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原名“安吉寺”,位于离石城西7公里的乌崖山谷,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曾为代宗女昌化公
主食扈地,代宗以佛牙二赐公主,置于铜塔贮藏,今寺中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佛牙之处。现在王家塔村山梁上有一古石砌台基,为昌化公主的点将台。宋嘉祐三年,
(公元1058年)镇西人王公佐在该寺做寨,称“安国王”,之后“安吉寺”改名“安国寺”。
安国寺 依山而建,院中有院,殿宇禅房相连。
寺院分上下两层,偏院分内外两进,共四处院落。现存主要建筑有佛殿、铜塔楼、于成龙读书楼、于清端公祠、于中丞公生祠、观音楼、钟楼、鼓楼、关帝阁、十王
殿、莱公别墅、石牌坊、砖塔等二十余处。佛殿内有彩塑菩萨3尊,造型生动,色彩明亮;壁画124幅,112平米,碑碣石刻65块。
安国寺
周围山峦耸立,绝壁悬崖,群山环抱,松柏丛生,郁郁葱葱。尤使人惊叹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盘根外露。那林中异状万千的嶙嶙怪石,如伏如蹲,如走如
奔。在石林之间又有遍生的野草山花,如锦似绣,竞相争艳。寺内水源丰富,清泉长流不息。曾为唐代宗女昌化公主食邑地。代宗以佛牙二枚赐与昌化,置
铜塔贮之,今寺中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贮放佛牙之处。当地还流传有昌化公主迎佛骨的故事。该寺依山势而建,整体布局错落有致,亭台楼阁、殿宇禅房比比相
连。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铜塔楼、钟鼓楼、万佛阁、关帝阁、观音楼、十王殿、洞宾楼,又有于清端公祠、于莱公祠、于成龙读书楼,还有莱公别墅、石牌坊、砖
塔等。
大雄宝殿
为元代建筑,多处留有唐代遗风。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布瓦,双翘单下昂,五踩斗拱,中间花拱,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殿内供奉着三
尊高大精美的三身佛,高达4.8米,造型独特,栩栩如生。殿左右有60平方米的明代佛传壁画,采用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色彩明快,形象生动。铜塔楼为重檐
歇山顶,二层木构建筑,上下层四周有围栏设木梯可攀登上楼,下又有暗室三间。钟鼓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砖塔为宋式须弥座密檐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八层,束
腰部分有砖雕图案,塔身全部采用磨砖对缝仿木构筑。
偏院 又称清静处,有于清端公祠,楼上是关帝阁。后院古刹禅院,环境幽雅,建有于成龙读书楼。于
成龙,永宁州(分离石)人,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两江总督,死后被谥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现有读书楼碑记可考。还建有洞宾楼、万佛阁等。
寺后
百米石崖下是莱公别墅,是于成龙之孙于准在雍正丙午年(1725),就半山石壁天然形成的庞大石崖下修筑而成。其地势险要,景色奇特,构筑精巧。前
临深谷曰“瞑之谷”,清泉汩汩汇为细流;下有“八角琉璃井”;上有千仞绝壁,悬崖飞瀑,遇雨天则水帘垂挂,其景十分壮观。绝壁半腰有20平方米人工凿成的
石室,石壁上有“龙”、“虎”、“山林”、“野趣”等石刻大字及道光年间永宁州知州王继贤亲笔书写的山寺石室文。石室为于成龙之子于廷翼筑,又凿通石壁为
石窗,依窗眺望,远视中阳县城,近视寺周美景,南川风光,一览无余。
古刹安国寺,雄居于乌崖山中,以其形胜殊异,风景优美著称。内有三十二景可供
游人观赏。若逢夏季,气候清爽,真乃避暑胜地。多少年来有不少仕宦达官、显赫名流、墨客骚人汇集于此,也曾孕育过历史清官于成龙这样的时政英才。这座清雅
古寺,四季鸟语花香,游人、香客络绎不绝。这处融自然风景与古建为一体的名胜,已成为革命老区的一颗晶莹夺目的明珠。
由于该胜地距离我的老家马茂庄不过15里,寺院所处的轱辘坝庄是我表姐家所在,离我姑姑家梁家堰村也很近,故有机会于1984、1988年和1995年三次徒步进入该景区游玩。第一次是大一时和二哥一同回去看望年已八十五的老奶奶,老奶奶在本村是年寿和辈分最高的老人,我们兄弟四个都是老人照看长大的,所以对奶奶的感情是很深的,那时奶奶尽管已是年迈,但仍然坚持自己下炕做饭,一日三餐,顿顿的小米钱钱稀饭是少不了的,我们回去的几天里有幸享受到老人的几餐,多数时间是陪老人聊天,回忆往事,叫老人点评我们兄弟四人的长短,时而我们也出去进城和在村子里熟悉童时度过的每一寸土地,去看母亲曾经当过老师的老庙改的马茂庄小学,和村里热情打招呼的老老少少聊天,每当我们还在远处时就已经有村里的同族长者开始问话了,喂,捏似村头上根达家吗?于是点头回答是,对方多是从小看我们长大的同族叔叔或伯伯,可我们是记不住那么多人,总之都是象自己家一样热情好客,甚至请我们去他们家去吃饭,叙叙(聊天),每当我回忆至此就充满幸福和甜蜜。
那次在老家的时间比较长,在和老人相处了几天好,我们问起了我姑姑、姑父的身体情况,大伯说姑姑身体不错,只是老年性手发颤,姑父已经出不了院子,只能在家里勉强下地。听了这些我们决定去梁家堰去看我姑姑,我们问那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大伯说那边有个安国寺是唐代留下来的,历史很长,香火不断,在我大表姐家的轱辘坝村边。
第二天一早吃过大娘做的小米豆钱稀饭我们就出发了,踏着晨露,呼吸这着新鲜湿润的空气沿北川河边的大路向西边石盘村和王家塔村方向前进着,看着听着河水浑浊的流淌声,听着树枝上喜鹊乌鸦的呱呱叫,远望黄土村落的袅袅炊烟,心情非常的好,身体越走越轻健了。
1988年那次是和我单位的一个画家朋友,从马茂庄出发,顺河边的大路一直走到王家塔前面的山口,折进山里上坡,山道上无意遇见我7岁时见过一面的大表哥,一路上看着黄土高坡,闻着玉米稼穑的野香,中午时到达我姑姑家,那时我的老红军姑父还健在,在他家吃了山村土味,就旧发寺院,沿途看见山姑山嫂河沟里洗澡天浴,随行的画家带着相机那个稀罕和狂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