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胎家庭亲子关系偏心 |
分类: 婚姻家庭。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大宝心理?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文/MM
http://static.ci123.com/uploadfiles/190905/0958344lla99sggKK2bFFt_660.jpg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之后,“二胎”这个话题也一直没断过。很多人要二胎的初衷,就是希望两个孩子能够相依相伴,共同成长,互相帮忙。
但回归到现实生活,却发现二胎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尤其是对于大宝来说,他并非想再添个伴,他并不觉得多个孩子有多快乐。
相反,会认为是他的到来,才抢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所以,“二胎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平衡好两孩子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二胎家庭父母时时刻刻要面临的问题。
问题一:
二宝出生了,大宝被忽视了;
当我们沉浸在有了二宝之后的幸福生活里时,却忽视了大宝的感受,不知道他在经历怎样的孤独和折磨。
http://static.ci123.com/uploadfiles/200925/153233uMBBood1100ZNN66_660.jpeg
曾有新闻说,有个妈妈生了二胎之后,大女儿备受冷落,感觉非常委屈。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她通过故意摔跤的方式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小女儿又非常懂事,性格也很温柔,她知道自己不该如此,不该抱怨,可内心非常难过,不能自已,最后得了心理方面的疾病——癔症性眼盲。
英国儿童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即便1岁孩子,也会对家里出现的其它孩子产生敌意。
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可却总在无形中伤害了他。他被逼着和另一个孩子分享父母的爱,害怕被父母抛弃,害怕不再被爱。竭尽所能的表现出自己懂事的一面,力求能得到父母的关注。
家有二胎的父母总希望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但在现实生活里,却难免存在偏心的现象,甚至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也许在一些妈妈看来,孩子的反复无常,调皮捣蛋只是正常的表现而已,并无大碍。
但是,父母的偏心和忽略,必然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影响孩子的一生。
问题二:
如何平衡大宝的心理?
关于平衡大宝的心理方法,
1,一方面是情感和时间上的公平;2,一方面是玩具和产权的公平;
情感和时间:
我生了承诺双胞胎姐妹之后,有段时间也是非常困惑如何去平衡三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好馨姐的心理。
因为对于小的来说,确实需要花更多时间照顾,但对于大的来说,也需要我们积极安抚和顾忌她的感受。
在我们家,我们都会统一战线,只要馨姐跟我们分享了她的战果。
比如,她学会了骑自行车,她新画了一幅画,新做了一个手工,认真完成了作业等等,我们都会去夸赞和肯定她的优点。
而且,她会想给妹妹们穿衣服,喂奶,换尿不湿等,我们都不会拒绝,也不会担心她会做伤害妹妹们的事情。
相反,我们会鼓励她,支持她,信任她去做。
并且,夸赞她是个好姐姐,妹妹们非常爱她。
馨姐有时候会嫉妒的说,羡慕妹妹们睡觉还被妈妈抱在怀里哄着。那我会告诉她,妹妹们肯定也羡慕你周末可以跟爸爸去华谊影视城玩,
她们那么小都没法去那么好玩的地方。
我相信,当大宝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她的爱,她也会自然而然的付出爱给二宝,这就是爱的源泉。
http://static.ci123.com/uploadfiles/190909/160715b99i66533TGG99YM_660.jpg
玩具和产权:
我们家馨姐的玩具会非常多,所以我会优先让她挑选出自己想要的玩具,放在属于自己的区域,
有愿意和妹妹分享的玩具,有不愿意拿来分享的玩具,做好分类。
她有时会担心妹妹们拿到玩具,那这时我会当着她的面告诉妹妹们,不可以拿姐姐的玩具,尤其是姐姐不愿意分享的玩具,更不能随便拿。
当馨姐知道妈妈会帮她捍卫时,也会更有安全感。
有时,她也会主动拿出一些玩具跟妹妹们分享,这个时候,我也会及时肯定和赞美她:你做得很好,很有姐姐担当。
虽然馨姐比妹妹们大几岁,但她依然是个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所以更多时候,我会在妹妹们面前去肯定她,夸赞她,
让她知道我们对她的爱和信任。
http://static.ci123.com/uploadfiles/200817/1336325z2bb088hh644nSS_660.jpg
编辑
我很反对有些家长经常说:“姐姐,你要让着妹妹”的话。
也许你的要求会觉得很正常,合理,但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
孩子是敏感的,如果父母希望两孩子直接能相亲相爱,快乐长大,就一定要尽力做到平衡,
千万别因为自己的不经意言语冷落和伤害任何一个孩子。
问题三:
有人说:当你只有一个孩子时,你就是一个家长。当你有两个孩子时,你就是一个裁判。
为人父母才明白了当父母的不容易,孩子多,意味着父母也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责任。
我们既然选择生下了她们,她们便值得我们的付出、尊重和疼爱。
1.父母不要有“大让小”的思想
二胎家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当大宝和二宝出现分歧或者矛盾时,家长往往会更加偏向小宝,觉得大宝该懂事,该让一让小宝。
李玫瑾教授的观点我是比较认可的,她认为二胎家庭孩子打架时,家长说:大的让小的!都是错误的。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只是考虑大宝的做法有误,指责大宝的不是,而是需要反思自己在平时家庭教育上的做法是否得当。
尽管两个孩子相差几岁,但不能忽略的事大宝也是个孩子,也是父母的宝宝。不能一味要求大宝“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这样的话。否则,很容易伤害到大宝的内心,以及两个孩子之间的情谊。
2. 父母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
孩子在一起玩耍很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这是正常的发展和需要。每一次的矛盾和冲突都是一次学习机会,家长第一时间加入其中,解决方式也未必会让孩子觉得公平公正。相反,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不满情绪,让矛盾加深。
冲突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可能是孩子自我优化的机会。演员胡可家里两兄弟也经常发生冲突,但她表示基本不插手,而是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只要冲突不严重,家长都不宜过早介入,剥夺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3.父母要多让大宝参与照顾小宝的成长过程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纯粹的,父母不要总是担忧,大宝会伤害小宝,总是防范着他。这种思想很容易伤害到大宝,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坏人。
我们可以试着信任大宝,并让他参与照顾小宝的成长过程,增强他的责任感和价值感,慢慢的孩子之间的感情也会更亲密。
我们家双胞胎出生之后,馨姐会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喂奶,哄睡觉,讲故事,做早教,穿衣服等等,她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并且只要承诺两姐妹的成长有一点点变化,会拿奶瓶,会坐,会站,会爬,会走,会说话等等,她比谁都开心,都有成就感。
http://static.ci123.com/uploadfiles/200730/131711b98hhLzznnSGGuuY_660.jpg
最后语:
有了二宝之后,很多家庭会出现大宝欺负二宝的现象,甚至大宝的东西都不愿意和小宝去分享,二宝的东西大宝也想要去争抢,
最主要的原因有3方面:
第一、 原本是三口之家,而现在多了小宝,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一定会被分散,尤其是新生儿刚出生那会,父母很容易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不知不觉也就容易忽略了对大宝的关注。原本每天八点起床吃早饭,晚上九点听故事,可现在妈妈都要忙着陪伴小宝,都没时间照顾到他,大宝曾经生活的秩序和规律感不见了,内心自然会失落,难以接受。
第二、 小宝来了之后,只要一发生争执,爸爸妈妈总是护着小的,责怪大的不懂事。小宝一有什么不舒服,父母第一时间就会怀疑是不是大宝在捣蛋。挨骂和训斥的次数多了,大宝内心也会深受打击,觉得自己被疏忽,被冷落,他会非常缺乏安全感,甚至会故意做一些调皮的事来引起家长的关注。
第三、在小宝出生之前,大宝也是家里的中心,全家人都是围着他转的。可有了小宝之后,妈妈不能再陪自己睡觉,爸爸也不再陪自己搭积木。刚想躺在妈妈怀里听会故事,可二宝一哭,妈妈就立刻去照顾和安抚他,曾经的亲密感消失了,接收到的爱也不再是独一无二,对于孩子来说,难免会不适应。
虽说有了小宝,父母的精力有限,也不能无时无刻去陪伴大宝。但我觉得,沟通交流很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爸妈是明白你的感受的,是能跟你共情的。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公平公正,是尊重是有爱和关注的,才能拉近亲子关系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家庭才会和谐,孩子未来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