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黔的认识,始于读柳宗元的《黔之驴》。那时,老师讲这篇课文时说,黔,贵州,多山地和丘陵,而适于耕种和驮物的驴没了用武之地。初识黔,穷乡僻壤,山里人家。这几年,中央电视台频频播放多彩贵州,才知道黄果树、梵净山、苗寨、侗寨、喀斯特地貌,才知道贵州山水绚丽,处处是景观,遂有了观黔的想法。年前,好友调贵阳工作,打电话说,贵州,山水多么多么清秀,民风多么多么淳朴,气候多么多么宜人。几番邀请,终于心动,决定去黔,识黔观光,探友叙情,避暑纳凉,于是有了这次醉人之旅。
游完镇远,告别亲家,我们要离开黔东南州去黔南州的荔波看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的大小七孔了。从凯里坐上早上9点的大巴,历经近5小时,也不知绕过多少山,穿过多少洞,驶过多少桥,终于在下午1点50分的时候到了荔波。这一趟,才知道什么叫山多。因为大巴晚点,我们只好改变了在荔波的游程计划,决定先住下,吃饭,下午先游大七孔,明天上午游小七孔,下午乘3点半的大巴返回贵阳。
荔波大七孔
大七孔以进入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充满了神秘、奇特的色彩。因为景区施工,我们没有看到这座神奇的桥。
进入景区就被眼前的清澈的蓝的绿的水折服了



石板路

形形色色的钟乳石

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长长的天神峡谷,峡谷内危崖层叠,峭壁耸立,岚气缭绕。只是水少了点


高80余米的天生桥巍然而立,被专家们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观之令人肃然起敬。



天生桥下的垂钓者




水确实少了点




荔波小七孔
早6点半到荔波汽车站,乘坐去小七孔的第一班的车。这张照片是拍的唯一一张荔波县城照。群山环抱中的清净的美丽的小县城。

到达景区下起了雨。

小七孔古桥——位于景区之首,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1836)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
小七孔桥的传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便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他们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气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本桥遂名小七孔桥。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叫“七姑桥”。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

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

拉雅瀑布——过小七孔桥,曲行百米许,即见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畅酣和亲切。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游客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

68级跌水瀑布——涵碧潭上游长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实属全国罕见。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倾泻而下,或倾珠撒玉,推雪拥云,或如匹练飘逸,似银河泻地,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千姿百态的瀑布跌水竞领风骚,争奇斗妍,构成风情万种的动态水景,令游客目不暇接。









水上森林——亦名瑶池。长约600米,分上下两段。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
景区冒雨卖鸡蛋的布衣族小朋友,不知道他们上不上学。


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人见人叹。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象多情的汉子,死死扎根在河床妻子的怀抱里,纹丝不动。美丽的爱情之树四季常青。


翠谷瀑布。这里群峰紧锁,群山苍翠欲滴,故名“翠谷”。翠谷瀑布悬于群山之腰,是小七孔景区落差最大的瀑布,瀑高60多米,远看似条玉带悬于山间,近探水顺山势倾泻而下,浪花飞溅,水雾蒙蒙,犹如群龙下山,清新悦目。

喀斯特地貌,处处是乳峰


到达卧虎潭
潭面不大,水色在光线照射下由浅入深呈淡蓝、明蓝、暗蓝。潭边向下处有一道弧弓向内的挡水坝把水拦住,向下形成弧瀑,向上潭面犹如镜子般平静,之上仍然是水雾缭绕、飘来飘去,一动一静,叹为观止。

周岸平地和小山上有着茂密的树林和一丛丛的青竹,怪石奇树林立,古木森森,水里倒影着它们的身姿





水中不时能见到有断木、枯树乱七八糟的斜躺着,年久的断树桩已经生满绿苔缠满水草。。。。。。
这里的一切一切与远在四川的九寨沟的景致有着极其的相像,可我觉得这里却比九寨宁静的多,宜人的多。

鸳鸯湖——这是由两个大湖、四个小湖串联组成的一个奇妙的水网,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泊最深处达38米,湖岸嶙峋、犬牙交错,浓荫围匝。湖水如茵,深不可测,湖水四季恒温。绿岛之间,港汊交错,水面迂回交合,形成一座水上迷宫。狭窄处如水上林荫巷道,开阔处似水上森林巨窗,清晨和傍晚时分,浓雾似乳,笼罩湖面,朦朦胧胧,愈觉野趣无穷。由是大凡游人慕名来小七孔景区,无不到鸳鸯湖,到鸳鸯湖无不荡舟,荡舟无不掬水打水仗。划船票不贵,每人30元,每船120元,不限时间。




鸳鸯树,湖因此而得名





拍了好多别人的照片,同船我们因距离近无法拍照。遗憾。欢迎被拍的游客来这里取走你的片片。





当地的布衣族屯粮的粮仓


天钟洞——位于汤粑石林的半坡上,洞长二千公尺,洞厅高大,廓道迂回。钙化堆积物不算很发育,但形态逼真生动,且洞内道路平坦,可观性强。洞内钟乳石多酷肖动物,有鳄鱼厅、金鸡厅、百兽厅和犀牛厅等。洞中有一钟乳如铜钟倒扣于地,钟身遍布细石乳,宛似蝌蚪文。人们说,这
是兽界的“法律条文”,故钟名“天钟”,洞名亦由此而得。





小七孔确实太美了,美的让人窒息,美的让人不愿离去。但回去的车已经定好,不得不走啊。再见啦,荔波!再见啦,小七孔,我还会再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