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古食芒

标签:
古食芒杨树花 |
分类: 杂谈 |
又见古食芒
去年的这个季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母亲念叨着,“古食芒该落了吧。”因为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古食芒了,已忘记了古食芒存在的季节。于是,饭后驱车寻找,终于在乡下找到一片杨树林,拾了一些古食芒,但季节已过,已经瘦了。回来交给母亲,母亲把它们洗净了,用开水焯了,做了古食芒菜豆腐,我品尝着,完全嗅出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种古食芒的自然的清香。那时就想,等明年一定拾一些鲜的,带母亲一起去拾,圆老人家一个怀旧的梦。。
于是,今年一开春,我便死死地盯住了那片杨树林,从古食芒作骨朵,到慢慢长大,直到有一天开始落下,便带了母亲来到了那片杨树林。看到母亲拾古食芒的高兴的近乎于小顽童的笑容,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古食芒是我们这里一种杨树开的花,但不是所有的杨树花都叫古食芒。古食芒是我们这里的土话,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杨树花。为什么叫古食芒(gushimang),是哪三个字,什么意思,已无从考查,抑或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失传的故事。说它是花,还不如说它是一条条大个儿的毛毛虫,从深褐色到红色再到红黄色,有些像禾谷科的果穗,抬头放眼望去,一串串的美丽花簇的倒挂在杨树的树枝上,真是一种别样的风景。但对它的思念完全不是它的美丽,而是它的可食性,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它不知救了多少家人的性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还很穷,生产队分的粮食已经撑不到春天这个季节,过了冬就开始闹饥荒。人们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好到地里挖些野菜充饥。这时候古食芒应运登场,人们期盼着渴望着古食芒快快落下来。小孩子们站在杨树下,伸直脖子抬起头眼直勾勾地望着杨树上结满枝头的古食芒,嘴里喊着“古食古食芒,下来找你娘。古食古食叶,下来找你爹。”到了拾古食芒的那几天,家里大人小孩齐出动,往往凌晨四五点钟就起来,晚了就拾不到了。村里每家几乎都拾好多古食芒,然后洗净了焯好了,做成菜豆腐菜窝窝用来充饥,吃不完的把它们晒干,一直吃到收麦的季节。
后来,村里生活好了,人们不再吃那些野菜古食芒们了。现在,人们又开始返朴,野菜笨鸡成了餐桌上的上上宾,古食芒也不例外,也上了城里人的餐桌,据说一盘要二十块呢!
今天,吃着用古食芒做的菜,尽管还能嗅出它来自大自然的清香,但已经找不到儿时的对它的那种渴望的感觉了,只有那首“古食古食芒,下来找你娘。古食古食叶,下来找你爹”的古老的童谣还依稀在耳边回荡。
古食芒的图片及做法:
古食芒又叫杨树花,红红的,像毛毛虫
此时已可食用,凉拌、炒、做窝窝、包包子均可
下面介绍一道清炒古食芒:
原料:泡制好古食芒、花生糁子、葱、姜、盐,喜欢辣的可放些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