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惊人的数据说话 残酷的结构调整

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 |
本文转载,水平极高!
惊人的数据说话 残酷的结构调整
截止3月30日,基金的全部持股明细亮相,因此我们今天可以用详尽的数据说话了。
年初我根据基金重仓股的持股结构和资金分配,曾经公布过两张表格,目前基金持股全部公布后我发现和原来的重仓股分布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特别表现为基金深陷在小盘股中,情况远比大家想像得严重。可以用四个字“作茧自缚”来表示基金的情况,数据是会说话的,结论是:它告诉我们小盘股的调整远没有结束!
年初至今市场一直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开始大家还不以为然,直到一季度结束后再看看情况,市场已经面目全非了,尽管指数上涨了,小盘股却跌了很多,而且还没有看到调整结束的希望。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个结构性调整是十分残酷的事实,不要轻视这种趋势。
我觉得很多基金应该为过去的行为检讨了,很多基金脱离了基金本该遵守的以业绩为重的稳健原则,甚至有些基金以做庄的形式在操盘,最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国众多的基金没有经历过深陷流动性困境的过程,我想现在是付学费的时候了,以后基金管理中有望引入更为严格的流动性风控措施。
请看以下表格: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lliampan88/201104/20110411045929362.jpg惊人的数据说话
基金2010年底全部持股市值为1.77万亿元。
大家看到没有,2亿流通股本内的股票占了14.28%,前四项累计表示在8亿流通股本内,基金分配了全部持股资金的52.67%!
现在基金在干嘛?现在他们在把前四项的资金往后挪,抽离小盘股容易吗?看看那些高价小盘股,下面没有多少接盘的,一抽就是暴跌啊!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条规律,当泡沫形成的时候是不可以抽离资金的,一旦资金离场那么这个泡沫将加速破灭,蒙蔽大家的是指数没跌反涨,似乎资金没有抽离股票市场,但是一定要清楚资金在抽离小盘股市场,主要在创业板、中小板以及部分主板小盘股上。资金的乘数效应相当厉害,比如1万元抽离,反映到流通市值上可能就相当于五六万元的减值。当小盘股确实像机构所说的既具备高成长性又符合适当市盈率的时候,我们无需害怕,因为资金在场内还会回流到小盘股上的,但是目前的情况不是这样,占半数资金以上的中小盘股共有1372家,其中多少只股票具备成长性?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目前还是太高太高!
深交所一季度仍然成为全球融资额排名仅次于纽约交易所后的市场,小盘股已经不可能成为稀有资源了,随着小盘股不断以高价超高价发行,小盘股市场正在不断被稀释。当深交所领导都在公开场合谴责机构“打招呼”操控高价发行新股的现象时,大家还以为大多数小盘股有投资价值吗?所以大家在小盘股的投资上一定要睁大眼睛,假如你没有能力判断,仅凭盘面分析的话,还是不足以规避风险的,慎之慎之!
小盘股的反弹就是再下跌的动力,整体而言已经不可能创新高了,当真正有业绩的优质股不断上涨当指数连创新高后,很多小盘股将回到穿开档裤的孩提时代去!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部分小盘股被错杀了,但是这些被错杀的或许太少了。
看到以上的数据,你认为才过了不到四个月,这些小盘股就调整结束了吗?至少我不认同。
我再公布一张表格,看看基金按行业的分布情况: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lliampan88/201104/20110411050337878.jpg惊人的数据说话
在这张表格上,我的直观印象是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占的比例过小,机械、设备、仪表行业排在第一名可能将改变,因为历史上很少出现这种情况,食品、饮料排第三位肯定是持股过度了,甚至连医药行业排名都要改变。我们看到房地产业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只不过还受限于宏观调控,784亿元仅占4.43%太少了。
“冲关靠银行,维稳靠房产”。银行在冲关3000点时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接下来一周内可能要休息休息了。有色金属板块假如也休息的话,必须有其它板块来平衡,我觉得又该轮到前两天被加息打压的房地产股了,当然仅是猜测而已。
上周,华业地产(600240)公布了年度报表,其中部分表述得相当出彩,比如“如果完成3600 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仅建设成本已经超过了2008 年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加之对产业链拉动对经济的作用将非常巨大。但是保障房建设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开工难,而在于将来谁偿还项目所用的贷款资金。目前政府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面临两难选择——保障房一方面需要大量投资,同时保障房用地挤占商品房用地,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地方政府依靠的土地财政仍未形成新的替代渠道。”这些话可以让我们联想很多。
华业地产的业绩表现得相当满意,2010年完成了0.45元,而这仅仅是华业地产完成的一小部分项目,更多的优质项目在今明两年爆发,北京未来的潜力板块在通州,通州较大收益者是华业地产。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2011年达到每股0.68元的业绩激励目标没有多大困难,华业地产过去拿地的成本太低了,所以一旦销售,利润相当惊人。现在主要的压力在资金上面,但好像公司没有过多的顾虑。现在中国很多房地产公司表面上银行贷款有部分限制,但实际在操作的时候都在走银行表外账,比如信托等其它渠道,华业地产同样如此。有些学者认为再加一两次利息,房地产资金链就将崩溃,这种看法完全是书呆子的想像。今年即使加四次也只有1%,对华业地产这样的公司根本没有多大的影响。
在报表上只能看到十大流通股东里的基金情况,但在不久公布的所有基金持股清单上我们看到基金持有华业地产总共有5552万股,另外泰康人寿新增加了695万股,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新增了536万股,27家机构在四季度合计持股6783万股,这个持股比例对于估计为2.5亿“活跃”流通盘(年均量为998万股)的股票而言,超过了25%。我们认为华业地产不是投机资金的标的,因此出现连续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它是一只股价能够长期增长、安全性优良的股票,而且在众多的房地产股中是估值被较大低估的品种。舍弃这种同样流通股不大的低于11倍市盈率的股票去买六七十倍的概念小盘股是不是脑筋出问题了?
在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不要担心大盘的上涨,但要当心手中的持股是否为调整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