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 真的“很黄很暴力”吗?

标签:
日本《格林童话》格林兄弟民间故事睡美人情感 |
分类: 社会热点 |
http://img4.cache.netease.com/lady/2010/12/7/201012071758246e775.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lady/img/diwen091117/look1125_01.png
WEDNESDAY
调查
格林童话 真的“很黄很暴力”吗?
其实,这本《成人版格林童话》只是一部由日本人根据《格林童话》编写的成人图书,作者用成人的眼睛去解构童话世界,试图从童话中找寻真实世界的阴暗面,满足成人的猎奇心理。
http://img4.cache.netease.com/lady/2010/12/7/20101207175843322f0.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lady/img/lookworld1117/look5.jpg | 颤栗:“成人版格林童话” 充满大量情色描写 |
白雪公主与父亲“乱伦”,所以招致了母亲的刻骨嫉恨;《睡美人》中王子有性变态“恋尸癖”,才拯救了沉睡中的公主……
白雪公主片段:
国王像剥蛋壳似的小心褪去白雪公主脚上的袜子,露出了无瑕的双脚;他就这样跪在床前,贪婪的吸吮起她的脚趾尖,然后无比耐心的爱抚她的双腿。“不要啦,我好想睡喔,父王。”白雪公主一面打着呵欠一面拒绝国王的求欢。“求求你,昨天你也拒绝我,今晚至少……”
睡美人片段:
王子也曾四处搜寻刚死不久的年轻女孩尸体。因为王子本身是个性无能,每当重要时刻来临,王子总是招来女人的嘲笑,让气氛变得僵硬不已。从此以后,王子便对女人抱着憎恶。这天晚上,王子像往常一样将房门关了起来,然後掀开玻璃棺的盖子。他轻轻爱抚着那冰冷的乳房,王子独自低声呻吟,达到了高潮……
背景:日本女作家作品,台湾版早已下架
《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作者桐生操是两位日本女性作者合著的笔名,此书以心理学观点重新诠释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等六篇故事。此书一出版曾在日本造成一股风潮,更登上日本各大书店排行榜冠军,销售量突破百万。台湾出版了翻译版本,此后由网络版传入内地,一度在网络蔓延,被不少年轻人猎奇追捧。随后有内地出版社开始出版各种不同版本,前后出版近十年。
这本书在台湾2003年就遭到“下架”处理。
http://img1.cache.netease.com/lady/img/lookworld1117/look5.jpg | 专家:这是冒用《格林童话》之名的黄书 |
译者发言:欺世盗名 一派胡言
国内《格林童话》的第一个翻译者杨武能,曾撰文揭露“成人版格林童话”:
本人是建国后《格林童话》第一个全译本的译者,这本《令人颤栗的格林童话》宣称“近两个世纪以来,风行于世的是“经过了格林兄弟再三删改的‘格林童话第七版’,而最原始的格林童话却充斥了性和残暴。”完全一派胡言!
《格林童话》最初也是“家庭童话”
作为译者,杨老师手里掌握的原文版本至少五、六种,格林兄弟的传记和研究资料也不在少数。他说,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读者:所谓格林童话,指的仅是由格林兄弟采集、整理和结集出版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中的德国民间童话,除此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最原始的格林童话”,更谈不上所谓的“再三删改”。
对内容和总体风格的忠实,是他们在做艰苦的搜集和记录工作时所信守的准则。格林兄弟修改了某些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如残酷复仇,杀人、食人的血腥描写等等,并对文字作了必要的润色,以使全书具有统一的、娓娓动人的童话语调,并且提高它的文学价值。
http://img4.cache.netease.com/lady/2010/12/7/201012071801242aeea.jpg
童话中的现实影子:“小红帽”的告诫作用
很多国家的童话和神话,包括《格林童话》在内,都是由作者整理的流产已久的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所谓民间故事,难免具有草根性的粗糙感。就像中国民间故事中也会有妖怪、鬼魂一样,欧洲的民间故事中也有人吃人等血腥场面。再加上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瘟疫、饥饿、早婚。很多女孩十一二岁就嫁人,所以大家也会在故事中给予一些告诫。
比如《小红帽》最早的版本,是1697年的法国版本,由故事大王查尔斯佩诺尔特讲述,是一个很灰暗的、有性告诫作用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天真的处女被狼诱奸。
佩诺尔特在故事的结尾,把他自己的观点说得很明白:“人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特别是一些脸蛋生得很漂亮,身材也很好看的姑娘——她们总是不小心,什么人说的话她们都信。”他还说:“最危险的狼,就是那种文质彬彬、温柔浪漫和模样可爱的狼……这些狼喜欢在家里接待女士,也喜欢在街上向小姑娘问好。”
所谓的“真实”、“初版”难以考证
因为取材是民间故事,所以格林兄弟某些故事中的色情描写是采取了删除的态度,因为民间故事不过是故事,里面不乏某些“糟粕”和低级趣味,因为文学家的搜集,改编和创作,所以成了真正的文学,有观赏性也有更深的意义,犹如蒲松龄编《聊斋》。所以,《格林童话》只有一部,那就是格林兄弟的整理和创作的。最初的搜集稿大多也不再流传。如果硬是为了要“真实还原”本来面貌,那此童话也不再是童话,顶多是民间小说罢了。
http://img1.cache.netease.com/lady/img/lookworld1117/look5.jpg | 网友发言:“真实的童话”,你需要吗? |
“原版童话”究竟如何?似乎是专业学术界需要去考究的问题。而如果这样一本“真实的童话”放在你面前,你会想看吗?是宁愿保持那一份愚蠢的纯真,还是一探阴暗的究竟?
童话就该是真善美
网友影子:童话故事本来就是美好的,没必要去寻找所谓的原版故事,哪怕原版真的很黄很暴力!童话故事不都是人类向往美好未来的缩影吗?所以就算是‘暴力版’的格林童话果真存在,那也只是作为专业研究用,没必要发行到市场上,特别是儿童市场。
网友NEBU:即使在德国,《格林童话》依然是很受欢迎的儿童读物,小孩子们没有不知道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的。至于成人版的《格林童话》,我在德国的书店里根本找不到。退一万步讲,德国人再糊涂,也不会糊涂到侮辱自己名著的地步。对于中国某些成人变态的好奇,真的很无语。
网友暮色:童话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对完美美好的憧憬才产生的,不要拿纪实片的标准来要求它。难道只有那些变态的行为给你的感觉才更真实吗?美好的东西就不真实吗?
网友莲住:即使我是成年人,我也不想看到这版,没必要打破我曾经的美好想象。
真实就真实,隐瞒才不对
网友HADE:展示人性的黑暗没什麽不正常,刻意遮掩才显得不正常。
网友twilght:童话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长大,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而那个令人颤栗的原版明显更接近现实。如果让孩子读着现在的童话长大,那他们将来不可能接受得了现实的残酷,不是自虐甚至自杀,就是将永远活在幻想中。
编辑说:黄色格林童话,有害儿童,也伤害了成人的“纯真”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乃至中国的西游记、聊斋,都是在幼年时候陪伴过我们“虚假”故事。我们在这些故事中慢慢成长,而成人后的我们,不必“原版揭露”,也自然会知道童话只是童话。即使这种童话很“虚假”,我们也愿意保留住这一份美好想象。
成年人往往面对太多现实,而质疑所有的美好。当这种质疑成为一种心态,哪怕是童话也难以逃过一劫。守护童话守护纯真,就让这个真实而残忍的世界,保留住一份柔软的美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