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中国教育的通病爱孩子要用心别拿孩子作比较 |
分类: 馨姐日常教育。 |
爱比较成了中国教育的通病
文/小美
原本以为我对孩子的爱不会有任何的条件,单纯的觉得只要她过得开心、快乐就好。可是仔细想想,我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合格,我对孩子的要求还挺多。比如,我喜欢听话的她,当她乖巧的向我靠拢时我会更加的疼惜宠爱她。而当她发脾气扔东西,哭闹不休时,我也会对她瞪眼生气。有人说,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真正的爱就要做到接受对方的一切,不管是优点还算缺点,都应该宽容的去接纳。
爱比较成了中国教育的通病,小温馨在外面和一些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许多家长都误以为小温馨是个三岁大的孩子。虽然虚岁是三岁,可实际她才一岁半而已。可能因为她的个头高,长得又一脸肉嘟嘟的样子,被误以为是个大孩子也很正常。孩子并非个个都一样,有人高也就有人矮,有人胖也就有人瘦。每个孩子的发育标准也不同,有的家长就爱拿这事说来说去:你看看人家妹妹,比你还高,你还是哥哥呢?比妹妹矮一大头呢,你说你怎么只吃不长个啊。
确实,每每听到这些话: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说话了,我们家怎么还不会喊叔叔阿姨?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啊?你怎么这么笨?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懂事啊?你怎么就这样无理取闹?这些话我们都很轻言而出,却不知道伤孩子有多深。就自身而言,对孩子的爱并没有那么伟大,而处处都附带着条件。我一直觉得并不是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她的要求不断的提升。
谁都不是天生完美的,孩子的不完美需要我们用爱接纳。我记得有一次带小温馨在小区玩,路上遇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满面笑容的向我这边走来。礼貌的对着我喊了句:阿姨,你好,这是小妹妹吗?她低下头看着坐在车子里的小温馨。我冲她点了点头,她开心的摸了摸小温馨的手,和她打了招呼。她很懂事,有好的玩具也很乐意和小温馨分享。而小温馨拿了她的玩具后,一直抓在手上不肯给别人。天快黑了,小女孩的妈妈在一旁喊着她的名字,希望她赶紧回家。小温馨始终不给放弃手上的玩具,谁要是碰了准是哭。当时我无意间说道: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啊,这么不懂事,你看人家姐姐,比你懂事多了,你什么孩子嘛,快把东西还给人家这是姐姐的玩具。好说歹说,最终说服了小温馨。
后来,回到家我就把这事给馨爸说了,我是这么说的:我们家女儿怎么这样啊,拿了人家的东西不肯还。怎么这么霸道不讲理的,你不晓得人家那个小女孩又礼貌又懂事,真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怎么这样?过了几秒,馨爸的一句话突然说醒了我,他说: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嘛,别人的孩子是别人的,我们的孩子是自己的,你别总看到孩子不懂事的一面,你多想想她的好啊。如果有一天小温馨长大了,她突然问你:为什么人家的妈妈是公司老总,你怎么不是呢?试问这样的问答会不会让你显得很尴尬?
我听到馨爸这样的反问心里确实不爽,可不得不承认我们一直以来拿孩子去比较是错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不能总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若我们一直以这样的方式不断的挑孩子的缺点,孩子也就失去了自信,从此以后变得自卑抑郁,相信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想看到。
我们经常会犯一些教育的通病,比如一些妈妈就是喜欢攀比,看到人家孩子成绩好了,语气酸溜溜的说给孩子听。总觉得自己孩子不够努力,把自己的意愿强迫给孩子。还有的父母会把自己曾经没有实现的目标或梦想加注在自己孩子身上,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和排斥。许多事要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做培养,并不可强势而为。
人无完人,没有谁天生就是完美的。人都是不完美和自私的,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都能平和的态度宽容孩子,接纳她的不完美。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如果真的爱孩子,别在一味的抱怨,指责,让孩子感到失望。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需要顺其自然,不需要逼迫和压制。当我们都能以一种简单的眼光去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成长的会更快乐。
我们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她的言行举止都因为四周的环境所影响。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孩子的未来和梦想不是我们所能主宰得了的。所以,想对自己还有亲爱的家长们说:改掉那些中国教育的通病,用心爱我们的孩子吧。
照片拍摄(201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