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读心术”——浅谈人际理解力的作用和测量方法
(2015-02-06 15:46:21)分类: 洞见 |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类人似乎特别擅长“读心术”:与经历丰富的长者交流时,他总是能清楚地知道你在想什么;与客户接触的短短几分钟里,他能够精准地抓住客户的需求;根据面试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行为,他能准确推测出面试者的优势与弱点……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能穿过人际互动中的表面信息,获取更深层次的与他人内心感受和想法有关的信息,这种神奇的读心能力就是人际理解力。
•
人际理解力,顾名思义,就是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的能力。人际理解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对他人状态理解的深度,包括从理解明确的想法或明显的情感,到理解他人行为背后复杂的、隐藏的动机,这个层面是人际理解力的核心;第二,对他人的倾听并反馈,根据他人的行为事件的描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馈,进而帮助他人解决难题等。人际理解力强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善解人意的人,他们能“觉察他人的感觉或心情”、“理解他人的兴趣、需求与观点”、“理解他人对待某件事情的态度与行为原因”。例如,“紧闭的嘴唇和忧伤的眼神表明这个人很沮丧”。人际理解力是成就高水平的影响力与服务精神的不可或缺的基础。通常在绩优人员的案例中,都会同时出现人际理解力、影响力、服务精神等几项素质。
•
让我们进一步剖析人际理解力的深层含义。在心理学领域,人际理解力对应“心理理论”这个概念。心理理论是我们解释自身和他人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系统性心理学知识,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常识心理学”,是我们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也是有效人际关系的保障。
心理理论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迅速判断的知觉成分;另一种是需要在头脑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加工的认知成分。如果把理解他人看成是盖房子的过程,知觉成分就是建筑材料,认知成分就是具体盖房子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试想一下,此时此刻你正在跟上司汇报你的工作方案,而他在你汇报时一直低头玩弄手里的笔,你会怎么想?首先,你会从他低头玩弄笔这个动作中判断出他的情绪——正处于无聊甚至不耐烦的状态;接下来,你会尝试寻找他情绪表现背后的原因——他可能觉得这个工作方案缺乏新意,并对此不太满意。这就是运用心理理论推断他人想法的典型过程:通过利用知觉成分,从察觉到上司“玩弄手中的笔”的行为动作判断他的情绪状态;进而,对他在当前场景下产生这种情绪状态的原因进行推理,这就用到了认知成分。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状态的察觉、辨别都离不开心理理论的运用。可见,强大的心理理论是良好人际理解力的必要条件。
•
除了“读心”,心理理论还被证实与想象力、团队协作、语言运用等存在正相关。文章开头提到的“读心专家”,就是拥有很强心理理论的人,他们对来自他人的言语、行为动作信息十分敏感,能通过这些信息推断出表象背后的更深层意义,并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后续行动。这与他们的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以及人际间的领悟力是紧密相关的。
有没有一种好方法能测出“读心”能力呢?
我们从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中得到灵感。在心理学领域,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种方法被公认是衡量心理理论高低的有效方法,它就是眼神读心测验(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简称RMET)。
眼神读心测验的例题如文章开篇展示,图中女孩的眼神透露出“威吓”,你读对了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最能透露真实的内心。RMET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个体对眼神所表达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判断,考察其心理理论的水平。面部表情信息中,至少有7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传达的。眼睛所传递的信息不仅最多,也最易被记忆和加工:人们对闭眼的照片的记忆会低于睁眼的照片,最常被想起的描述表情和情绪状态的词汇也都离不开眼睛: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眉开眼笑……可以说,眼神是识别表情、动机、意图等心理状态的重要线索。RMET正是充分利用了眼神的特性:受测者通过识别眼神背后的人物内心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到心理理论,其RMET的得分就可以反映他的心理理论能力强弱,进而预测他的人际理解力水平。
在人才测评中,我们可以将RMET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1)销售人员的甄选和考评:销售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敏感性,以便通过微线索了解客户的要求;(2)HR的考核和选拔: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如具备好的人际理解力,不论对组织内部沟通还是外部招聘工作都有很大帮助;(3)管理人员的潜质挖掘:具备良好的人际理解力的人能更准确把握周围人的内心动态,人际理解力是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智鼎人才管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