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色的要素品牌战略模式

(2010-11-17 11:21:01)
标签:

杂谈

    要素品牌的供应商同时向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宣传它们的品牌,这种宣传使要素品牌产生了“推拉效应”。据此,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目标来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1991年,电脑微处理器厂家英特尔公司要求下游制造商如IBM、戴尔等在其电脑说明书、包装和广告上都加入“Intel inside”的独特标志,并编排了1亿美元的年度营销预算。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Intel inside”标志的曝光次数高达100亿次,英特尔的品牌知名度从46%上升至80%。该计划实施仅1年,英特尔的全球营业额就增长了63%,英特尔品牌几乎成了电脑微处理器的代名词。
  
要素品牌“推拉效应”
  所谓要素品牌,是指为某些品牌产品中必不可缺的材料、元素和部件等构成要素所制定的品牌。要素品牌克服了“客户——供应商”这种过于单一和片面的关系。传统B2B营销活动的品牌战略仅仅着眼于价值链的下一个层次,如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而要素品牌既和OEM密切合作,也与最终用户保持联系,从而使得最终用户能够要求厂商提供满足自己理想要素的产品。供应商向其客户(OEM)提供零件或服务,在供应商和OEM厂商之间形成了B2B关系。OEM厂商生产产品提供给最终用户,最终用户与OEM厂商形成了B2C关系。该原理包含了4个步骤:第(2)步骤跟随第(1)步骤之后,但是当第(3)步骤发生时,供应商与最终用户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得最终用户对供应商及其品牌形成了强烈偏好。在第(4)步骤中,由于产品具有用户喜好的要素,因此最终客户“拉动”了产品需求。如果运用得当,这些步骤是一个持续的“推拉”过程。
  要素品牌的供应商同时向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宣传它们的品牌,这种宣传使要素品牌产生了推动和拉动的效应。据此,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目标来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多级品牌战略使用的方法是拉动客户需求(pull-through effect)。根据这种方法,增加客户需求,通过分销渠道来拉动产品,从而间接地增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使得中间阶段不得不采用这一要素。此外,多级战略还具有“推动”效应,直接从OEM厂商那一端增加需求。单级品牌仅仅采用推动策略,向消费者施加压力,使他们向分销合作伙伴提出产品需求。要素品牌要带有客户容易识别的标志。强大的要素品牌和生产商品牌互相衬托,使零件制造商到零售商的每个环节都产生附加值。
  
要素品牌战略适用条件
  实施要素品牌战略必须具备卓越的功能和性能。如果某个要素性能卓越并能让客户受益,消费者就会增加对要素品牌产品的需求。如果最终产品零部件的复杂程度较高,那么客户也可能更加认可要素品牌。此外,企业也需要考虑客户的其他要求,如附加客户利益或创新水平。在和OEM厂商的关系上,供应商的角色和权力尤为重要。如果仅仅存在几家OEM厂商和有限的供应商,要素品牌战略将会更加有利。当决定是否实施要素品牌时,企业还要考虑一些行业特有的条件。例如,有正在使用要素品牌战略的竞争者吗?是否存在可能会妨碍实施要素品牌战略的政策监管措施?
  要素品牌也有自己的周期。当要素品牌比比皆是,无法再成为产品差异化的区分因素时,产品陷入价格战。英特尔就出现了这种现象:由于合作伙伴超过1.8万个,要素品牌的威力式微,AMD乘机也采用要素品牌概念,向英特尔发起进攻。AMD主攻高端游戏机市场,并扩展到其他的市场门类。英特尔品牌的认可度有所降低,在2005年被迫改变其品牌战略,转为公司品牌和产品要素品牌相结合的战略。就市场份额的恢复而言,英特尔已经成功在望,但其品牌价值已经降低了9%。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Fiesco效应”,意指产品被过度使用。尽管困难重重,但“Intel Inside”的营销活动证明,要素品牌是非常出色的战略,它能够在最终用户心目中增强品牌意识,为竞争者设立进入障碍,增加客户忠诚度,增加品牌资产。
  (文/弗沃德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该文出自他与科特勒的新著《要素品牌战略》,该书中文版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张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