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旁表意
(2012-03-03 10:07: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小议 |
四、汉字偏旁部首例说
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形符表义,声符表音,字的最初的一种意义叫做“本义”,字的其他意义一般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叫做“引伸义”。本义和字形是有关系的,在大量的形声字中,形符在《说文》等字典中一般是作为部首的,今天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中,了解常见部首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对该字本义的理解和引申义的认识,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主要部首。
(一)
口部
第一类是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嘴、喙(hui鸟嘴)、喉等。
第二类是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嚼、啼、叫、噬(shi咬)等。
第三类是象声词,如呱(小儿声)、呦(鹿鸣声)、喔(鸡鸣声)等。
第四类属于语言方面的事。如命(从口、从令、会意,令亦声)、问(从口门声)、唯(答应)、咨(咨询)等。
另如,
名,夕是夜晚,黑夜冥冥,相见时须问名。
嚣,从页(首)从四口,义为众口喧闹,叫嚣。
君,从君口,口以发令,能发令者为君。
否,从口从不,口说不,自然是否定。
汉字楷化后,“口”字又呈一形多义现象,如在“舍”、“营”、“宫”中表房屋形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在“合”中表盛物之器等。
“口”字在书写中常有一些变体,例如:
甘,古文字是“口”中含“一”,食物含于口中舍不得咽下,表示味道甜美。故本义为甘美、甜美。
旨,“口”中加“一”表示口中尝到了汤匙(匕)中的味道。本义是味美,引申指文辞中的含意,如题旨、宗旨、要旨等。
曰, yue,口中加横,表示张嘴说话。“智”,从曰( yue)从知,知亦声。意为“知识”丰富,能说会道(曰 yue)。
舌部可认为是口部的分支,舌字本身就从口。其他如,甜(会意)、辞、舔等。
言部
言部也可认为是口部的分支。言字本身就从口。跟语言有关的意义,原则上从言从口都可以。例如谕、喻等字。有时甚至既从口,又加言,例如谘(后起字)。
言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动词,如访、谋、谏、谤、诬、讳、谓、诺、谢、许、诛(本义是斥责,所以从言)、识(本义是记住,即记住古人传下的话,故从言)。
第二类是名词,如诗、词、诰、诂等。
第三类是形容词。这一类字多与道德有关,如谦、谨(本义是谨慎,特别是在语言上多加小心,故从言)、诚(语言上不虚伪,诚实)、信(言语真实)、诈(谎骗、不诚实,故从言)。
欠部
欠部也与口有关。欠字的篆文上半是气字,下半是人字,表示人在呵气。现在我们说“打呵欠”正是这个“欠”。因此,有关呵气的动作往往从欠。例如“吹”字从欠从口,因为吹就是“出气”,有关欠部的一些字如:
虚 欷(xuxi),大哭后的抽息声,故从欠。也作嘘唏
欢欣,徐锴说“喜动声气”,故从欠。
歌,唱歌需呵长气,故从欠。
此外,有关吸气的动作也往往从欠,“歙”(xi)是鼻子吸气;“歇”,劳作而气喘,小憩使气平息;“饮”、“歃”(sha)都是喝,“喝”也需要吸气,所以从欠。
“既”是“欠”的反义,是人饱食后逆气打嗝之形。“既”即是人饱食后把头后转,故“既”有已经的意思。
(二)心部(心
心部的偏旁共有三种写法:
1.
2.
3.
心部的情况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关于心理的意义,主要是性和情两类的字。
所谓性类的字,是关于人的德性和品质的,如忠、恭、悍、惰、怠、慈、懦、愚等;所谓情类的字,是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如怨、怒、恨、恐、悔、惜、愁、悲、惭、慰等。另下面的一些字形旁从心的原因是:
惟,本义是思维,故从心。
慢,本义是怠慢,傲慢(不是缓慢),故从心。
息,本义是呼吸,自就是鼻子,清段玉裁说:“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后引申为口里出气也叫息,故长叹又叫太息。
意,从心从音,察其言(声音)而知其心意,犹言心中的声音。
(二)
目部的字都是跟眼睛有关的意义,如:眺、瞻、瞰、睫、膛等。另下面的一
些字从目的原因是:
睡,从目从垂,垂亦声,眼皮下垂即表睡之意。
省,本义是细看,引申为省察。《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眷,本义是回头看,《说文》:“眷,顾也。”
见部
见部可以认为是目部的分支。见字繁体本身就从目从人,表示人瞪大眼睛观
看。见部的字多与视觉的动作有关,如观、览等。另下面的一些字从见的原因是:
视,本义是看,从见、示声(右形左声)
规,从夫从见,夫是人饰发簪的象形,“见”即审视,目的是使之不歪
不斜,合乎要求。
觉,本义是睡醒,从见,学省声。觉字从见,意为睡醒就张开了眼睛《庄子、
齐物》:“觉而后知其梦也”,现代汉语的“睡觉”一词属偏义复词,偏于“睡”义。
臣,是“竖目”。人首正时目平,人俯首时目竖,所以用“臣”来表示俯首听命的意思。
卧,“人”俯卧时自然是竖目,故“卧”从人从臣。
(四)页部之类
页(xie)就是头。篆文从首(古首字),从儿(人),指的是人头,因
此,从页的字都与头面的意义有关。如顶、颊、颈、额等。另:
颠,本义是头顶,故从页,又引申为山顶,写作巅。
领,本义是颈脖,故从页。
项,本义是脖子的后部,故从页。
颇,本义是头偏,所以从页。引申为一般的偏。
顾,本义是回头看。因为回头,所以从页。
顿,本义是磕头(顿首),故从页。
题,页形是声,通额,由“额”引申为事物的前端之称。为文先有题,题在
文之首,故“题”以页表义。
烦,人首发热似火烧,头发烧心里就不畅快,故从页从火。
另附带谈及一些用耳、鼻、齿做形符的形声字,如:
聪,本义是耳朵听觉好,故从耳,门声。
闻,本义是听见,故从耳,门声。
鼻,自形畀声,“自”是“鼻”初文,象鼻形。人们说到自我时常指自己的鼻
子,所以后来“自”成了“自己”的“自”,另造形声字“鼻”。
而,须的省文,省去人“页”,只留下胡须,后借为虚词。相关的字如:“耍”,
后起字,从女从而,女的戴上胡须(而)演戏,那是闹着玩的。
“需”,从雨而(须)声。本义为等待雨止,故从雨。
鼾,熟睡的鼻息声,故从鼻。
龄,从齿,令声。齿字有年龄的意义,古人认为可从牙齿而推断年龄,
故从齿。
(五)肉部之类(肉、月、骨、身)
肉部
肉部偏旁有两种写法:(1)写作肉,一般放在字的下部,如腐(这类字很少);
(2)写作月,放在字的左边或下部,如腹、肚、背、育(这类字占极大部分)。现代的写法,肉字的偏旁和日月的月,字形上不容易分辨,作偏旁时均写作“月”,但是从意义上还是可以辨别,如明、朝、朔、期等字和天文时令有关,自然是日月的月,不是从肉。再从偏旁布局上看,表肉部的形旁一般在字的左边和下部,表天文时令的月旁一般放在字的右旁(个别字例外,如朦胧)。
肉部的字就其意义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名词,指头部以外的身体各部位及各种内脏等。如:肩、肘、股、肋、腹、背、脑、肝、胆、肺、脾、肠等。
第二类是形容词,指有关身体的某些性状,如肥、腴、肿、胀、腻、腥、臊。另,
膏,本义是脂肪,故从肉,高声。
膳,本义是备办伙食,一般指上等的肉,即肉食,故从肉。
腊,本义是腊肉,故从月肉旁。冬季能腊肉的月份又称为“腊月”。
育,从倒子从肉(月),倒子是孩子出生时先头后脚的象形,孩子是母亲身上
掉下来的一块肉,故又从肉(月)。
肖,从肉(月)从小,小亦声。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小”“肉”(月),
因遗传关系,所以,母子或父子一般都比较“像”,故有相似义,如词语:惟妙惟肖、肖形石。
月肉旁还可变写为“夕”,俗称“斜肉旁”。如“祭”,是手(又)持肉(夕)
祭拜的象形。
骨部
骨部可认为是肉部的分支,骨字本身就是从
玉裁说去肉为
身部也可认为是肉部的分支,常用词有躬、躲、躺等字。
尸部
尸,象人箕踞-----两脚曲而前伸的样子。人在大小便时会呈现出曲脚并伸之
状,蹲下
另,古时祭祖宗,做出死者的模拟像以祭之,这种模拟像亦称尸,后又
加死成
。
(六)手部之类(手
手部
手部字的偏旁有两种写法:在字的下部写作手(少数),如拳、掌、摹
等;在字的左边写作扌(多数),如指、打、挥等字。手部的字大多数是动词。另,
把,本义是拿着,故从手。
捷,本义是获得战利品,大捷,是获得许多战利品。引申为战胜的意思。
与手有关的部首及其变体有如下一些:
又部,甲骨文是右手取物形,以“又”组合的字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
关。如:
及,右手(又)捉住一人(
取,右手拿一只耳朵形。古代武士割取敌人左耳以计战功。
受,一只手(又)托一物(
(pu)部。
部可以认为是手部的分支,《说文》:“
意即手(又)持木棍(卜)进行轻击,故用
为构字部件组合的字,其意义大都与手的拱、捧动作有关。
弃,
戒,双手持戈戒备状
爪部也可认为是手部的分支。如:爬,从爪巴声。爪部放在字的上部时,一般写作“
寸,指事字,大篆作“
所在)的长度。凡以“寸”为构字部件组合的字,其意义大都与长度、法度及手的动作有关。“寸”与“又”形近义通,经常互用,其意义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如封、取。“寸”多作手义,如:导、寻、夺、尊、对、射、讨、封等。
手部还可以变写成又,
友,双手相交,以示朋友之手相执。
有,手(
史,《说文》:“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义为手持笔记史须新生尊
重史实,持中正的态度。
秉,手(
盥,双手(
举,以手(
击,用手(
殳(shu),是手(又)持一种长柄钩头似的器具(几)的象形,以“殳”
为部件的字大都与敲打,打击有关,且与支,又等部相通。如:投、殴、毁。
芟(shan以器械刈草,义为芟除)。
足部之类(足止走
足部
足部的字,都与脚有关,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名词,如:趾、蹄、踪、踵等。
第二类是动词,如:跨、跪、践、跃等。
另,路,本义是道路,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从足。
止部
止部可以认为是足部的分支。止的本义是脚,后来意义缩小,转到止的意义。
后人给止加足成趾。实为意符重复了。从止的字都表示和脚有关的意义。如:
步,双脚前后而行。
历,繁体字形符也是“止”,本义是经过,引申为经历,阅历。
武,半步为武。词汇:步武。
企,人踮起脚后跟,引申为仰望,企盼等义。
走部
走部也可认为是足部的分支。走字金文象人奔跑,两手摆动,下面画一只脚,
走的本义就是奔跑。走部都是与一些行动有关的字。如:赴、起、超、趋、越等。
止。”彳是小步的意思,止就是脚,后楷化为“
逐:从走之从豕(猪),古人狩猪时追赶野猪形。
逸,从走之从兔,兔逃走,瞬间即失。
连,从车从走之,兵车出行相连貌。一说人力拉车,人车相连。
初是就行路来说的,所以从
彳部
彳是“行”的半文,古文字“行”像街道的十字路口(
与人之足有关系,所以,彳部也可以认为是足部的分支。说文:“彳,小步也”。从彳的字大都与行走、道路或脚的动作等有关。例如:
径,本义是小路。
往,来的反面。
循,本义是顺着走,与遵同义。
待,本义是等待。
“
另“
各,
夏,
舛,舛是一朝上一朝下的前后脚,一正一反,故为差错、违背意。今天的“舛逆”用的是本义。“舞”字的下部“舛”正是跳舞时上下变化的脚步形。
桀,双脚(舛)站在树“木”之上,人于木上自然高于一般人。
乘,“
登,上部“
降,左耳旁是山岭,
(八)人部之类(人
人部
“人”古文字字像人侧立之形。人部绝大多数的字都是在字的左边加上一个“亻”旁,“亻”就是人,人部的情况复杂,区别起来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1.
2.
3.
侵、伐、俘、侮等。
以“人”为主要部件的字还有:
大,人两手双腿张开以示大。
美,从大从羊,大是人形,人头上的“
羊,以此显美。
央,大表示人,人在门内。另说通歹。
逆,“
夫,男子长“大”成人后加“一”束发。故有大丈夫、农夫等说。
从,一人跟随一人,即跟随的意思。
化,一“人”直立,一人倒立(匕),以示变化。
比,匕是“人”的变写(不同于“七”)表示二人挨在一起同时向里走,
以示亲近之意,引申出并列,比较等意。
北,二人相背,是背的古字。在战斗中,失败的一方转过身去逃跑
称为“败北”。
儿部
儿部实际上也就是人部,因为把人字写在下面,才变了形状,隶书变成儿。如:兄、先(从人从止、本义是走在前面)、元(本义是人头。《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另:
“
竟,从儿从音,“人”演唱乐曲(音)结束为竟。
子部
子是孩子的象形。凡以“子”为形旁的字都与孩子有关。“子”作偏旁横变提,可称为“提子旁”,如“孙”(比“子”还“小”的为孙)、“孤”(孩“子”失父为孤,孤而呱呱啼哭,故从子从瓜)。再如:
育,上为“子”的倒写,可称“倒子头”,下为肉(月),孩子出生时头先出,故为倒子。孩子出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故从月肉底。
尸部,古文字像人形,从尸的字有:尾、尿、屎、展(辗转、转身),尻(kao屁股)等字。
卩部
卩jie俗称单耳旁或硬耳刀,甲骨文像人跪坐形,这种坐姿在当代日本人中还可见。例字如:即,人跪坐(卩)靠近食物(艮)形。
危,
令,
命,令旁加口,强调用口发令,义同令。令既下就难以改变,必须服从,故又引申为命运、性命等。注意卩与阝的区别。
(九)女部
女部
女部的字都是与妇女有关的。如:妻、妇、妃、妪、姑、妹、妣(母亲,后来指死去的母亲)、嫂、姨、妊(怀孕)、娠(shen义同妊)等。上古曾经有过一个时代是女权社会,所以上古的姓氏多数加上女旁,如姜、姚、姬、赢、妫(gui)、姒(si)等,连“姓”字本身也是女部字。关于婚姻的字也是女部字,例如嫁、娶、姻、媒、妁等字。
到了男权社会的时代,从文字上也可以看到许多对妇女歧视或含有侮辱女性痕迹的字。例如:奸、嫉、妨、婪、嫌、妓等都是从女部的字。另,
好,妇“女”怀抱一“子,”有子即有后代,这是最“好”的。后指美。如《陌上桑》有“秦氏有好女”句。后引申指事物的美好。
妻,一手(
委,“禾”穗成熟时会弯曲低垂,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故加“女”字比附人的委随曲从。
妥,一人用手“爪”在安抚一“女”子,故本义为安稳、安定,引申指适当,合适。
媚,女子之美莫如眼睛,故从女从眉,表示女子的秋波妩媚。
婢,一“女”手持宫扇服侍君王之形,后称贴身为“婢”。卑表形兼声。
男部
男部的字不多。男字从田从力,会意字,表示男子是农田耕作的主要劳力。舅,从男臼声。甥,从男生声。舅与甥是相对的名词,都是男性,所以从男。
士部的字也与男性有关的“士”。例如“壮”字,因为健壮、丁壮和战争有关,那是男子的事
(十)示部
示字,《说文》说:“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即古上字),三垂,明星也。”而依徐锴说,示是古“祗”(qi)字,即是地神,神是天神。虽然说法不不一,但凡从示部的字都与神有关。单用“示”字时常表示视的使动用法,“示”是给人看。
示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关于神的类别,如神(天神)、祗(地神)、社(土神)等。
第二类是关于祭祀的类别,如祭、祀、祠(春祭)、禅(祭天)、祝(祷告)、祈(求福)、祷(告事求福)、祓(fu祭求恶祭)、禳(祭求免灾)等。
示作偏旁可在左亦可在下,如,
祭,手(
(十一)
“
都与人的症病有关,最常见的有疾、病、痛、疽、痔、痹、疫、疟等。
疲和瘦都是病部,古人把疲劳和瘦弱都看成病状。痴被看成症病,因为上古所谓痴即是白痴。
愈的繁体从
关,故从
痕,本义是疤痕,所以从
(十一)天文方面(日月雨风)
日部
日部的字一般与太阳或阳光有关。名词有星、晨、时、晕等。形容
词有明、暗、昭、昧、晚等。动词有晾、晒等,另如下面的一些字:
晰,有如日光映照般明晰清楚,故晰从日。
暄,日出则暖,故“寒暄”的“暄”从日,即互问冷暖意。
杲,gao,从日在木上,明亮义。词语如:杲杲红日。
杳,yao,从日沉木下,冥暗义。词语如:杳无音信。
是,从日从正,“正”是人脚对正中之义,上日为阳光直射,人影缩短,只在脚的周围,由日光直射引申为正直、正义等义。
晶,从三日,众星闪烁貌。
星,晶省形,生声。
月部
月部的字一般与天文时令有关。如:
朔,本义为阴历每月初一。
期,古义按月亮的圆缺的周期来推算时日,故从月。
朗,月光明朗,故从月。“朗读”即是声音清楚响亮的大声读。“书声琅琅”的“琅”是斜玉旁,表示读书声有如珠玉碰击般清脆悦耳。
月部和肉部现代字词典均写为“月”,一般地说,在合体字左边和下部的是“肉”部,除“朦胧”外,在右边的是“月”部。
雨部
雨,《文字蒙求》析解为“一象天,则地气上腾也,冂则天气下降也,阴阳合而后雨,点则雨形。”以雨为上部的字,一般与雨、云气或类似雨状的自然现象有关,如雾、霜、露、雹、霞等。
霄,本义指云气,故从雨字头;宵,本义是夜,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既在房屋内(
风部
风,繁体是“风”,《说文》认为“风动虫生,故从虫,凡声”。凡以“风”为形符的字一般与风有关。如飘、飙等字。
(十二)地理方面(土、邑、山、厂、石、阜)
土部
表示关于土的名词,如土、壤、埃等。
表示疆界的名称,如疆(从土
表示建筑物的名称,如城、垣、堂、垒等。
表示对土或用土的动作,如填、埋等。另:
基,本义为墙根,故以土为底。
塞,本义为边塞,因为是要害之地,故从土。另说双手用土堵塞房屋洞穴裂缝。
块,本义为土块,故从土。
坏,本义为建筑物遭到破坏。因为建筑物的字往往从土,所以坏字也从土。《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邑部(右耳旁)
邑部作偏旁时写作“阝”,在字的右边。甲骨文的“邑”上面是“口”(围),像居住的区域(方城),下面像个人,有使人聚居于“邑”意,表示是人所聚居的范围或圈子。本义指“国都”,引申指一般城市,故邑部的字一般是有关国邑和行政区域的。如郑、邶、邓、鄢、邯郸等均是古国邑名,后代有些姓氏也来自国名或邑名。如郑、邓、邹、郭、邵等。另,邦、郡、都、郊等,也都与行政区域有关。
其它一些字如:
鄙,本义为边邑。
邻,本义为五家(户口单位,古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引申为邻近的人家或邻居的人。
邮,本义为传递文书的驿舍。
郎,本义为鲁邑名。《礼记·檀弓下》有“战于郎”句。
山部
表示山名,如嵩,岱(泰山)。
表示山的种类,如岳、岭、峦。
表示山的部分,如岗、岩、岫(xiu、山穴)。
表示山的形状,如峻、巍、崇、崔、嵯峨、峥嵘等。
表示山的变化,如崩。另,
岛,古人认为岛是水中之山,故从山。
岸,本义是水边之高地,多为山石,故从山。
厂(han)部
厂字是山崖的意思,所以从厂的字多与山崖的意义有关。如厉,本义是磨刀石,因为与岩石有关,故从厂。今字加石作砺。
仄,《说文》:人在厂(崖)下,侧倾也。
石部
其它:
碎,本义是把石碾碎,故从石。
破,本义是碎,所以从石。引申为击败敌人。
础,本义为柱下的石墩。
阜(左耳旁)部
阜在字的左边写作阝。阜部的字一般都是与山岭或高地有关的,如:
陵,本义为大阜,引申为陵墓。
阳,本义是山南,故从阜。
阴,本义是山北,故从阜。
陆,本义是高平地。
隅,本义是山角。
阻,本义是山路难行。与险同义。
与高下有关的动词也多从阜。如陟(登)、降(走下来)、陨(从高处落下来)、陷(自高处而坠下)。
阜是土山,因此从阜的字又多与高的意义有关。如:
阶,本义为台阶,与现代义同。
陛,本义为登上殿堂的台阶。旧说天子之陛九级。陛下作为对天子的尊称,这是因为群臣对天子不敢直接称呼,呼陛下的人转告之天子。
际,本义为两墙相合之缝,墙高,故从阜。引申为接界处。
隙,本义为壁际孔,壁高,故从阜。如“白驹过隙”。
防,本义是堤坝,堤坝须高起才能防水,故从阜。《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邑部(右耳旁)与国邑和行政区域有关,阜部(左耳旁)与山岭有关,现代均写成“阝”,邑部在右,阜部在左,应注意从意义上加以区别。
广部
古人穴居,或依山崖为一面墙,再加上一个顶和另一面墙以蔽风雨,“广”
与“厂”同源。广部和
废,本义是房倾倒,没有用处了,所以从广。
序,本义是东西墙,与房屋有关,所以从广。
廉,本义是厅堂的边。《仪礼·乡伙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
尸部
尸部的字分为性质很不同的两大类。第一类等于人部的分支。“尸”
屏,本义为照壁。上古又称“萧墙”,故从尸(屋省)。
层,本义为重屋(楼房),引申为楼房的多层,故从尸(屋省)。
门部
门部的字,意义与门户有关,如门、阁、闾、闭等。
另,
闺,本义为小门,上圆下方,其状如圭。闺门多为内室之门,故特指女
阙,宫门(或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楼观),又名观,中间是道路。
阔,本义为宽广。阔字从门,宽字从
闯,马冲出栅门的情形。
户部
户部的字,意义也与门户有关。两户曰门,半门曰户,户是单扇的门,从户的字一般与单扇的门有关的事物。如:
扉,本义是门扇。
扇,本义也是门扉。木做的叫扉,竹或苇做的叫扇。
房,本义是在旁之室,堂之内为室,室之左右为房。
再如哀、衷等字。
贴,古人用布帛书帖,故从巾。
和方部没有关系。古文字中“
弓部、矢部、戈部、矛部
这四个部的字一般都与兵器有关,下面简说其中的一些字。
引,本义是拉弓。
张,驰,本义是弓弦的紧张和松弛,故从弓。
弯,表示弯弓。
弹,本义是发射弹丸。
戚,本义是大斧。
矜,本义是矛柄。
刀部,斤部
这两部的字多是动词,表示刀斧(斤)的动作。刀部有切、刻、剖、
剥等。形容词“利”字从刀,因其本义为锐利。“刀”作形符在中间可变
写成“
矢(shi)甲骨文像矢箭形,上箭头,下箭尾。以“矢”作部件的字
大都与箭有关。如
疾,表疾病,由“矢”的飞快又引申出快速义。
短,箭杆一般长三尺,古人以“矢”为标准比较长短。
耒lei
金文象犁形,本义为木犁。从耒的字多与农具或农业生产有关。如:
耕、耙、耘。
斤部有斫、断、析等字,这些字的本义都与斧有关。如:
斧,斤形父声。
所,放工具(斤)的处所(门户)。
新,以斧(斤)砍树,古薪字。一说“亲”是丛生树木。由刚砍开
的树木口子引申出新旧之新。
皿部、缶部、瓦部都和陶器有关。如血,把性血滴于器皿中,“
十六(金玉财宝之类)(金玉贝)
金部
金的古文字从“
镜,古代以铜磨制而成的,故从金。
鉴,铜制的承水器,鉴里有水,可以照人,所以鉴有镜子的作用。
铭,本义将生平、事业等铸刻在青铜或铁等器物上,故用“金”作
义符。铸刻在钟鼎等器物上的文字是很难磨灭的。由此引申为永远不忘。
玉部
玉部在字的左边或上边写作王,俗称“斜玉旁”。玉部有玉的名称如
琼、玲、球等。有玉制物品的名称,如壁、环、珩等。有治玉手工
业的动作,如琢等。另:
理,本义是治玉,所以从玉。
瑞,本义是玉制的信符,故从玉。引申为祥瑞。
弄,双手(
班,用刀(
斑,玉中有文(通纹),即是玉的色泽驳杂不纯,引申为杂色或斑点。
贝部
贝部一般表示与财物有关的意义,因为古人曾经用贝壳作为货币。
有名词如财、货、资、贿等。有形容词,如贵、贱等,因为贵贱的本义是对财物价值的评估。有动词,如买、购、赏、赐、赠等。其他如:
贪,本义是贪财物,故从贝。
费,本义是耗费财物,故从贝。
贺,本义是以礼物相庆贺,故从贝。
赋,本义是赋税,赋税是财物,故从贝。
贼,《说文》从戈则声,甲骨文作以戈求贝之形,此乃盗贼行为。
贾(gu)本义是把财物买来又出卖,所以从贝,引申为商贾。
质,本义是以财物抵押典当,所以从贝。典当物件双方都要遵守规
则,故引申出诚实守信的意思,诚实守信是人的思想决定的,所以又引申出性质、本质等意。后引申为人质,乃含有抵押意。
(十七)水部、火部
水部
水的古文字像水流形。水作偏旁时在字的左边写作
表示江河的名称,如江、河、滩、汉、泾、渭、洛等。表示水利的名称如沟、渠、渎等。关于水的形容词,如深、浅、清、浊等。表示水的动态有流、涌、溃等。其他如:
没,本义是沉没在水里。
注,本义是灌进,故从水。
测,本义是测量水的深浅。
激,本义是水流急。“激烈”的本义是水激火烈。
渐,本义是指浸湿,故用三点水旁。浸湿是逐步的,缓慢的,故引
申出逐渐、渐渐等义。
火部(火、
火在字的左边写作火,在字的下边写作“
燕、鱼(繁体为四点底)二字下部的“
与火无关,注意不要拿火的意义去说明这些字。
(十八)植物之类(艹木竹禾米)
艹部
草部主要是关于草本植物的一些概念。如花、草、菜、苗等。这类
字较多,也较易理解。其他如:
落,本义是落叶,故从草头。
葺,古代村民多以茅盖屋,年余则须翻修补充一些茅草,由此引申
为修葺。
苏,本义是紫苏(药名),故从草头。
藉,本义是以茅藉地(垫在地上)。
节,本义是竹子或芦苇等的节段,故从草头。
艺,本义是种植,故从草头,种植是一种技能,后又引申为技能。
芒,本义指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如麦芒,引申指
像芒一样的东西,如锋芒、光芒等。
荤,本指姜、葱、蒜等香辣味的蔬菜,故从草头,煮肉类食物时常
配以此类菜作佐料,故后以荤代指肉食,以素代指素食。
“艹”还可省写为“十”,如:
才,“一”是地面,“
生,是一株草(十)从“土”中萌生而出状。
青,从生(
生也,象物生时色也。”“生”系小草初生之形。“井”(变写为月)又兼表水源充足,因而草色鲜艳。
丰,草叶茂盛之形。
卉,从三草(十),花草之总名。
莽,上下均为草,犬奔逐于草木中,引申指草木繁茂,又由犬奔引
申出粗率,莽撞义。
木部
从木的字都表示与木有关,如柳、柯、枝等,这类字也较多,且较
易理解。其他如:
析,本义是破木,从木从斤,会意为以斤(斧)破木,由此引申出
“分析”。
构,本义是以木架屋,故从木。
朴,本义是未经雕饰的木,引申为朴实、朴素。
梁,本义是桥梁,故从木。
杯,本来是用木制的,所以从木。后因杯是器皿,所以又写作
竹部
竹部的字主要是竹器名,如:
篇,本义是书篇,上古书用竹简,所以从竹。
策,马鞭用竹做成,所以从竹。
箸,本义是筷子,所以从竹。
算,古人计算用竹筹,所以从竹。“目”表示用眼看,(一说算盘珠
子)下“
简,从竹间声,古人曾用竹片做成“简”来誊写。故“简”字从竹头。
禾部
禾的古文字像禾穗下垂形。禾部主要是表示农作物的词。如稻、穗
等。其他如:
秀,本义是禾吐穗,故从禾。
委,本义是指禾穗低垂,后喻指女性的温顺、曲从等义。
秋,本义是禾谷熟,故从禾。
秉,本义是手持一把禾。
租,本义是地租,地租收的是谷物。
税,赋税收的也是谷物。
积,本义是积聚谷物。
米部
米部可以认为是禾部的分支,如粱、粟等字,但大多数表示与米粮
酉部
酉部字主要是关于酒的意义。酉的古文象酒樽。从酒的字与酒有关,
配,本指人(已)在配酒。
醒,本义是喝醉酒后清醒过程,引申指清醒。
酷,本义是酒味浓烈,引申形容程度深。
醋,本义指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液体调料。
(十九)动物之类
鸟部
鸟像长尾鸟之形,鸟部的字与禽类有关。如:鸣(鸟鸣叫)鸡、鸭
隹部
隹,指短尾鸟类。从隹的字与鸟类有关。如“集”,繁体字上从三
焦,火(
雉,隹形矢声。另说用箭(矢)方能射杀到的“隹”可见是野鸡之
习部
羽是两片羽毛形,繁体“
虫部
虫即蛇的象形,虫与“它”字同源,后泛指一般的虫类。如蚯蚓、
反犬旁“犭”是“犬”的变体,狗的侧视象形,部首名称叫“反犬
豕Shi,横倒似猪的象形。
家,从
彖,tuan,夕(ji)是猪头形,古文字似猪逃跑形状。六畜中,鸡可啄,
羊部
羊古文字是羊头的象形。从羊的字如:
善,羊性驯良,故善字从羊。
羌,从羊从人,即牧羊人,特指古代西北以牧羊为主的民族。
羔,从羊从火(
鲜,形义解说不一。一说古代北方以羊肉为鲜美,南方以鱼肉为鲜
马部
马,古文字像马形,又引指似马的畜类。如:驴,骆驼等。另如:
驭,从马从手(又),古文字是手(又)牵着套马索驾驭马的状态。
驳,《说文》:“马色不纯。从马,爻声。”许慎对本义的解释是对的,
牛象牛首之形,突出牛角。从牛的字与牛有关。如:
牢,从
兔,象兔形,一点似其短尾。
冤,免在冖下不能走,故有“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