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寻美记(四) 吐鲁番


标签:
吐鲁番火焰山交河故城葡萄沟西北寻美记 |
分类: 旅游摄影 |
从火焰山景区停车场一下车,便觉一阵热浪袭来,已经领略到火焰山的温度了。

景区入口处的雕塑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景区里的这段山脉是火焰山的一小部分。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

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

交河故城
第六天,9月23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吐鲁番的第二个景区——交河故城。



进入古城的道上,已戒备森严。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另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建筑形式除了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不论大小基本上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








知道纸兜里面装的什么吗?

原来,纸兜里放的蜡烛,晚上照明用的。工作人员在检查蜡烛的使用情况。





这是个官署,是古城里最大的单体建筑。


长枪短炮一起上。


走进这座千疮百孔、满目沧桑的故城,这些断垣残壁的建筑,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视觉冲击和震撼,更多的是带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不由得对先人的智慧和文明肃然起敬。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挖”出来的城市。

惊叹这里生长着一棵不知名的植物,竟然还开着花!



葡萄沟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谷中最大的一个沟谷,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盆地中央。


布依鲁克河从沟内流过。

我们去的时候,葡萄已经收完,葡萄架上的葡萄很少了。

三哥想拍啥?葡萄还是MM?

与演员合个影,要收费哟!



卖冬不拉的老哥很幽默,“冬不拉,冬不拉,冬天不拉夏天拉!”




看到邮局,依然有一种亲切感。

今年的葡萄已经晾晒完成,可以吃到新鲜的葡萄干了。在这里也学到了有关葡萄干的小知识,一般来讲,颜色较青的是凉干的,中医上讲属凉性,颜色褐红色的是直接晒干的,属热性。还有一种是在葡萄树上风干的,颜色介于它们之间。

到处是葡萄爷爷葡萄奶奶葡萄老爷爷葡萄老奶奶。

这里的葡萄干真的很好吃,好多品种在内地是见不到的。

现场炒制手抓饭。

烤串,现攒现烤,货真价实。
下一站 塔里木胡杨公园

景区入口处的雕塑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景区里的这段山脉是火焰山的一小部分。


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

说实话,花40元门票进景区,总感觉到不值。景区外的火焰山更有看头。
第六天,9月23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吐鲁番的第二个景区——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更像一艘战舰。下图选自网络。

进入古城的道上,已戒备森严。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另外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建筑形式除了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不论大小基本上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








知道纸兜里面装的什么吗?

原来,纸兜里放的蜡烛,晚上照明用的。工作人员在检查蜡烛的使用情况。





这是个官署,是古城里最大的单体建筑。


长枪短炮一起上。


走进这座千疮百孔、满目沧桑的故城,这些断垣残壁的建筑,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视觉冲击和震撼,更多的是带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不由得对先人的智慧和文明肃然起敬。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挖”出来的城市。

惊叹这里生长着一棵不知名的植物,竟然还开着花!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谷中最大的一个沟谷,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盆地中央。

葡萄沟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难以想象,在好称“火州”的火焰山山谷里,竟然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布依鲁克河从沟内流过。

我们去的时候,葡萄已经收完,葡萄架上的葡萄很少了。

三哥想拍啥?葡萄还是MM?

与演员合个影,要收费哟!



卖冬不拉的老哥很幽默,“冬不拉,冬不拉,冬天不拉夏天拉!”




看到邮局,依然有一种亲切感。

今年的葡萄已经晾晒完成,可以吃到新鲜的葡萄干了。在这里也学到了有关葡萄干的小知识,一般来讲,颜色较青的是凉干的,中医上讲属凉性,颜色褐红色的是直接晒干的,属热性。还有一种是在葡萄树上风干的,颜色介于它们之间。

到处是葡萄爷爷葡萄奶奶葡萄老爷爷葡萄老奶奶。

这里的葡萄干真的很好吃,好多品种在内地是见不到的。

现场炒制手抓饭。

烤串,现攒现烤,货真价实。

在沟里吃饭,性价比真的不怎么样。我们吃的这家,300元一桌的饭,我们竟然没有吃饱。不过,这家的孩子们真真的很可爱哟!
小可爱!谁家的孩子呀?
下午2点半左右,我们离开葡萄沟,前往库尔勒。
前一篇:西北寻美记(三) 鸣沙山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