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脚下,有一片桃林,央央万亩,蔚为壮观。每年三月,桃花盛开,粉的像霞,红的似火,整个山坳姹紫嫣红犹如天边飘落的彩霞,花团锦簇,云蒸霞蔚。尤在三月初三日,当地举办“峄山桃花会”,届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穿越桃园的邹王公路便会被交通管制,说赏花的人比花多是假,而人比树多是真,想拍一张无人的桃花风景照很难很难。
峄山桃花的闻名并非始于现在,早在清雍正年间就有“峄山红雨”奇观传留下来。据史料记载,峄山之阳产孤桐,孤桐以制作琴瑟而闻名,可惜绝迹于一场通天大火而失传。清朝雍正年间,邹县县令王尔鉴巡游峄山时,觉得缺少孤桐为一大憾事,便想以桃代桐,弥补人们感情上的遗憾。他别出心裁地让百姓把桃核包在泥团里,向涧谷弹射,次年春,果然长出许多桃树。三五年后桃花开满山坳,春风吹过,花瓣飘飘扬扬,形成“峄山红雨”奇观。王尔鉴兴奋异常,挥毫写出了传诵至今的《峄山种桃》绝句“天半峄峰簇锦霞,孤桐老后补桃花。沃根不用人间水,红雨春风到万家。”
今年三月下旬,峄山桃花依旧盛开。只因新冠瘟神影响,政府停办了“桃花会”,赏花者亦寥寥无几。择一晴日,约几好友,带上家人,来峄山踏春观花,既让太阳消消毒,也让春风解解闷,已是疫情下春天最好的打开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