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家长别拒绝孩子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 |
分类: 馨姐日常教育。 |
家长须知:总拒绝孩子是一种伤害
文/许小美
孩子本来就比较小,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有的家长看孩子活泼好动的会去束缚,会给孩子立规矩。当孩子反抗,耍赖的时候,会嫌他们烦,骂他们不懂事。其实想想,哪有孩子不调皮捣蛋的呢?家长一味地拒绝和束缚孩子是最大的错误,也是最容易最直接伤害到孩子的。
想起我的小时候,父母都很忙,就算偶尔偷闲,也只是想去打麻将。当孩子提出需求,表达内心渴望的时候,最害怕的是被父母拒绝。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需求。可是,一些父母总是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总觉得孩子必须服从,不该有任何异议。当我说出不想要的时候,反而会被认为是一个不懂事,不乖的孩子。我在想,为什么要剥夺孩子说不的权利,孩子也有思想,也需要尊重,不是吗?
现在的孩子特别聪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这一块都还挺用心。可还是会有一些父母,不愿意去付出时间陪伴我们的孩子。每次听到小温馨对我唱:“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我都会停止手上的一切活抱起她,和她说说话,一起唱完这首歌。陪伴不光是给孩子的,更是给父母的。优质的陪伴会让孩子成长的很快。
某天看到一个视频,里面讲了一个七岁孩子模仿爸爸是怎么玩手机的?当场所有人产生共鸣,潸然泪下。包括孩子的父亲,他自己也说:这句话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他心里很难受。他从来也不知道原来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如此大的伤害。爸爸早已不记得上次和孩子牵手是什么时候?然而在孩子心里,他却一直记着。
孩子在舞台上说,之所以选择唱这首《父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里面有一句: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小男孩用这首歌唱出了内心对父亲的渴望,多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多牵自己的手,多陪陪自己。在场的每一个观众,和电视前的我们,都已经泪流满目。孩子要的真的不多,他需要的只是我们的陪伴,如果可以请不要总是拒绝孩子。多点付出,多点关心,多点爱和陪伴给他们吧!
【多点理解和沟通,孩子更懂事。】
前两天我生病,躺床上在休息,小温馨吵着闹着要陪我一起。大王吩咐她:妈妈生病了,你如果想待在这里,必须保持安静,听话。知道吗?小温馨倔强的说:我才不要呢!大王看小温馨不配合赶紧过来要把走的姿态,小温馨急忙抱着我,说:我要妈妈。我对大王挥了挥手说:算了,你先走吧!孩子并不需要强迫,也不要多乖,只要你愿意静下心来和她交流,孩子会比你想象得还要懂事,聪明!
身体有点不适,说话都很无力。我对小温馨撒起了娇:“宝贝,妈妈生病了,最近总是生病呢,怎么办?”小温馨躺在我的怀里说:“噢,多喝点水,你有没有吃药呢啊?”
我摇了摇头说:“还没有啊,估计只是简单的着凉了,睡一觉就好。”小温馨点了点头,说:“好的,那我陪你一起睡。”我很开心的说:“好的呀,但你能答应妈妈一件事吗?”
小温馨想都没想就回答:“可以呀,你告诉我什么事呢?”我摸了摸她的头问:“你想不想妈妈明天陪你玩呀?”
“想啊,最喜欢妈妈陪我一起玩了。”小温馨认真的说。“哦,这样啊,那现在我们就好好睡觉,保持安静,妈妈明天病就好了,就可以陪你一起玩了。知道吗?”我看着并且告诉她。
只见小温馨突然抱着了我,问:“妈妈,生病了是不是很难受呀?你注意休息,明天病好了就可以陪宝宝一起玩了。”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原来,我的宝贝她并非不懂事,她的表现和言语让我温暖和感动!
【陪不陪孩子,忙只是借口。】
突然想起上个月和大王的一次吵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坐在电脑面前工作,大王躺床上玩手机。而小温馨在我们的允许下看了一会朵拉动画片。动画片看完了,可我手头上的工作还没做完,于是我就想让大王先去给小温馨讲篇故事。当小温馨跑到大王身边时,他的一句:你先等会。彻底惹怒了我。
我问他为什么总是让孩子先等会,难道不该先放下手机吗?那一天我和他生了很久的气,小温馨很敏感,似乎察觉到什么。还一直安抚我,让我不要生气。我本该控制一下情绪的,可那一次我并没有,和大王彻底爆发了。事后我就后悔了,因为我感觉自己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了小温馨。也许,我该控制一下情绪,不应该轻易动怒的。
晚上小温馨一直搂着我,有点排斥大王,不愿意和他靠近。大王也因此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那一天我们互相商量,以后尽量多陪孩子,少玩手机。有什么事多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对孩子说你先等一会儿。我告诉大王,你可以先暂时放下手机,再对孩子说爸爸现在有点忙,等爸爸忙完了陪你好吗?我相信孩子也会理解,也能明白。但如果只顾着盯着手机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无形中只会让亲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因为这事我和大王都深深做了反思。如果总是嫌孩子麻烦,找各种理由拒绝陪伴孩子,长期下去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看看视频里哭泣的小男孩无助的说:我不知道为什么爸爸要拒绝我,难道手机比我还重要吗?想想生活中我们做了多少伤害孩子的事情啊?他们那么可爱,他们依赖我们,他们要的不多,只是我们的陪伴和关心而已,为什么孩子主动向我们索取,我们却残忍拒绝了呢?
最后语:孩子想要的不是拒绝,不是再等等。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成长很短暂,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在等待中消耗。现在的社会,许多父母工作忙,压力大,往往很容易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可作为父母千万要记住,陪伴是相互的,给予和付出也是相互的。陪不陪孩子,忙并不是借口。钱我们可以暂时少赚点,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