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阳》听课感悟

(2015-05-25 10:43:21)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学反思
    本周二下午听了李主任执教的生本课堂《太阳》, 我们一年级组分到的观测量表一从“学生先学”和“教师后导”两个方面来分析。像王菊老师说的那句话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就自己观察的角度给这堂课的打分是 86 分,其中“学生先学”中的先学时间安排11分,先学的内容安排11分,先学的指导情况10分,先学的学生交流情况10分,先学的教师反馈情况10分,共计52分;“教师后导”中的后导时机得分8分,后导的方法8分,后导的程度9分,后导的效果9分,共计34分。

    优点: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着主人公的角色,学生的前置学习做得非常充分,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课上又充分地运用了资料,使课堂显得比较丰满。孩子的小组汇报做到了分工负责,井然有序,而且语言组织的也非常到位。李主任讲课过程中条理清晰,孩子学的也很顺畅。

    个人观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不是了解“太阳”的特点,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的。课堂上孩子用了书本和课外的很多资料来谈太阳的特点,如果这时老师能引导孩子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恰当的整合利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实现了学与用的统一,学生的收获或许更多。课的后半程,老师主要是和孩子解决了在导学单上的四五个问题,这是个简单的问答及对答案的过程,个人认为这个环节应也应是指导孩子去“用”知识,而且有的题目也完全可以放在课下完成,真正实现学与用的统一。

  说明文还有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准确的语言。听课过程中,有一位同学的回答设计到了这个问题,“太阳的中心温度估计有XX度”(“估计”一词),对于这个孩子的回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失去了教授这个知识点的契机。

    以上仅是个人的观课思考,还不够成熟。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