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6-03-04 10:58:28)分类: 教学计划、总结 |
二年级传统文化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本学年学习第二册。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四、能力培养侧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班级的图书资源,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在班级内形成热爱阅读和写作的良好风气。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爱劳动善思考、勤俭节约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五、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六、教学进度: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课时数 |
教具学具准备 |
备注 |
1 |
2.25~2.26 |
《幼学杂字》(节选) |
1 |
|
|
2 |
2.29~3.4 |
《中华改良杂良》(节选) |
1 |
|
|
3 |
3.7~3.11 |
《千家诗》(一) |
1 |
|
|
4 |
3.14~3.18 |
《千家诗》(二) |
1 |
|
|
5 |
3.21~3.25 |
《千家诗》(二) |
1 |
|
|
6 |
3.28~4.1 |
《千家诗》(三) |
1 |
|
|
7 |
4.5~4.8 |
《千家诗》(三) |
4 |
|
|
8 |
4.11~4.15 |
期中复习考试 |
1 |
|
|
9 |
4.18~4.22 |
《千家诗》(四) |
1 |
|
|
10 |
4.25~4.29 |
《神童诗·卷首诗》(一) |
1 |
|
|
11 |
5.3~5.6 |
《神童诗·卷首诗》(二) |
1 |
|
|
12 |
5.9~5.13 |
《随园诗话》(读书) |
1 |
|
|
13 |
5.16~5.20 |
《随园诗话》(读书) |
1 |
|
|
14 |
5.23~5.27 |
《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
4 |
|
|
15 |
5.30~6.3 |
《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
|
|
|
16 |
6.6~6.8 |
格言警句 |
|
|
|
17 |
6.12~6.17 |
格言警句 |
|
|
|
18 |
6.20~6.24 |
期末复习考试 |
|
|
|
19 |
6.27~7.1 |
|
|
|
|
20 |
7.4~7.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