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2021-07-06 12:58:36)
标签:

宏村故事

牛形古村

胡重娘

荷蟹

钟甁镜

分类: 旅游摄影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观赏完清晨的南湖和月沼,回到宾馆吃过早餐,大约8点左右再次进入景区。这次入村是来宏村的第三次,主要是看看宏村的古建筑,按惯例参观古宅古建筑靠自由行走马观花看不到什么,于是便“插”团“蹭”导游。这一“蹭”不要紧,还真从导游那里听到了好多关于宏村的黛瓦白墙后深院古宅里的故事。当然,宏村的故事必须从“牛”说起。
故事之一:宏村是个“牛形”村
说宏村是“牛”村,并不是说宏村养的牛多,而是说宏村建筑规划是按“牛形”布局的。相传,宏村的汪氏祖先先前黟县奇墅村居住,曾遭遇多次火灾。1131年,汪氏祖先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而上,来到黄山余脉雷岗山下,见此处三面环山且有山溪环绕,便在此安寨扎营,最初建十三楼,取名弘村,取弘广发达之意。鉴于以往教训,宏村在规划时十分注重人工水系的安排,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后历经40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汪思齐请风水先生勘定环境,对建筑重新布局,整个村落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至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人口增多,单靠“牛胃”月沼蓄水已不够用,村里16位族长集资购下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傍砌石立岸”,仿造西湖“平湖秋月”的形式建成南湖。至此,形成了一个以“防火、民生、灌溉”基本功能的“牛”形生态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九曲十弯是牛肠,肚胃南湖和月沼”,形状惟妙惟肖,整个村落就象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下图取至网络,如有侵权,告之即删)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牛头
宏村北侧背倚着一座不高但苍翠葱郁的山,叫雷岗山,是“牛形”宏村的“牛首”,也是宏村风水的源头。山上有一大片古榛树,相传为宏村龙脉风水树,存活至今依然郁郁葱葱,也有人说其中两棵最大的古榛是宏村的“牛角”。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牛角

宏村西门(村里人称村口)有一处广场,广场上有两棵古树,一为红杨、一为银杏,为牛形村落的一对“牛角”。两棵古树均有500年树龄,也是宏村的风水树,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要从这里走过场:喜事,新娘的花轿要绕红杨树一周,预示着新人百年好合,洪福齐天;丧事,村里老人辞世要抬着寿棺绕着白果树转三圈,寓示着子孙满堂,高福高寿。现在,树荫下成了各旅游团的聚集地。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牛肠
宏村的先祖按“牛形”规划好村落之后,便在村西浥溪河上游拦河建坝,并用石块修筑约60厘米宽1000余米长的水圳,利用地势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溪水由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汇入月沼储蓄过滤,再经水圳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河溪。这“水圳”,便是传说中的“牛肠”。水圳沿途建有无数个小渠踏石,人们浣衣洗涤、浇花灌园都极为方便,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过了8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点,不多不少,十分奇特。水圳除了防火、生计、灌溉功能外,还能调节小气候,改善气温和湿度,滋润得满村清凉,一幅“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景象。现在的水圳又有了新的功能,一旦在宏村迷路,不必惊慌,顺着水圳水流的方向,一定能找到南湖。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牛身
整个由东而西错落有致庞大的古宅民居群就是“牛形”宏村的身躯。宏村的徽派建筑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代表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等及百余幢明清时期民居。这些古宅有着朴素、典雅的气质,其中利用木、石、砖等进行各种题材的雕刻,玲现剔透,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牛胃
“月沼”,老百姓称月塘,这是所谓“牛胃”,老百姓称“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及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凿引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弯,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池塘,以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其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挖掘修建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牛肚
南湖被称为“牛形”宏村的“牛肚”,也有人说是“第二个牛胃”。建造南湖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宏村人丁旺盛,靠月沼蓄水已不够用,须开凿一个大的蓄水池;另一说是牛有“反刍”功能,一个胃不行,应该有两个胃。万历丁未年(1607年),村里族长集资购下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傍砌石立岸”,仿造西湖“平湖秋月”的形式建成南湖。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牛腿
为方便村民出入,宏村的先民们在环村庄的河溪上建造了四座木桥,这四座木桥代表了“牛形”宏村的四条“牛腿”。如今,木桥已换成石拱桥,“牛腿”更健壮了。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二:弓箭南湖,守护平安
从中堤北端往南看,整个南湖就是一只巨大的弓箭,东南西岸为弓弧,北岸为弓底,中堤和画桥便是搭在“大弓”上的箭。这只巨大的弓箭,箭指村外,蓄势待发,日日夜夜守护着宏村人的幸福和安宁,正是建湖人的美好愿景。其实,把南湖建成弓箭形还有一个秘密鲜有人知,大家注意到中堤底端两侧的两个圆弧水池了吗,水圳中的水先流入圆弧池,在圆弧池里过滤掉淤泥清除掉漂浮物后再流入大湖,保证了南湖水质干净。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三:重娘与半圆月沼
在宏村汪氏宗祠里,罕见地供奉着一位女人,她就是胡重娘。胡重娘,本是西递才女,嫁与宏村汪氏76世祖王思齐(汪辛)为妻。当年,丈夫在外为官,重娘便代夫主持村中族中事务,深得村人信赖。明永乐年间,她说服了汪氏宗族,三请风水先生何可达,对村庄重新布局。历时十年,终于完成引西溪水进村入户,建成牛型村落的总体设计规划。功勋显赫,破例入祠供奉,据说是徽州唯一一个被供在祠堂里的女性。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当年开凿月沼,村里众族长都觉得应该挖一个圆形的,花好月圆,圆圆满满,只有重娘力排众议,觉得“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半圆”的月亮才是最佳,取“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凡事不要做得太圆满,要给子孙后代留一些空间,分寸做人,留有余地,后来才有了今天的半圆形月沼。不得不说,重娘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真心佩服古人的卓越智慧!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四: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地方传统雕刻工艺。在宏村古宅建筑群里,三雕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每一处雕刻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木雕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石雕精品——双面镂空的“四喜登梅”图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砖雕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五:马头墙
在徽派建筑中,马头墙是指高出两边山墙墙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视觉上给人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其实,马头墙在建筑上的实际作用是防火,徽派建筑多木制构造,而且多是相连相靠的,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就要牵连整个村庄。所以马头墙又名封火墙、防火墙。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六:门当户对
国人婚姻里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经济、文化等家境和条件要对等,反之大家会说门不当户不对。其实,“门当”和“户对”是两个词,分别指中国古代大门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门当”,指的是大门前两侧摆放的一对墩式石鼓。石鼓又分两种:石鼓上雕有小石狮子的,此宅院一般为武官家宅;未雕小石狮子的,此宅院一般为文官家宅。“户对”, 就是门楣上出来的挂灯笼的木柱。这种户对一 般垂直于门楣,且为双数,所以称为户对。形状有圆形与方形之分,圆形为文官,方形为武官。可以看到,“门当”和“户对”都是宅子主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门当户对”。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七:天窗或天井
徽派建筑堂中会设有一个四方的“天窗”或叫“天井”,有两个用途。一是采光防盗,徽州的古屋一般都没有窗户,因为屋内的男主白天要外出干活,留下妇女老人看家,为防止外人进来盗窃就把窗户都拆了。二来让雨水落入自家院子,水即财即福,四水归堂财气内聚,肥水不流外人田。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八:荷与蟹
来,看看这幅精美的木雕。木雕上刻了荷花,荷花下有螃蟹,“荷蟹荷蟹”,就是“和谐和谐”,是不是很有寓意啊!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故事之九:终生平静

在宏村很多古宅中都有这样的摆设,中间一个响钟,左边是镜子,右边是瓶子,什么意思?镜子是给女主的,寓意平平静静,瓶子是给男主的,外出平安,当钟声响起,钟声,瓶,镜——终生平静。啊,美好的祝愿!

 

【皖南自驾游第三站宏村】听导游讲宏村的故事

欢迎光临  谢谢观赏
                          更多精彩  请看下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