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汁河(昆明)

标签:
金汁河金棱河船房河文化 |
分类: 生活点滴 |
历史
金汁河初建于南诏时期,名为“金棱河”。公元1040年,大理国国王段素兴征调役夫,疏浚金汁河与盘龙江,修筑的堤岸名曰“春登堤”和“云津堤”,“捍御蓄泄,灌溉大有殊功”。“春登堤”即金汁河堤也。当时在金棱堤上种迎春柳,“黄花入河,如金汁然,故呼为金汁河”。
1276年至1280年,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筑松华坝分一水入金汁河,“期间又整治兴修金汁河,造小闸十座,涵洞三百六十个,轮序放水,自上润下,灌济全滇”。明代洪武十四年至弘治九年(1381—1496年)间又数十次整修金汁河,改土坝、土堤为石堤、石坝,继而筑石堤、石坝80余里(华里)。
据清代戴筠帆所著《昆明县志》记载,当时昆明分布着盘龙江、邵甸河、金汁河、银汁河、玉带河、采莲河、太家河、杨家河、金家河、明通河、王宝海、马溺河、白沙河、泥鳅沟、西坝河、海源河、马料河、宝象河等众多河流。其中最主要的河流有盘龙江、银汁河、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海源河这6条河流。
“从明代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筑昆明砖城起,昆明城内分别着五华山、螺峰山、祖遍山以及翠湖这三山一水,河流纵横,支流众多,是一个大的山水园林城市。”昆明园林历史文化专家、原金殿名胜区主任、园林高级工程师石玉顺告诉记者,自己儿时,昆明的水到处都还是清水,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盘龙江水还可洗菜游泳。当年金汁河的两大功能就是灌溉和防洪。每到插秧节令,位于金汁河上游的盘龙江就开闸放水,金汁河河道中就有满满一河的水,沿岸百姓打开河闸,放水灌溉,沿岸稻香万顷。到了雨季,盘龙江水位过高需要泄洪时,金汁河又成为一条防洪的河流,分去洪水让沿岸居民不受水患。“船房河不过是一条普通的河道,根本比不上金汁河这么重要显著。”
“上世纪50年代河里还有很多鱼,沿岸全是柏树,河水不深,还不能行船。直到上世纪80年代,岔街、太乙桥一带,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如今93岁的“老昆明”张绍文向记者回忆。而在记者走访的众多沿岸居住的老人中,基本都能向记者回忆上几段儿时金汁河沿岸的富饶美景。
现状
“你找金汁河?那边,最臭那条水沟就是了。”在金汁河进入城区的羊肠小村附近,一位村民指着臭气熏天的金汁河,向记者指路。这条昔日美丽的河流,如今已经面目全非。“好多年都没有变化了,一样的脏,没有人来管。”沿岸的村民告诉记者,虽然沿岸的城中村越建越密集,但配套的市政排污设施,并没有足够的投入。在河道中,流淌着的是一湾浅浅的黑水,流量不大,但却臭味扑鼻。
金汁河的旧河道继续向南,到佴家湾附近,变成一条暗河,消失在向南的进程中,直至万德村附近才重新变为一条明河,并在张家庙附近汇入明通河。现在金汁河已失去灌溉输水功能,成为城区东部重要的雨污排水河道。“早就没有水了,有水也只是上游来的污水,干净的水用来供自来水了。要想上游来清水冲走脏水,怕是不太可能了。”在金马寺大村,一名村民说完后摇了摇头。
沿着河岸前行,河水除了流量变大、颜色变深外,并没有太多变化,河水中散发出阵阵恶臭。一条条排污管道从地下伸出来,向河道中排出泛白的污水,流到河道中后,在黑水中翻起泡沫。“应该改名字了,金汁河改叫墨汁河或者黑水河更合适吧。”在云波小区附近,市民杨先生打趣地说。
船房河
较之金汁河,船房河被污染的年代更为久远,但如今,在一场改造工程后,船房河已经告别了往年的臭水横流的景象,成了一条清澈见底、鱼儿畅游的河道。“臭了几十年了,船房河能有今天的美景,实在不容易呐!”船房村的村民陆孝信告诉记者。在过去的80年中,他见证了船房河从清变脏,又从脏变清的全过程。
较之沿着金汁河河堤走一遍采访,沿着船房河两岸采访更像是一次前往滇池的春游。和一年前相比,船房河已经见不到往年的肮脏景象。
船房河位于昆明城区西南部,是入滇主要河道之一。该河以成昆铁路为界,上段称为兰花沟,起于圆通山东口,为合流制为主的下水道,合流污水部分进入第一污水处理厂;下段称为船房河,为合流制排水河道,旱季经船房河泵站抽排至西园隧洞,雨季进入草海,总污水流域面积为12.42平方公里,规划纳污面积为25.7平方公里。由于上游兰花沟河段已经全部被掩埋成了地下暗河,记者对船房河两岸的走访,从凯旋利车市附近开始。在这里船房河与南过境高架桥交界,也是船房河上游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地方。
“船房河原来有两条岔道,现在一条被填埋成街道,另外一条改造好了,上游来的污水都进了处理厂了。”陆孝信老人告诉记者,在自己儿时,船房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从上游流淌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道很宽,可以划船,河的东岸是一片菜地,西岸是碧绿的稻田。“昆明原来有几条专门排污水的河,船房河并不用来排污,河水还可以喝。”直到解放后,河水才逐渐变脏,但用来灌溉没有问题,河东岸的菜地依然保留,村里人就每天种菜,把菜交给蔬菜公司换工分。“原来有这条河,周边的田地养活了村里人,后来河水被污染了,村里田盖楼房了,村里人只有去打工。”出租房屋已经成为全村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来租房居住的大量外来人口,又加剧了河道排污的压力。
船房河命运的转折是在2005年。当年11月18日,纳入国务院批复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需要进行综合整治的九条入湖河道之一的船房河截污综合治理工程开工。资料显示,该截污综合治理工程设计长度为6.358公里,规划纳污面积达25.7平方公里,概算批复总投资约4.3亿元,主要由截污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清水回补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等四部分组成。
工程共在河道两岸新建截污管道、箱沟超过10公里长。此外,工程新建支管井、混凝土顶进井、砖砌污水井、简易顶管井224座,清除淤泥超过16.45万立方米,将沿河两岸114个排污口全部接入截污管道,对河底进行了生态化处理。在截断污染源后,通过引入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并达标的尾水对河水进行置换,使河水水质变清。同时对河道两岸进行了景观绿化约15.5万平方米,栽种近两万株树木。在凯旋利汽车市场的东侧,上游流下来的污水进入地下管网流到污水处理厂,没有再通过河道流入滇池。“要是没有这些工程,我想要再看看淌清水的船房河,几乎不可能了。”陆老爹动情地说,如今他每天都会到河边的绿化带间的石凳子上晒晒太阳,这在河道改造之前,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船房村附近的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排出的清水,正在源源不断地流进滇池。西山竞成学校的孩子们放学后,围在河道两岸,搜寻着河中的小鱼,发出阵阵欢笑。不时会有一两只红嘴鸥飞来落到河道中觅食。“河好了,滇池也就能治好了。”陆老爹有着这样的希望。
在船房河水变清后,河道的保洁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今,除第一污水处理厂排水口上游的河段被隔污网隔开无人清理外,排水口下游的河道每天都已经有人在打捞垃圾杂物。绿化工人们放心地从河中抽起河水,用来浇灌沿岸的草坪和树木。“要是在以前,给我两倍的工资我也不会用河水浇树,因为太臭了。”工人何师傅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一年前,记者曾随新到任的昆明市市长,到松华坝水库上游,对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工程进行采访。当时张祖林对随行人员说:“治理滇池与治理洱海有着不同的困难。洱海周边的城市人口分布在湖泊下游,但滇池沿岸主要人口集中在湖泊上游,要治理好滇池,首先得解决好上游的排污问题。”而通过本次采访,记者对于这一说法有了最为直观切身的感受。而对所走访过的船房河、金汁河的现状对比后,记者同样对滇池水变清有着信心。
在金汁河的沿岸,记者见到的排污管道数量,也许要比沿岸见到的人的数量还多。虽然这些年来对于滇池治理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金汁河沿岸村庄、小区的地下网管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却一直停滞不前。
船房河的改造工程,其他入滇河道的整治,都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一年前记者沿船房河沿岸进行采访时,河道污染的情况与昆明其他严重污染的河道并没有两样。但如今记者再次到船房河时,改造后的美景让人眼前一亮,在记者看来,即便是有众多亮化工程装饰的盘龙江,也比不上如今的船房河漂亮,因为船房河如今流淌着的是经过处理后的清水,直至船房河的滇池入海口附近,水依然很清澈。如果入滇河道流淌着的水都能像船房河一样清,滇池变清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虽然也有人称其他入滇河道的情况比船房河复杂,要套用船房河经验并不可行。但如果有可行的经验,这些河道的治理应该尽早开展,一天都不应该拖延。
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