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师带我去朝圣——印度卡尔利石窟

(2012-12-05 22:11:07)
标签:

宁玛

昌列寺

嘎玛仁波切

卡尔利石窟

卡拉石窟

杂谈

分类: 上师嘎玛仁波切

上师带我去朝圣——印度卡尔利石窟

http://s5/mw690/6e93f785hd01b930bf494&690
 

印度卡尔利石窟(Karli Caves or Karle Caves

卡尔利石窟又名卡拉石窟,位于孟买东南方约160公里,目前共有16个洞窟出土,是印度著名的早期佛教石窟群。其中除了第8窟为支提窟(Chaitya)以外,其它洞窟多为毗诃罗(Vihara),其年代横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二世纪之间。

8窟支提窟,大约开凿于公元40100年间,正值印度安达罗王朝(Andhra Dynasty)晚期,然而内部雕刻则是此后二世纪内逐渐完成,可说体现了印度佛教的黄金时期。窟内主室是古代佛教徒进行礼拜仪式的所在,其长37.8、宽14.2、高13.7公尺,纵深颇长的U字型空间,由37根紧密排列的八角柱隔成中央厅堂及侧边回廊,窟顶为深筒状的圆拱顶,侧廊则为平顶,平行排列的岩凿肋拱乃是仿木结构建筑而成,是印度现存最大、最壮观的支提堂。

“支提”是“塔”的意思。支提窟在洞窟的中央设有塔,所以又叫塔庙窟。支提窟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因为它是供信徒回旋巡礼和观像之用。为了使建筑结构更牢固,通常塔顶上接窟顶,就可以像柱子一样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中心柱。

“毗诃罗”指的是出家僧人集体居住静修的精舍、僧院、学园,后来亦泛指寺院。

 

嘎玛仁波切

20121205

 http://s12/mw690/6e93f785hd01b99c2bc2b&690

http://s1/mw690/6e93f785hd01b9b5156c0&690

http://s9/mw690/6e93f785hd01b9a3727d8&690

http://s2/mw690/6e93f785hd01b9a8913c1&690

http://s2/mw690/6e93f785hd01b9ba60021&690

http://s4/mw690/6e93f785hd01b9ae750a3&690

http://s9/mw690/6e93f785hd01b9c5ab6d8&690

http://s8/mw690/6e93f785hd01b9c15b717&690

——转载自宁玛昌列寺网站·新闻中心

http://www.fojiaochangliesi.com/i2CMS/news/2175.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