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西藏(四)

(2011-08-07 01:12:24)
标签:

松赞干布

林芝

华文

尼洋河

e1

分类: 旅游摄影

                                           四、林芝

     24日。早5点起床,早餐后乘车前往林芝。

     林芝,是我们到西藏的第一个景点,也是我们最想去的地方。

     林芝被称为西藏的江南,藏人也称为西藏的瑞士。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林芝称得上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一直是旅游考察、探险的圣地。 林芝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 3000左右,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林芝还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苯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了许多人文景观,而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一起构成了林芝神奇的自然风光。

     从拉萨到林芝450公里,途中要翻越5013的米拉山口,对我们绝对是个考验。昨晚因高反失眠没有休息好,感觉头疼,有点小晕,但沿途的绝美风光,已使得高反没有感觉了。

     松赞干布出生地。

     松赞干布,西藏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像佛祖和高僧大德一样为藏族人民世代供奉。

     松赞干布出生时,吐蕃王朝的都城还在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正是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成长以后,南征北战,统一了高原上的各个部落,并建新都拉萨,带领雅隆部落走向更为辽阔的天地,开辟了藏族历史的新纪元。由于他对藏族历史的巨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松赞干布,意为深沉宽厚杰出能干的男子。重新统一吐蕃王朝之后,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国尺尊公主,又向当时统治中原的同样雄才大略的唐朝皇帝李世民求亲。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25岁,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16岁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在拉萨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分别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

     从此,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绎了一场动人爱情故事。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米拉山。

     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和气候的重要界山,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具有显著的地理分界意义,米拉山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地区则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

  米拉山口海拔5013,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过了米拉山,顺山而下,出现许多小溪汇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奔流直泄的河流。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尼洋河。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支流之一,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307.5公里。

      尼洋河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它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藏语称河为,称湖为。尼洋河,藏人叫它尼洋曲。尼洋河之美,美在它的水色。那个清澈,那个翡翠般的绿,那个飞溅的洁白的浪花。清澈、翠绿、洁白,这三种视觉效果是纷纷攘攘、难分难辨地交融在一起的。藏族人崇拜大自然,他们祖祖辈辈用神话故事、美妙歌舞膜拜大山、赞美江河。他们形容西藏的江河用了一个词:飞花碎玉。哦,飞花碎玉的尼洋河。

      尼洋河源头,水汪汪的草甸是高山牧场,没有树。再顺着大坡一路往下、往东,两岸山上渐渐有了疏朗的树林。树叶绿得发黑,黛色,是另一种美。远处,天上的白云和山顶的积雪正在厮磨亲昵,悄悄耳语。它们也害羞呐,一闪,被青山绿树遮掩,不见了。一拐弯,又看到了它们。

     尼洋河有一处景观叫中流砥柱,那块岩石像一牧带纽的四方印章,有一幢别墅大小,矗立在尼洋河激流中心。河水冲击到这块巨石上,溅起一片浪花,翻滚激荡,夺路而去。游客们都在这里下车观看,惊叹,拍照。对于水中这块巨石,游客们的议论和感慨有两种观点。一些人说,这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惊涛骇浪,岿然不动。另一些人则说,它阻挡潮流,不识时务。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在比日神山上鸟瞰林芝八一镇。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走进西藏(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