

为什么我们独独偏爱一元基金呢?投资的“盈亏参照点“起了关键作用。打个比方:一只1元的基金涨到了1.2元,盈利20%,而如果从1.2元跌到1.15元,对投资者而言,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损呢?就心理层面而言,体验到的还是盈利的感觉,因为不知不觉中我们将1元当作了参照盈亏的标杆。但如果三年前购买的某只老基金,今年最高净值达到3元,过了数日,暂时下跌至2.8元,这时的感觉是赚还是赔呢?相信很多投资者会后悔——为什么没有在3元的时候选择赎回?!于是乎,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从1元到3元再到2.8元,我们的感觉是亏损的!

奥妙就在于此,一般的投资者购买基金,如果投资时间较短,一定会用买入价格做参照点,因此以1元面值发行的新基金总会让人们感觉到盈利。但如果这只基金已持有两年,人们就不再满足用1元的发行价来做参照,因为很可能当初投入10万元,经过两年的持有,目前已增值到20万元,但是由于净值暂时下跌,账面仅余18万元,眼看着到手的财富不翼而飞,投资者必然会有亏损感。而这时,他们往往考虑的是当重新回到20万元的时候,赶紧获利了结!所以当基金净值持续上涨时,我们的盈亏参照点就变成了——过去一年的最高净值!

盈利效应的钝化

投资,是想获得实实在在的财富增长,还是希望享受心理上的愉悦呢?相信99%的人都会选择前者!但事实上,随着基金净值的不断增长,我们不知不觉就会屈从于自己的心理感受,越来越注重心理层面的体验。

一只1元的基金,上涨20%,很多人会觉得开心,感觉获利颇多;而一只2元的基金,同样是增长了20%,净值达到2.4元,我们还会如新基金那样,感觉欣喜吗?显然,我们不会再有之前的那种喜悦了,甚至很多人只剩下漠然了!这是因为伴随着财富的增长,心理的愉悦体验会逐步递减。理论上每一个10%财富的增长对我们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但现实中,大多数人会在第一个10%的时候很开心,越往上,其愉悦的感觉就越淡,刺激就越少。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下跌比上涨的刺激要大得多,亏损5%比盈利5%的刺激要强烈得多。而且,随着净值不断创出新高,人们的财富体验会越来越关注于风险,恐惧的感觉会由于对净值下跌导致财富缩水的担心与日俱增。

财富增长的自我感受是否等同于实际收益呢?其实不然!我们的感受往往是非理性、非客观的,经常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客观的数据,而是它对我们神经的刺激。这种刺激形成了投资上的认知偏差。这一点,在新老基金的选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很多投资者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卖出已经大幅盈利的老基金,转而认购新基金,或者去追逐1元附近的基金,从而降低盈亏参照点,重新树立盈利愉悦体验的起点,满足心理层面的财富增长感,而不是客观而长期的守候财富增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07年的春天
后一篇:参照点的漂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