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韶萱』55岁失独老人生下龙凤胎。

标签:
育儿失独老人生二胎 |
分类: 生活随笔。 |
55岁失独老人生下龙凤胎。
文/小美
通宵忙碌的郭敏趴在桌上小憩,她说自己想工作到70岁
郭敏身边只留了一张大女儿刘令晖的照片
哄孩子睡觉是件大工程,常常要在床上耗上两个小时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新闻,主要讲诉一个55岁失独老人生了一对龙凤胎的奇迹。一开始没有在意,就听见馨婆大声的说了一句:“年纪这么大了还生了对龙凤胎,不可思议啊。”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惊讶的不行:“还有这么牛的事啊,真的假的。”于是带着好奇的心情坐了下来仔细的看着新闻,想看看是为什么一个女人到了这个年纪竟然还想着要生孩子。
故事是从这样开始的:郭敏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自从她三十多岁和前夫离婚之后留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叫刘刘令晖,郭敏翻看着女儿的照片,很清晰的看出这个女孩和郭敏有点像,都瘦瘦的,十分清秀。后来当郭敏46岁的时候又再次选择了婚姻,虽然生活过得十分简单,但是郭敏也没有想过再要个孩子。只是世事难料,在2005年初冬唯一的女儿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生命。这让郭敏难以接受,她一直徘徊在痛苦的边缘,挣扎着,煎熬着。受不了心灵的空虚和孤独,郭敏在55岁的时候拿出了所有的家当,仅有的6万元去做了胚胎移植手术,期间也有两次没有成功,可是因为郭敏的坚持这让医生义无反顾的为她手术,之后总算如愿产下了一对龙凤胎,郭敏就这样成了一名高龄的妈妈。看着台上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三岁了,那么活泼和健康,一直粘着郭敏,相信郭敏的心是喜悦的吧。(搜狐新闻)
馨婆看完之后眼泪哗啦啦的流了下来,确实,我看了这样的场面也很感动,也有流泪。可是生活毕竟是实际的,孩子生了下来,自己也多了两个亲人在身边,这样看似挺好的。可是岁月不饶人啊,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而我们一天天的老去,孩子需要上学,需要吃饭,需要各种消费,我们不能为了光顾生孩子而不去养孩子吧,郭敏说她要工作到70岁,而且要保证这些日子里不能生病,一旦生病就得消费,就没人照顾这两个孩子了。她也有顾虑,她也害怕孩子没她的亲力亲为的照顾会不适应。甚至她还说:如果当初早点实施可以生两个孩子的政策,她今天的生活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在我看来郭敏遭受了这么多的罪坚持要生下孩子的原因还是因为对大女儿的思念。无法面对心灵的痛楚和折磨让她夜不能眠,一个母亲想念孩子的心情别人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想当初去医院产检的时候我不懂为什么有的人年纪那么大了,还要坚持着生孩子。以前不懂,做了母亲之后我理解了。之前我不懂什么是失独老人,后来我知道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
其实谁都承受不了失去子女的痛苦,现在面对失独老人我们更应该给他们多点关怀和帮助。因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脆弱再到失去孩子的打击,对这些失独者来说失去了孩子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无法面对孤独面对悲伤,甚至有时候因为过于沉溺于伤痛中而无法自拔。孩子就是生命的延续,若没有了孩子,那么生活还是有什么意思?我们的身边也有真真实实的失独者们,看着他们年老体衰,正是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可是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有人说为什么不去养老院呢?据说现在每一个进养老院的老人都得要有子女签字的,不签字的养老院是没有义务收留的。这些年迈的老人们没有了孩子,他们害怕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留在世上,他们害怕生病时没人看护,他们害怕以后无人送终,害怕死亡,害怕死了没人知晓......希望社会能实现一些有利的帮助和扶持让这些失独者没有后顾之忧,精神也能得到真正的慰藉。
据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超过百万个。那么失独者又该如何度过他们的晚年,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民生问题,政府不能解决养老也只能靠自己去就解决。或许郭敏也有想过如果不选择再生,那么她就得和其他的失独者一样将会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余生,她不愿面对这样孤独的自己,所以她冒险选择了生下这对龙凤胎。
如果再生能让自己找到活下去的勇气,那么可以鼓励尝试,其实对于年纪太大的老人我并不建议再生,毕竟这些都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还有选择生了也得要面临各种尴尬,有人会以为你是孩子的奶奶甚至外婆,而不是孩子的妈妈这一点得做好心理准备。还有孩子以后上学教育的问题,物质的基础,成长的陪伴都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失独老人为什么坚持生二胎的想法我也算是了解和体会了。那么如何解决失独老人的精神困境和养老又是一个值得沉思的话题了。关于55岁失独老人生下龙凤胎,你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