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传>成语典故精释》十三画之“楚囊之情”

(2011-08-13 13:03:23)
标签:

成语

春秋

典故

典籍

读经

工具书

古籍

国学

教育

文化

文言文

五经

训诂

中学

分类: 左传典故
242. 楚囊之情
【释义】楚,楚国。囊,子囊,楚康王时令尹。指爱国之情。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忠,民之望也。《诗》曰:‘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忠也。”
【典故】子囊是楚庄王第三个儿子,名贞(字子囊),所以又称公子贞。那时的楚国,已开始走下坡路,雄视中原的霸气大为衰减,多次打败仗。此前的鄢陵之战,楚军就被晋军打了个丢盔卸甲。子囊就任令尹后,为挽楚国颓势,曾先后六次北伐。《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公元前559年秋天,楚康王派子囊挥师于棠(今江苏省六合县北),准备攻打吴国。吴军闭城不出,楚军只好回撤。殿后的子囊,以为吴军不敢应战而放松了警惕。不料行至一个叫皋舟的险要关隘之处,楚军遭到吴军伏兵的截击,楚军因首尾失顾而大败,连随行的公子宜谷都被吴军俘虏了。子囊伐吴回来,负了重伤,不久后就死了。子囊之所以能被后世所赞赏,基于两件事。一是前560年,共王病死。死前遗言给自己谥以“灵”或“厉”,都属恶谥。共王死后,众大臣商议谥号时,他提出:国君镇抚南方蛮夷,建有功勋,又知道自己的过错,应定以较好的谥号,遂谋谥为“恭”,亦称楚共王。众大臣都同意他的意见;二是与他临终前的政治交代有很大关系。子囊弥留之际给继任者子庚(楚共王的弟弟)留下遗言,一定要在都城郢地修筑牢固的城墙以防备吴国。正是因为这个遗言,他才被称为临死不忘社稷安危的忠臣。表示忠贞爱国的成语“楚囊之情”,正是由此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