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方国资整合之广东篇详解

(2011-07-14 22:19:14)
标签:

股票

分类: 题材概念研究报告

◆首提证券化率目标粤国资整体上市启幕
2011年07月13日,广东省国资改革吹起资产证券化号角,逾2万亿元的资产盛宴即将到来。粤高速6月中旬公告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粤高速集团整体上市的序幕徐徐拉开,这是广东省国资在“十二五”开局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前奏。“广东省属企业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20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80%以上集团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证券化率突破60%。”日前,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温国辉在广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及广东省国资证券化目标。据上述会议表示,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1105亿元。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8552亿元、利润总额612亿元、上缴税金720亿元,比“十一五”初分别增长67%、56.2%、94.7%和99.5%。资料显示,广东省国资委目前共有24家省属企业,4家持股企业和2家代管企业。24户省属企业覆盖了电力、物流、贸易等多个行业。2010年末,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5965.14亿元,同比增长13.1%;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55.03亿元,同比增长18.2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7.86亿元。其中,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0户,突破400亿元的有3户。
然而,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的广东国资,目前证券化率尚不到20%,而且尚未有一家实现整体上市。目前广东省属企业拥有的国内上市公司平台并不多,包括粤电力、粤高速、粤水电(002060)、白云机场(600004)、星湖科技(600866)、佛塑科技(000973)、省广股份(002400)、风华高科(000636)、中金岭南(000060)、广晟有色(600259)、广弘控股(000529)等,海外上市的有9家。据预计,随着上述证券化率目标计划的实施,到2015年末,广东省属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撬动的经营性资产可达几千亿元。  作为推进国资企业整体上市的第一步,广东省国资委在今年6月启动了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据了解,广业、广弘、广新、广物、广盐、广东省交通集团等六家企业将率先启动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并分阶段推进。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富才还表示,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在全部省属企业建立起规范的董事会。对于未来广东省国资待上市资源,尚无上市平台的广业上市进程值得关注,该公司曾表示,“环保工程装备主业通过收购污水处理厂和建设营运城市垃圾处理综合利用工程,并成立合资公司,形成规模效应及技术优势,争取尽快上市。”广新集团正在推动的上市企业有:珠江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机械进出口国际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轻工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新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凯达股份有限公司等。与此同时,广晟、广弘对旗下上市平台的资产注入也颇受市场期待。
◆粤国资整体上市目标
广东省属企业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20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80%以上集团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证券化率突破60%。
1、根据国家发布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珠三角到2012年要培育出8家营业收入超过千亿的"航母"级企业。
2、广东省国资委明确表态,到"十一五"末上市公司的市值要超过2万亿元,直接融资比例达到30%。
根据国家发布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珠三角到2012年要培育出8家营业收入超过千亿的企业),广州市国资委,均在积极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以省国资委为例,计划"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然而,当前整个广东这样的企业也不足三家。广东省国资正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积极促进重组整合和证券化率提升,这势必带来又一场资本市场盛宴。
◆粤国资整体上市思路
思路方面,广东省国资委提出,已有上市公司的集团把核心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拥有优质资产但缺乏上市公司的集团应通过IPO、借壳等方式实现优质资产上市。对业务板块未能进入省属企业范围内前三名的,优先由该业务板块位居前三名的省属集团兼并重组,但被重组后的企业仍可按相应比例持有重组后企业的股份,但丧失决策权和控制权。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集团所属企业,在不改变其产权关系的前提下,以其为龙头整合相关业务,调整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集中资源支持其做大做强。
粤国资整体上市思路日益明确。其一,主业定位清晰单一的集团通过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推进整体上市,主要集中于高速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二,多主业集团通过借壳获得某一主业运作平台,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各主业分别整体上市,主要适用于控股型国资管理公司;其三,多主业集团仅获得一个资产运作平台,分步注入全部主业最终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其四,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实现IPO。尤其关注区县国资委上市公司被省属集团整合的可能性,星湖科技、佛塑股份借壳模式可能被复。深圳市国资局局长张晓莉在国资工作会议中介绍,“十二五”期间,将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知名企业,到2015年,市属企业中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的要达到3家以上,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达到5家,行业综合排名前十的达到10家。将继续推进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加快港口类、房地产类和投控划转企业资源整合,以及特发公司股权整合工作,加快推进部分“壳资源”战略性重组。并不断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比率,重点推进国信证券、深爱等企业IPO上市,加大建科院等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推进企业内部优质资产分拆上市、整体上市等工作,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广州市、深圳市国资委,均在积极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以省国资委为例,计划“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而国家不久前发布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珠三角到2012年要培育出8家营业收入超过千亿的企业。然而,当前整个广东这样的企业也不足三家。广东省国资正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积极促进重组整合和证券化率提升,这势必带来又一场资本市场盛宴。
◆广州市国企集团整合积极推进
2011年国有资产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启动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特大型国企,打造一批国企航母;新增10户股份公司,新增2-3户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增长30%以上。" 广州市国资委主任黄伟林在2011初的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自2010年以来,广州市国有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8月份珠江啤酒、广汽集团、海格通信等三家企业先后实现上市;电力总公司参与开发区穗恒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截至目前,广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达21家,其中市国资委监管范围上市公司19家。广州酒家集团股份已向证监会申报上市材料,珠江钢琴集团股份也将于近期向证监会申报上市材料。建筑集团主业整体上市的载体广州建筑股份、电气装备集团所属广州柴油机厂股份、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已挂牌成立。广日股份、南碱股份、华南轮胎、广哈通信、意力(广州)电子科技等一批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有序推进。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州将发力国企改革,启动一系列改革重组思路。黄伟林表示,今年的任务是完成10户企业股份制改造任务,推进珠江钢琴、广州酒家、广日集团等已进入上市实质阶段的企业实现公开发行上市或借壳上市。按照计划,广州市国资委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国内重点行业及高端行业的龙头企业;监管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加到700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增加到500亿元以上。与之同时,还将挖掘有上市潜力的企业,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推进广州港股份、广州建筑股份、南碱股份等后备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鼓励国有企业进行不存留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上市的,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集团层面的整体上市。
此外,广州市还将实施企业集团内部、企业集团之间、全市范围和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五个层面的战略性重组,推进优势企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业,打造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广东国资整合值得关注个股
1、东方宾馆(000524):资产注入启动
距离大股东岭南集团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还剩下不到3个月之际,东方宾馆(000524)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自7月12日起开始停牌。公司停牌是接到岭南集团的通知,联想起岭南集团副总经理在公司201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的表态“岭南集团不会放弃承诺”,本次停牌,理应就是岭南集团在兑现资产注入承诺。
大股东兑现资产注入承诺期限临近
在距离岭南集团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还剩下不到3个月之际,东方宾馆突然停牌。继前天傍晚,东方宾馆发布公告,因重大事项,股票自2011年7月12日起停牌后,昨天傍晚,东方宾馆又发布了“关于重大事项停牌的公告。”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股票自7月13日起开始停牌。待相关事项确定后,将及时公告并复牌。市场人士猜测:“现在距离大股东岭南集团兑现当初仅剩下不到2个月了,公司在此时公告说在筹划重大事项,应是兑现资产注入无异”。其实,东方宾馆在2010年年报中提到:“2009 年9 月29 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岭南集团的豁免要约收购申请,上述承诺开始生效。承诺生效后,岭南集团一直严格按照对中国证监会的承诺,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消除同业竞争工作而努力。”年报发布后,股价一度出现明显的上涨。资料显示,东方宾馆核心资产是东方宾馆这一单体酒店。2009年9月29日,广州岭南集团通过行政无偿划转方式受让广州越秀集团持有的公司14.36%的股权和广州市东酒集团100%的股权获得证监会批准。岭南集团合计持有公司51.55%的股权,并获得证监会批准。
当时市场就猜测,股权划转是广州国资委为国资酒店整体上市铺路。东方宾馆是岭南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岭南集团会将旗下酒店业务整体上市。而岭南集团也明确承诺,在股权划转完成后24个月内(至今年9月29日),将根据广州市政府产业整合的战略部署和未来资本市场的情况,利用上市公司平台,逐步整合集团内的酒店业务,以增强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记者从东方宾馆有关负责人员处得知,公司停牌是接到岭南集团的通知。联想起公司大股东岭南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东方宾馆董事张竹筠在公司201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的表态“岭南集团不会放弃承诺”,本次停牌,理应就是岭南集团在兑现资产注入承诺。
注入花园酒店和中国大酒店可能性较大
据了解,岭南集团旗下拥有包括华南首家“中国白金五星级饭店”、2010年亚运会总部酒店广州花园酒店、国际顶级品牌管理的中国大酒店(广州万豪酒店)和“国际五星钻石奖”东方宾馆等五星级酒店在内的60多家全系列品牌酒店。东方宾馆在2010年年报中指出,从客源结构、客房价格、客房数量、配套设施等方面看,中低档酒店与高档星级酒店存在较大差异,彼此难以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岭南集团与公司的同业竞争主要集中在高档星级酒店在广州区域的运营上。“大股东岭南集团兑现承诺可能性很大,首期注入的极有可能是岭南集团旗下最优质的花园酒店和中国大酒店资产。”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岭南集团旗下的这些酒店,地理位置均在成熟商圈中心位置,物业价值不菲。根据酒店周边物业的价格进行测算,粗估岭南集团酒店资产的权益价值150个亿元左右,而东方宾馆目前总市值为28亿左右,意味着岭南集团旗下酒店资产的规模近乎上市公司现有资产的5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酒店资产全部注入,可以再造五个东方宾馆。当然,全部酒店资产注入公司尚需较长的过程,目前来看,率先注入的可能是最优质的花园酒店和中国大酒店,一旦这些优质资产注入公司,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大幅增强。”上述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岭南集团持有上市公司51.55%的股权。假设酒店资产注入,采取对岭南集团定向增发的方式,那么新增25296.55万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5%。因此,考虑到上市公司现在的市值,增发价格以及大股东持股比例,将两家五星级酒店注入上市公司的方案较为可取。另外,考虑到两家五星级酒店的盈利状况,假设新增股本在5697至25296万股之间,资产重组将增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约0.15至0.24元。
2、星湖科技(600866):
广新外贸集团后续注入"珠江桥"资产的可能性很大。星湖科技有一部分调味品相关资产,这与广新集团旗下以调味品系列为主的"珠江桥"存在同业竞争,广新入主上市公司时曾承诺在控股公司后的3年时间内采取合适的方式解决与星湖科技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3、佛塑科技(000973):
广新外贸已顺利成为佛塑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具体注入什么资产不得而知,但预计广新应该不会白白浪费6个亿去收购一家无关的公司,后续资产注入的进程也许会很长(公司当初也承诺一年内不改变公司主营业务)。但大股东变更后,进行了战略的调整和改制,大力发展隔膜业务,使得上市公司也正在摆脱业绩差的帽子,焕发了的青春。
4、广弘控股(000529):
整体上市可期,医药流通业是最大看点。广弘董事长曾在公开场合承诺,广弘将继续整合公司的优质资源和资产,不断注入上市公司,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并力争在3-5年内实现公司整体上市的目标。广弘公司拥有食品、医药、有色金属贸易、教育出版物发行、旅游酒店、建筑房地产等产业,其中广弘公司的医药产业中广州国际医药港是亮点,若广弘整体上市,这部分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正在建设的广州国际医药港占地面积1200亩,是迄今为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唯一批准的国家级医药物流港项目,总投资逾41亿元,年底启动招商,该项目有望补齐广东医药商贸流通短板。
5、其他公司方面,粤高速、韶钢松山(000717)、珠海港(000507)和韶能股份(000601)也可适当关注。
◆深圳国资企业大部分实现证券化
目前,未登陆资本市场的领域多为涉及水、港口、公交、地铁和粮油等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深圳市国资局直管企业户数由24家减少为20家,深圳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3030亿元。虽然2009年12月深圳燃气登陆A股,国信证券IPO也在积极推进,但深圳国资局麾下的国企地位呈现不断下滑态势,不断被深成指调出成分股。深圳国资局旗下的企业曾进行过整体划归,其中深圳能源等10家上市公司直接划归深圳市国资委,深深房、深物业A、深纺织A、特发信息则划拨由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投控股)管理,由国资局管理的公司原则上是保持控股地位并不断强化的,深投控股管理的企业则属于竞争性领域,需推进股权多元化。深投控股以产权管理和资本运作为主要职能,作为深圳市国企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调整中剥离资产的整合处置平台等,其特殊性使得其旗下的众多公司有较大的重组可能。
特发集团:

近期深投控股持有的特发集团43.3%股权完成划转给深圳国资局直接持有,背后有深层次的含义。特发集团控制特发信息和特力A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制造业为主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黎明集团,并参股深国商。在深圳国资局为数众多的企业中,特发信息主营不算“突出”,令市场对特发信息和特力A充满了期待。
沙河股份:

深圳国资局在对以深业集团为龙头的整合中,将规模较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沙河集团、农科集团和科技园公司三家直管企业并入。整合后,深业集团总资产近400亿元,土地储备超过2000万平方米,有望进入国内房地产业10强行列。深业控股目前已经在香港上市,地产业务除沙河集团外,还包括鹏基集团、泰然集团、南方地产集团、农科集团及持股22.6%的沿海绿色家园集团(在港上市)。深业控股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仅有沙河集团旗下沙河股份。
综合来看,可以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为:深深房、深物业A、深纺织A、特发信息。看好资产注入:粤高速、广弘控股、星湖科技、盐田港、东方宾馆等;潜在壳资源:ST甘化、ST春晖、ST三星、广州浪奇、深深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