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拥蓝关》番外(2、做人要有肝胆)

(2015-12-03 19:38:49)
标签:

杂谈

戏曲频道APP每周二、周五连载俺的小说《雪拥蓝关》,现在是第二期哈。我在这里敝帚自珍,继续跟大伙儿说说这段的番外。

 

这一段里天青的师父白喜祥出场了。他的外貌描写依自京剧名家李玉声先生,“红生大王”李洪声之子,老生、武生、红生兼工,曾在电影《西洋镜》、电视剧《大宅门》里饰演名伶,相貌古朴端肃,特有早年间老伶工风味。大家看看像不像您心目中的白师父:

 

http://ww3/large/6e8ff967jw1eymp37vbgfj206y09qweq.jpg 

http://ww3/large/6e8ff967jw1eymnuiyelkj20sg16oag1.jpg

 

先生的《走麦城》戏照。曾有幸看过这出戏的现场,太震撼了,深刻感受到了“老爷戏”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书中白喜祥也是擅演“老爷戏”,有些细节写得很详细,那是融合了李洪声、林树森、米喜子等几位红生宗师的特色,这个在后面慢慢说。

 

http://ww2/large/6e8ff967jw1eymnwjfxmrj20c30j6ac6.jpg 

比较有趣的是,关于白师父的性格,我本来是依据梨园老师父共有的特点,写得严苛、粗暴、保守,但是写了不久就发现这太像《霸王别姬》里的关师父了,所以又做了修改,变成现在温文慈爱的长者。教戏课徒这回事,早年间梨园里比较有代表性的真的就像关师父那样,根本不讲道理,拎起大刀片子打起来再说,典型代表如程砚秋的师父荣蝶仙,几乎把程砚秋打残废了;但是像白喜祥这样温文慈爱的师父,也是有的,如梅兰芳的师父吴菱仙,少年梅兰芳学戏学得当场打瞌睡,吴菱仙也不揍他。

 

《雪拥蓝关》中写到白喜祥教徒弟背戏文,用一摞铜子计数,这也是吴菱仙教梅兰芳背戏的法子。吴菱仙与少年梅兰芳的合影:

 

http://ww4/large/6e8ff967jw1eymnx4bidwj20g40j53zk.jpg  

乔双紫这个人物,本来是个琴师,但是后文中天青去上海演出必须带私房琴师,又不能安排乔三叔跟着他去,所以改成鼓师了。“夜深沉”那段里依然需要他操琴,所以现在的文中他是六场通透,琴也能来两手,这在圈中算是常见的现象。之所以姓乔,排行第三,是向著名鼓师乔玉泉致敬。

 

http://ww4/large/6e8ff967jw1eymov980mnj2044064mx2.jpg

 

乔先生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的私房鼓师,排行第三,人称乔三爷。马连良对乔三爷极为倚重,合作近二十年,台上心有灵犀,台下亲密无间。马连良的传记中说乔玉泉生活简朴,散戏后吃一碗阳春面做夜宵,马连良很心痛:“三哥,打完一出戏多累啊,您吃点喝点,别吃阳春面了!”特地让人买了一筐鸡蛋给他送去。乔玉泉去世时候,马连良正在打官司,家产几乎荡尽,仍全数出资协办丧事,出殡日一路嚎啕,为其盖上最后一床棉被,抚棺痛哭:“三哥,您别走啊,以后谁帮我呀?!”……

 

两个心意相通的艺术家,合作中那种无需言语、彼此心照的默契,实是精微无比,笔墨难以形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张是马连良送给乔玉泉的戏照,称他为“玉泉三兄”:

 

http://ww3/large/6e8ff967jw1eymoteb6qej20c80gs40o.jpg

 

乔玉泉是个厚朴的人,书中乔三爷的豪放粗野,是为了与白喜祥形成对比。另外后文会写到乔三爷的出身,本是东北牡丹江农村的苦孩子,所以一直是一副东北老农民派头。书中本来还有他答应带樱草和天青去牡丹江看雪的情节,后来樱草和天青成年后失散,分别去牡丹江寻找对方;还有乔三爷去东北报仇后重返北京的情节,最后是他帮助樱草从九道湾逃走的……这几段后来都改没了,乔三爷的戏份减了不少,有点心痛呢……

 

姜巡警的原型就是老舍《我这一辈子》中的那个巡警,当然他在书中总共只出场四次,根本没多少戏,但是为了写得像,还是找了个原型。他跟辖区居民的相处方式,说话的口风儿,收入和升职的情况,都是从《我这一辈子》来的。写他的时候,满脑袋都是石挥的样子,那真是一位不世出的好演员,《我这一辈子》中他被抓去受刑的时候,那个小声倒吸冷气的演法,其独特,其逼真,其异样的生动,我觉得只有《活着》中葛优那个撒尿的背影可以媲美了。

 

http://ww3/large/6e8ff967jw1eymnxun2lcj208w07aq35.jpg  

“师父教的,做人要有肝胆。‘路见不平,定要拔刀相助,若遇豪杰,定要把酒论交。’”天青背的这段戏文来自京剧《三结义》,刘关张故事。这戏早已没人演了,我为了找这么一句跟剧情贴合的戏文,不知翻了多久从老剧本里翻出来的,不容易啊,哈哈哈。

 

这一段里详细写了樱草的穿着打扮。手上戴的这只镯子也费了不少心思:因为要给小孩子常年戴在手上,所以不能太名贵;又要不同凡响让人觉得出身富贵人家,尤其要让后来的林府张婆婆一眼就能认出来,所以最后的设计是累丝凤凰银镯子。有同学问是不是“蕾丝”的笔误,不是的,“累丝”是一门古老的珠宝制作工艺,就是将金银拉成细丝,编织成各种花样,极为细致精美。这是一副唐代金累丝宫灯耳坠:

 

http://ww1/large/6e8ff967jw1eymny4jmpnj20m80mnabm.jpg 

明代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 

 http://ww4/large/6e8ff967jw1eymnyc7217j20go0bi3zn.jpg 

累丝凤凰镯子还真搜出一张图片,不过这个凤凰的造型有点蠢蠢的哈,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

 

http://ww4/large/6e8ff967jw1eymnypvbztj20k00dat9j.jpg 

我想象中樱草和天青的样子,嘻嘻……头一回给小说配插图,一切还都在摸索中,以后会越画越好的。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大伙儿有兴趣的话点个赞呦,以后继续聊,真的有好多有趣的细节想跟大家分享呢。

 

http://ww4/large/6e8ff967jw1eymofcwreqj20dw0kuaef.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