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的《牟宗三全集读书会》发起帖
(2013-08-23 18:26:00)
标签:
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的文化 |
分类: 国学论衡 |
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的《牟宗三全集读书会》发起帖。
牟 宗 三 全 集 读 书 会
本读书会以研读牟先生全部经典着作为目的。此书会以独立运作方式,参加者需拟定个人读书计画,再定时上网记录,欢迎任何有兴趣者加入。以下为读书会细节:
统筹:赵升君、温玉、Delfi
日期:从2007年 3月开始
读书会用书 : 牟 宗 三 全 集
阅读进度:自己做好读书计画,定好每日读几面,或是以章节单元为主。每周上网报告公布一下进度,也可写点心得,以相观互促。
牟先生书研读之次序:对初入门者,由平易的讲稿入手,然后再进到专书。故可从「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的特质」为先,再读「心体与性体」四册、「佛性与般若」两册。或可读「理则学」、「认识心之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书等诸专书。
对初入门者,另有「生命的学问」、「时代与感受」、「时代与感受续篇」,都是较平易可读的
相勉励的话:
1. 王财贵老师曾说:我有意推广「世界牟宗三全集读书会」,我以为任何一个识字的人,只要好好循序将牟先生书一字一句一页一本读下去,必将自有所得,大受其益。如能形成风气,有人互相讨论,其效益着。此愿埋于胸中已二十余年,俟机当发,期能扶持国人之思想能力,牟先生所谓:「德润身,智润思」,以隐住中国人之文化基业,并以平正心胸吸取西方文化。即不谈文化,至少接受一点思考训练,做人不至睁眼尽说瞎话,亦令智者不敢睁眼说其瞎话以诳百姓,足矣。
2. 牟先生书,有人或以为难理。然则,但凡理性之书,通畅之文,皆不难入。牟先生之书,是理性所出,是通畅之文。有难理之处,读它五遍十遍,有不解者,请上网讨论。
故读本之阅读,我辈当有此心志,以全集为主,循序将牟先生书一字一句一页一本读下去。凡学问之养成,俱是点滴积累之功,希望凡我朋友,一定要诚意立志,用心费神,好好将牟先生书读个通遍。
3. 夫子言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云: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友朋相习悦乐之意,丽泽相讲习之情,为本坛之本愿也。此可依楚行雨兄之见,开个公告置顶贴征集同好者,愿长日耕耘,以会聚四方有志有情有义之士。
附:王财贵教授关于牟宗三先生学问的推介
我幸列牟先生门墙之末,深知新儒家智慧心灵之高明,文化志业之广大.
自早有志广宣牟先生之学于天下,思发起全世界〔牟宗三全集读书会〕,数年前曾与若干学生提及,首先宜在大陆出版〔全集〕,而后筹组一别开生面的〔国际读书会〕(当然以港台大陆为主),然兹事体大,于今力犹未逮,而此意深埋胸臆,未尝忘怀.
牟先生在世时,常云:〔我的学问当在大陆放光辉.〕我则想:〔当在全世界放光辉〕,今看大陆朋友热心于寻求牟师着作,心又戚戚.
想到前几年,学校学生刊物要老师们提供〔好书介绍〕,我写了两篇向年青人介绍牟先生最小的书的短文,现在顺便附在这里.
给你一把进窥中国哲学宫墙之钥 王财贵
讨论问题,若能「深中肯棨」,省下多少口舌!讲述学问,若能「鞭僻入里」「提纲挈领」,给人多少方便!
我的朋友现在任教于玄奘大学中文系的邱黄海先生,常常说:「如果没有牟宗三,就连我们这一丁点学问,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才做得出来。」指的就是这件事。
牟先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大师,乃至是国际哲学的巨匠,这是公认的了。但并不是学哲学的人才须要读他的书,也不一定是学哲学的人才读懂他的书。因为理在天下,众所同见──如果所讨论的是「理性」的学问,是「有本有源」的学问;何况所讨论的是「中国」的学问,更何况是以演讲的方式展现──一个语教系的学生,甚至是任何专业科系的学生,或甚至是任何一个高中以上程度的中国人,都没有理由不看看这本书,也没有理由看不懂这本书──牟宗三先生所着,学生书局出版的「中国哲学的特质」。
这是一本「有劲道」的书,正符合其「特质」之名。所谓「特质」,就是「鞭僻入里」「提纲挈领」,而「深中肯棨」。在纷然杂陈的世上诸学问中,对于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儒家之所以为儒家,读此一书,顿时使人如开眼目,豁然明澈。其所明澈者,又不只是中国,不只是儒家,乃是一种义理之明畅,思路之通澈。此书不只是进窥中国文化宫墙之钥,其所闪烁的学问之光,亦将默默地开人智慧,长人聪明。
又,这是一本「极精炼」的书。牟宗三全集计六十余册,数千万言,在他逝世后的八年后,目前就即将出版了。他的书,有的一部就三百多万字,而这本「中国哲学的特质」,算做是一本极小极小的书,分十二节,是十二次系列讲演的浓缩记录,全书只不过一百四十页,字大,排版又松,总计才六万余字。看书稍快的人,不需要一个上午,便可读完,可以算是「牟宗三之学」的入门书。
牟先生是我的老师,读牟老师的书,不管那一本,都给我在学问的长进之余,还有一种生命的喜悦,从肺腑中油然而生。这本小书,我已读了十遍二十遍不只了,还是爱不释手,每一披览,辄觉新意迭出,醒我心脾。
于是,在此郑重地介绍给同学们,你愿意花一个上午来浸润一下所谓「义理之学」,洗濯一下自己浑钝的心灵吗?切勿以任何理由错过了!
二00三年四月十日,于台中师院
特别的学问,提醒特别的你 王财贵
如果有人告诉你:「学问有两种。」你想不想知道,到底是那两种?
如果他告诉你:「这两种学问关系着人格的长养与时代的脉动。」你想不想一探其关系如此重大的理由。
如果他又说:「当今青年人的求学心态甚为偏颇,终将丧失身命而不自知。」你以为是在危言耸听?
并不,因为对你,他不必危言耸听。他的用意是在警告一个人,尤其是年青人,当你的生命正要扬帆远航的时刻:「不可不端正其最初的心愿,正大其基本的方向。」年青的你,准备要起程了吗?你带着你的心愿了吗?你有了要去的方向了吗?如果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心愿又是什么?你的方向究竟向着何方?又,为何立下如此心愿?为何指向此一方向?
其实,智慧,乃是生命的光照。总是要有点智慧,有些光照,才堪说心愿,才真有方向。而你是否有智慧,大概可从几种心境上自我检测出来。他劝告你:「要预备三种心境,第一,现实的照顾必须忘记,名利的牵挂必须不在意。第二,要不为规矩所缚,要呈露单纯心灵。第三,要常有天地苍芒人生陌怅之宇宙悲怀。」你曾有过这样的心境吗?曾有人这样娓娓地向你道说这种「海底涌红轮」「向上一机」的话语吗?
如此道说的,就是这本小书,这是一个大哲学家的小书。大师的心灵,真是成熟而丰盈的,其言真是「源泉混混,有本者如是」,其义真是「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这本文集,共收了短文二十一篇,从怀乡自传,到忧国忧世,从政治到宗教,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从黑格尔到王船山,从读经祀孔到水浒世界……,篇章虽无统系,而随文论议,触处生机。在这位大师的全集中,这是一本篇幅甚小,文体最流畅,感慨最深,文学意味最浓,最亲切动人的书了。要进入大师的心灵天地,请从这本书开始。
记得二十年前,我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不久,连续好几年,我都买这本书赠送给刚考上母校母系的大一新生,人手一册。我希望他们在人生刚起步的时候,能读读这小小的「大书」,立大志,发大愿。──纵不说救国救民,亦是一己安身立命,永保康福之道也。
如今,我也以同样的心情,介绍这本书给中师语教系的学子们。这本书叫做「生命的学问」,作者,牟宗三,三民书局出版。(基本定价一元角一分)
二00三年四月十日,于台中师院。
牟 宗 三 全 集 读 书 会
本读书会以研读牟先生全部经典着作为目的。此书会以独立运作方式,参加者需拟定个人读书计画,再定时上网记录,欢迎任何有兴趣者加入。以下为读书会细节:
统筹:赵升君、温玉、Delfi
日期:从2007年 3月开始
读书会用书 : 牟 宗 三 全 集
阅读进度:自己做好读书计画,定好每日读几面,或是以章节单元为主。每周上网报告公布一下进度,也可写点心得,以相观互促。
牟先生书研读之次序:对初入门者,由平易的讲稿入手,然后再进到专书。故可从「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的特质」为先,再读「心体与性体」四册、「佛性与般若」两册。或可读「理则学」、「认识心之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书等诸专书。
对初入门者,另有「生命的学问」、「时代与感受」、「时代与感受续篇」,都是较平易可读的
相勉励的话:
1. 王财贵老师曾说:我有意推广「世界牟宗三全集读书会」,我以为任何一个识字的人,只要好好循序将牟先生书一字一句一页一本读下去,必将自有所得,大受其益。如能形成风气,有人互相讨论,其效益着。此愿埋于胸中已二十余年,俟机当发,期能扶持国人之思想能力,牟先生所谓:「德润身,智润思」,以隐住中国人之文化基业,并以平正心胸吸取西方文化。即不谈文化,至少接受一点思考训练,做人不至睁眼尽说瞎话,亦令智者不敢睁眼说其瞎话以诳百姓,足矣。
2. 牟先生书,有人或以为难理。然则,但凡理性之书,通畅之文,皆不难入。牟先生之书,是理性所出,是通畅之文。有难理之处,读它五遍十遍,有不解者,请上网讨论。
故读本之阅读,我辈当有此心志,以全集为主,循序将牟先生书一字一句一页一本读下去。凡学问之养成,俱是点滴积累之功,希望凡我朋友,一定要诚意立志,用心费神,好好将牟先生书读个通遍。
3. 夫子言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云: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友朋相习悦乐之意,丽泽相讲习之情,为本坛之本愿也。此可依楚行雨兄之见,开个公告置顶贴征集同好者,愿长日耕耘,以会聚四方有志有情有义之士。
附:王财贵教授关于牟宗三先生学问的推介
我幸列牟先生门墙之末,深知新儒家智慧心灵之高明,文化志业之广大.
自早有志广宣牟先生之学于天下,思发起全世界〔牟宗三全集读书会〕,数年前曾与若干学生提及,首先宜在大陆出版〔全集〕,而后筹组一别开生面的〔国际读书会〕(当然以港台大陆为主),然兹事体大,于今力犹未逮,而此意深埋胸臆,未尝忘怀.
牟先生在世时,常云:〔我的学问当在大陆放光辉.〕我则想:〔当在全世界放光辉〕,今看大陆朋友热心于寻求牟师着作,心又戚戚.
想到前几年,学校学生刊物要老师们提供〔好书介绍〕,我写了两篇向年青人介绍牟先生最小的书的短文,现在顺便附在这里.
给你一把进窥中国哲学宫墙之钥 王财贵
讨论问题,若能「深中肯棨」,省下多少口舌!讲述学问,若能「鞭僻入里」「提纲挈领」,给人多少方便!
我的朋友现在任教于玄奘大学中文系的邱黄海先生,常常说:「如果没有牟宗三,就连我们这一丁点学问,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才做得出来。」指的就是这件事。
牟先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大师,乃至是国际哲学的巨匠,这是公认的了。但并不是学哲学的人才须要读他的书,也不一定是学哲学的人才读懂他的书。因为理在天下,众所同见──如果所讨论的是「理性」的学问,是「有本有源」的学问;何况所讨论的是「中国」的学问,更何况是以演讲的方式展现──一个语教系的学生,甚至是任何专业科系的学生,或甚至是任何一个高中以上程度的中国人,都没有理由不看看这本书,也没有理由看不懂这本书──牟宗三先生所着,学生书局出版的「中国哲学的特质」。
这是一本「有劲道」的书,正符合其「特质」之名。所谓「特质」,就是「鞭僻入里」「提纲挈领」,而「深中肯棨」。在纷然杂陈的世上诸学问中,对于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儒家之所以为儒家,读此一书,顿时使人如开眼目,豁然明澈。其所明澈者,又不只是中国,不只是儒家,乃是一种义理之明畅,思路之通澈。此书不只是进窥中国文化宫墙之钥,其所闪烁的学问之光,亦将默默地开人智慧,长人聪明。
又,这是一本「极精炼」的书。牟宗三全集计六十余册,数千万言,在他逝世后的八年后,目前就即将出版了。他的书,有的一部就三百多万字,而这本「中国哲学的特质」,算做是一本极小极小的书,分十二节,是十二次系列讲演的浓缩记录,全书只不过一百四十页,字大,排版又松,总计才六万余字。看书稍快的人,不需要一个上午,便可读完,可以算是「牟宗三之学」的入门书。
牟先生是我的老师,读牟老师的书,不管那一本,都给我在学问的长进之余,还有一种生命的喜悦,从肺腑中油然而生。这本小书,我已读了十遍二十遍不只了,还是爱不释手,每一披览,辄觉新意迭出,醒我心脾。
于是,在此郑重地介绍给同学们,你愿意花一个上午来浸润一下所谓「义理之学」,洗濯一下自己浑钝的心灵吗?切勿以任何理由错过了!
二00三年四月十日,于台中师院
特别的学问,提醒特别的你 王财贵
如果有人告诉你:「学问有两种。」你想不想知道,到底是那两种?
如果他告诉你:「这两种学问关系着人格的长养与时代的脉动。」你想不想一探其关系如此重大的理由。
如果他又说:「当今青年人的求学心态甚为偏颇,终将丧失身命而不自知。」你以为是在危言耸听?
并不,因为对你,他不必危言耸听。他的用意是在警告一个人,尤其是年青人,当你的生命正要扬帆远航的时刻:「不可不端正其最初的心愿,正大其基本的方向。」年青的你,准备要起程了吗?你带着你的心愿了吗?你有了要去的方向了吗?如果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心愿又是什么?你的方向究竟向着何方?又,为何立下如此心愿?为何指向此一方向?
其实,智慧,乃是生命的光照。总是要有点智慧,有些光照,才堪说心愿,才真有方向。而你是否有智慧,大概可从几种心境上自我检测出来。他劝告你:「要预备三种心境,第一,现实的照顾必须忘记,名利的牵挂必须不在意。第二,要不为规矩所缚,要呈露单纯心灵。第三,要常有天地苍芒人生陌怅之宇宙悲怀。」你曾有过这样的心境吗?曾有人这样娓娓地向你道说这种「海底涌红轮」「向上一机」的话语吗?
如此道说的,就是这本小书,这是一个大哲学家的小书。大师的心灵,真是成熟而丰盈的,其言真是「源泉混混,有本者如是」,其义真是「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这本文集,共收了短文二十一篇,从怀乡自传,到忧国忧世,从政治到宗教,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从黑格尔到王船山,从读经祀孔到水浒世界……,篇章虽无统系,而随文论议,触处生机。在这位大师的全集中,这是一本篇幅甚小,文体最流畅,感慨最深,文学意味最浓,最亲切动人的书了。要进入大师的心灵天地,请从这本书开始。
记得二十年前,我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不久,连续好几年,我都买这本书赠送给刚考上母校母系的大一新生,人手一册。我希望他们在人生刚起步的时候,能读读这小小的「大书」,立大志,发大愿。──纵不说救国救民,亦是一己安身立命,永保康福之道也。
如今,我也以同样的心情,介绍这本书给中师语教系的学子们。这本书叫做「生命的学问」,作者,牟宗三,三民书局出版。(基本定价一元角一分)
二00三年四月十日,于台中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