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更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论文)
(2014-11-23 08:25:27)
标签:
育儿 |
分组教学更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诺贝尔百合幼儿园---梁柳明
分组教学能根据班内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幼儿分成两组,以利用活动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小组或个别教育,安排不同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兴趣发展。分组教学有利于提高幼儿自由活动的效率,规范幼儿的行为。
分组教学是指将一班幼儿分成两半或更多小组,由班内几个教师安排不同的课程或活动,对幼儿实施分组施教。在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中,分组教学同集体教学一样也占有重要地位。分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班级教学难以解决的因材施教的问题,而且为幼儿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分组教学也为教师创造了更好的与幼儿互动交流的机会,让教师有跟多的时间关注幼儿的个别发展,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教学由于受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其教学内容带有广泛性、启蒙性等特点,故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分组教学能根据班内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幼儿分成两组,以利用活动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小组或个别教育,安排不同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兴趣发展。分组教学有利于提高幼儿自由活动的效率,规范幼儿的行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区分组活动能有效地避免幼儿以往集体自由活动时出现的无所事事、无聊乏味地浪费时间,甚至追逐打闹或出现破坏性行为等种种不良现象。
教师进行分组教学,更有精力去注意组内幼儿的发展情况。分组教学使每组活动的幼儿人数减少,教师也不会因为分身不暇而忽略了某些幼儿的活动问题。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目标时,可以更全面的考虑班级和幼儿个体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方法,制定不同的课程,满足幼儿不同的个体需求。只有在分组教学中不断实践,才会有不断的感悟和体会。一切经验都来自于实践。
一、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以幼儿为本。
分组教学使教师和孩子间的距离明显缩短,教师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对孩子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观察孩子的需要,要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每天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特别对一些能力弱的孩子,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更多的帮助,使他们尽快融入集体跟上大家。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在教学中,故意为他们设置钻障碍,使他们要想一想,动一动才能完成。并要帮助他们克服娇气和优越感。热爱孩子,就是要求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正面鼓励引导,使孩子随时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干关心和信任,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教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爱,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的爱,这点在分组及个别化教育中尤为明显。
二、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变幼儿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分组教学给孩子们一个最大的自由和空间,孩子们围坐在教师身旁,教师像妈妈,幼儿园是孩子的家。教师与孩子们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孩子们交谈是用商量的口吻,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听取孩子们的意见,教师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制定教学要求和计划,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但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不久就变得活泼开朗,有自信性,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看到老师也没有畏惧感,师生关系融洽、亲近。
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把幼儿当作被动的知识储存器。在分组教学中,有机会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活动,得到发展。如:在认识金鱼的活动中,当幼儿看到金鱼十分喜欢时,教师就问幼儿:“你为什么喜欢金鱼?”“金鱼在水里是怎样游动的?”有的孩子说:“金鱼身上的颜色真漂亮.”有的说:“金鱼的大眼睛真有趣.”有的说:“金鱼有漂亮的大尾巴。”……分组教学人数适宜,有充分的时间让每位孩子有发言的机会,使每位幼儿积极思考回答,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分组教学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集体教学幼儿人数多,不能够做到面向全体,顾了这头,放松了那头,而分组教学能面向全体,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
设计活动时,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分层知道的要求和方法,实施分层指导,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分组教学是最有效的手段。在设计折纸:“小狗汪汪”这一活动时,对不同层次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不同的指导。对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自己在会折三角形的基础上,探索折出小狗的耳朵;对能力一般的幼儿,让他们模仿老师折的样子学折;对能力弱的幼儿,就手把手地叫他们折。这样的设计活动更贴近幼儿,更符合幼儿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也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分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由于时空、物质、人员的有效组合,给了幼儿充分的活动场所,幼儿间的交往,师生关系平等,气氛融洽,师生间教学相长,使得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加强,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幼儿的自信心很强,“我会、我能”是幼儿常说的,创新精神在这里萌芽。
分组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充分地接触环境和教育材料,还可增加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也发现,并不是每一个教育内容都能进行分组活动或把分组活动作为一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贯穿整个活动的。因为其一,单一的分组活动虽然能照顾不同水平的幼儿,但是却不能促进全班幼儿的平衡发展,容易在班级中产生好、中、差三级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其二,如果不能灵活地运用分组活动,则会造成教师指导上的不均衡,和孩子常规上的混乱;其三,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目的性强的幼儿毕竟占少数,而大部分的幼儿还是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而老师在指导某一组时,其他组的幼儿学习时则易分心,影响正常的学习活动。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分组活动虽然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形式,但是,只有灵活、合理地应用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全体幼儿发展的作用,反之将适得其反。
一.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分组教学活动
在所有的教育内容中,有一些知识与技能是所有孩子必须掌握的。如:剪刀的正确使用、新科目的入门训练、新知识的传授、或全体幼儿对某一事物感兴趣等等,都得采用集中教学的形式,而对于如下教学内容可用分组的教学形式:
1.
2.
3.
4.
5.
二.在集中活动中贯穿分组教学
如果在集中活动中贯穿分组活动,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类,能充分地激起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如:在科学活动“树的本领大”活动前,设计十分钟的分组活动,根据教学要求,教师设计了三组内容:(1)电视;(2)图片展览;(3)实物观察。幼儿自由选择项目,去探索、讨论、发现有关树方面的知识。十分钟后集中幼儿,让幼儿相互把自己在观察中所得的知识反馈给教师和同伴,老师则把孩子反馈的分散知识与所要教授的内容加以提炼、总结、概括,再运用多种形式传授给幼儿,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高。这样的教学,既不会导致以教师为中心,成为“没有儿童的教育”,也不会导致教育上的放任自流,而是形成了幼儿智力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同步发展。
三.把分组活动作为集中活动的延伸
1.教学内容的延伸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欲。往往教师在组织完一个教育活动后,孩子还是喜欢刨根问底,想寻求一些新的内容和答案。面对这种情况,我在实践中发现分组活动是作为教育内容延伸的最好方式。如:科学活动“颜色的变化”,孩子在课堂上懂得了三原色之间的调配会产生颜色的变化,如:红+黄=橙、红+蓝=紫、蓝+黄=绿。可是,活动后孩子余兴未减,又提出了新的疑问:“除了这些颜色,别的颜色是怎么来的?”面对孩子的提问,我又把孩子分成若干组,每组提供不同的颜料,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自己调色,发现颜色的新变化,孩子的疑问在他们自己的操作中得到了解答。这样的分组活动既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有使幼儿进一步学到了新知识。
2.幼儿能力发展的延伸
全班孩子不可能用同一速度完成同样的学习内容。因此,分组活动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办法。如:在蒙氏课学习“三项式”,集体活动时教师重点操作示范,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幼儿能力的不同,部分孩子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对这一情况,活动后老师也采用了分组活动的形式,把那些在具体活动中没有达到目的的孩子组成一个小组,老师和能力强的孩子同时对他们进行指导。这样,全班幼儿的能力就能较均衡地发展。
四、在一日活动中贯穿分组活动
如果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合理、灵活地贯穿分组活动,老师便可以透彻地了解幼儿,更周全地照顾他们的个别需要,幼儿也可以更快、更好地学到新知识,并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协作。在一日活动的户外活动、区域活动、自选活动等环节中都可以灵活地贯穿分组活动,如:
1. 户外活动-----“球的玩法”。老师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设计了原地拍球、边走边拍、花样拍球、小组拍球接力、小小篮球队五个小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行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互相学习,能力弱的幼儿看到能力强的幼儿玩的花样时,激起了他们要赶上能力强的孩子的强烈愿望,这样,能力弱的孩子就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尽快赶上能力强的孩子。
2. 活动区设计。活动区中的分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幼儿爱好为主,如设计:娱乐、棋类、结构、操作、观察、小实验、表演等小组活动;
(2)以幼儿的能力为主,如益智区中“10以内的加减”可分为:a、10以内数的组成;b、10以内的加减法;c、看图列算式;d、看图编应用题等。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老师有目的的按幼儿能力强弱、强强、弱弱进行分组;
(3)以教师的意图分组,如“系鞋带组”,教师把不会系鞋带的幼儿集中一组练习;
(4)根据工作重点分组,如“六一”节日表演会,可分为:a、制作道具组;b、环境布置组;c、排练节目组等。另外,还可以为集中活动分组制作教具等。
孩子的一日活动是多环节的,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教育意图,灵活地贯穿分组活动,促使孩子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