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破解动漫产业的盈利困境

(2011-08-18 15:36:29)
标签:

文化

总第53期 文/@游闽键 上海创意产业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发表,[版权]文章

  自2004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与规定。这些政策大幅减轻了动漫企业的税负,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创作能力,在这些政策、规定的刺激下,动漫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民营资本也大举介入动漫产业,相关教育培训机构也顺势增加了动漫课程。

  在此基础上,我国动漫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动漫市场规模达到208亿元,较2009年增长22.4%,预计到201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20亿元。动画片产量显著增长,据统计,2010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530分钟,比2009年增长28%。

  这个数量已经相当惊人,然而在一大堆数字繁荣的后面,盈利的动漫企业并不太多,大多数动漫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整个动漫行业小、散、弱的局面还有待改变。从国外动漫行业的经验分析,动漫产品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播出版权费;二是衍生品授权收费两个环节。因此如何在这两个环节中破解困境,是动漫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

  一、版权收入的提升对策

  广电总局此前一再增加电视台播放国产动漫的时间,试图通过以需求拉动生产的方式发展动漫产业。不可否认,这一举措大幅提升了我国动漫产品的数量,但是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盈利。因为电视台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在播出许可费的谈判中有无可争议的优势,企业难以通过向电视台收取播出许可费而获利。在日本,动漫企业通过播出许可方式获取的收益达到产品投入的70%,甚至更高;而目前国内市场的状况,企业只能回收15%左右的制作成本,甚至更低。因此在这一环节,企业想要获利,必须打破现有播放的格局。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1、动漫产品的质量有待提升。虽然动漫产品的数量近年来有大幅的提高,但是质量仍然是阻碍发展的重要原因,许多动漫企业在产品制作方面仍然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产品表现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明显不足,由于民营资本的大幅介入,更加速了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这些热钱并没有转化为产业资本沉淀下来,相反却希望短期投入快速获利,而这又是不符合动漫行业规律的,因此,导致一大批质量不高的产品面世,在市场上不被认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2、扩大动漫产品的市场受众。目前针对低幼群体作品较多,面向成年人作品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动漫产品的传播。在日本与韩国等动漫产业发达国家,面向成年人的作品占其所有产品的比重很高。实践证明,面向成年人的作品其传播速度和广度要远远大于低幼作品,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面向成年人受众不无关系。

  3、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发布渠道。视频分享行业在几年前一直是盗版的重灾区,但近几年来随着用户数的大幅增加、视频浏览技术的提升,大量资本介入视频分享行业,原先的盗版集散地开始走正版路线,这些视频分享网站或拿出大量的资金购买版权,或拿出广告资源与版权人分享收益,不论是哪一种,都为版权人的版权价值增加了一个实现的机会。当然除了视频分享网站之外,还有许多新类型的媒体,他们一样担负着内容传播的重要角色,这为版权人在电视台之外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衍生产品的开发策略

  衍生产品开发是动漫产品的利润源泉,成功的动漫企业,其来源于衍生产品开发的利润数倍于版权许可收入。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衍生产品市场,但是占据这一市场主要份额的却是日本、韩国、欧美的动漫衍生产品,中国动漫企业在衍生产品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1、衍生产品开发应当富有创意。由于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大量的企业将重心放在作品本身,教育培训机构也将培训内容重点放在作品制作上,企业对于衍生产品的开发重视不够,市场上也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因此许多企业的衍生产品,就是简单的将动漫形象产品化,缺乏足够的创意设计,甚至很多企业直接将这一权利卖给生产商,由其自行设计。

  2、衍生产品开发需要规划管理。有些动漫产品具有一定读者和观众后,动漫企业就开始不加选择的将动漫形象授权给鞋厂、童车厂等厂商,在授权之前没有有效的规划授权,最后导致品牌的泛滥,市场诚信度下降,极大的降低了其市场价值,如最初的蓝猫授权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授权规划包括形象定位、授权对象选择标准、授权金行业标准、授权产品质量管理、授权产品稽核等内容,是衍生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

  3、衍生产品开发应当先行一步。目前,动漫相关的衍生产品开发滞后,市场被大量盗版挤占。由于企业对衍生产品开发投入不足,能力不足,意识不足,在衍生产品开发中存在滞后现象,甚至很多企业认为,只有当动漫作品有一定知晓度后,再来考虑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结果等到这一天来的时候发现市场上全是盗版的产品,市场已然散失过半。优秀的动漫企业总是从作品创作时就开始衍生产品的策划,甚至与动漫作品同时推出衍生产品,在两个市场同时提升其形象的知晓度,可以起到相互推进的作用。

  4、鼓励“动漫的产业化”与“产业的动漫化”齐头并进。我们在考虑以动漫作品带动衍生产品的同时,也应该可以逆向思维,以产品需求带动作品设计,鼓励更多产业资本介入动漫行业,让已有产品插上创意之翼。比如,广东奥飞动漫有限公司的前身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经过这种产业的动漫化,奥迪玩具已经由一个玩具厂转型为一个兼具动漫制作、图书发行、玩具设计、电影生产的大集团,其《火力少年王》系列,使溜溜球遍布大街小巷。作为玩具厂商从产品设计逆向延伸至动漫设计,乃至动漫设计为产品推广服务,这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在衍生产品市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市场,一个成熟市场需要有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消费者,还需要有成熟的法律机制与成熟的市场中介机构,而目前这些我们都还不具备,尤其是在中介机构培育与知识产权保护上更需努力。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对于动漫衍生产品市场,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行政保护力度不够,权利人投诉后,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救济;二是司法赔偿不足,权利人获得的赔偿往往是十赔九不足;三是相关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盗版滋生的土壤;四是企业维权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的存在,极大的阻碍了衍生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版权归《中国知识产权》杂志和作者所有,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