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统计分析

(2011-06-02 18:39:23)
标签:

菲尔兹数学奖

杂谈

分类: 教育科研

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统计分析

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从1936年开始,在每四年举行一次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颁发。在各国数学家的眼里,菲尔兹奖所带来的荣誉可以与诺贝尔奖金媲美。菲尔兹奖是由国际数学联盟主持评定的,并且只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菲尔兹奖的权威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

国际数学联盟的日常事务由任期四年的执行委员会领导进行,近年来,这个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秘书长一人,一般委员五人,都是由在国际数坛上有影响的著名数学家担任。每次大会的议程,由执委会提名一个九人咨询委员会来编定。而菲尔兹奖的获奖人,则由执委会提名一个八人评定委员会来遴选。评委会的主席也就是执委会的主席,可见对这个奖的重视。这个评委会首先由每人提名,集中提出近四十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候选人,然后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广泛听取各国数学家的意见,最后在评定委员会内部投票决定本届菲尔兹奖的得奖人。

菲尔兹奖只是一枚金质奖章,与诺贝尔奖金的十万美元相比真是微不足道。为什么在人们心目中,菲尔兹奖的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主要是因为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联盟颁发的,是从全世界的第一流数学家中遴选的。就权威性与国际性而言,任何其他的奖励都无法与之相比。菲尔兹奖四年才发一次,每次至多四名,因而获奖机会比诺贝尔奖要少得多。但是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迄今为止的获奖者用他们的杰出工作,证明了菲尔兹奖不愧为最重要的国际数学奖。

菲尔兹奖是一项工作奖(这一点与诺贝尔奖金相同),即授予的原因只能是“已经做出的成就”。但是菲尔兹奖只授予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起先是一种默契,后来就成为不成文的规定),因此也带有一点鼓励性。值得一一提的是获奖年龄为45岁的英国数学家A·J·怀尔斯,因1996年证明了著名的费尔马大定理大会破例给予理怀尔斯菲尔兹奖.他是唯一一位年龄超过40岁的获奖人.

奖章由加拿大雕塑家罗伯特·泰特·麦肯齐(Robert Tait McKenzie)设计。正面有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右侧头像。在头像旁刻上希腊文“ΑΡΧΙΜΗΔΟΥΣ”,意思为“阿基米德的(头像)”。又刻上作者名字缩写RTM,和设计年份的罗马数字MCNXXXIII(1933年,第二个M字以N代替),还有一句拉丁文“TRANSIRE SUUM PECTUS MUNDOQUE POTIRI”,意为“超越他的心灵,掌握世界”,出自罗马诗人马尔库斯·马尼利乌斯(Marcus Manilius)的著作《天文学》(Astronomica)卷四第392行。句中“suum”(他的)原文作“tuum”(你的)。

奖章背面刻有拉丁文“CONGREGATI EX TOTO ORBE MATHEMATICI OB SCRIPTA INSIGNIA TRIBUERE”,意为“聚集自全球的数学家,为了杰出著作颁发(奖项)”。背景为阿基米德的球体嵌进圆柱体内。

http://s15/bmiddle/6e769d97g76df40c676ce&690  
               正面                                 反面

    下表是历届的菲尔兹奖获得者的名单,我们对获奖者的年龄和国籍进行初步的分析统计。

    表一、菲尔兹奖获得者一览表

 

ICM

届数年份

得奖地

人名

国籍

出生

得奖

年龄

第9届

ICM1936

挪威

奥斯陆

L·V··阿尔福斯

美国

1907

29

J·道格拉斯

美国

1897

39

第10届

ICM1950

加拿大

坎布里奇

L·施瓦兹

法国

1915

35

A·赛尔贝格

美国

1917

33

第11届

ICM1954

荷兰

阿姆斯特丹

小平邦彦

日本

1915

39

J·P·塞尔

法国

1926

28

第12届

ICM1958

英国

爱丁堡

K·F·罗斯

英国

1925

33

R·托姆

法国

1923

35

第13届

ICM1962

瑞典

斯德哥尔摩

L·V·赫尔曼德尔

瑞典

1931

31

J·W·米尔诺

美国

1931

31

第14届

ICM1966

苏联

莫斯科

M·F·阿蒂雅

英国

1929

37

P·J·科恩

美国

1934

32

A·格罗腾迪克

法国

1924

38

斯梅尔

美国

1930

36

第16届

ICM1970

法国

尼斯

A·贝克

英国

1939

31

广中平祐

日本

1931

39

S·P·诺维科夫

苏联

1938

32

J·G·汤普森

美国

1932

38

第17届

ICM1974

加拿大

温哥华

D·B·芒福德

美国

1937

37

E·邦比里

意大利

1940

34

第18届

ICM1978

芬兰

赫尔辛基

C·费弗曼

美国

1949

29

P·德利涅

比利时

1944

34

D奎伦

美国

1940

38

G·A·马尔古利斯

苏联

1946

32

第19届

ICM1983

波兰

华沙

A·孔涅

法国

1947

35

W·瑟斯顿

美国

1946

36

丘成桐

美国

1949

33

第20届

ICM1986

美国

伯克利

S·唐纳森

英国

1957

29

G·法尔廷斯

德国

1954

32

M·弗里德曼

美国

1951

35

第21届

ICM1990

日本

京都

V·德里费尔德

苏联

1954

36

V·F·R·琼斯

新西兰

1953

37

森重文

日本

1951

39

E·威滕

美国

1951

38

第22届

ICM1994

瑞士

苏黎世

J·布尔甘

比利时

1954

40

P·L·利恩斯

法国

1956

38

J·C·约克兹

法国

1957

37

E·泽尔曼诺夫

俄罗斯

1955

39

第23届

ICM1998

德国

柏林

R·E·博切尔兹

美国

1959

39

W·T·高尔斯

英国

1963

35

M·孔采维奇

法国

1964

34

C·T·麦克马伦

美国

1958

40

A·J·怀尔斯

英国

1953

45

第24届

ICM2002

中国

北京

洛朗·拉佛阁

法国

1966

36

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

俄罗斯

1966

36

第25届

ICM2006

西班牙

马德里

安德烈·欧克恩科夫

美国

1969

37

格里高利·佩雷尔曼

俄罗斯

1966

40

陶哲轩

澳大利亚

1975

31

温德林维尔纳

美国

1968

38

第26届

ICM2010

印度

海得拉巴

BaoChauNgo

越南

1972

38

ElonLindenstrauss

以色列

1970

40

StanislavSmirnov

俄罗斯

1970

40

CédricVillani

法国

1973

37

年龄分布图:

http://s16/bmiddle/6e769d97ga4b86277e6ff&690
    国家分布图:

http://s3/middle/6e769d97ga4b8692ecf92&690

从1936年开始到2010年为止,已有53位数学家获得菲尔兹奖。在上表中我特别注意分析了获奖者的年龄,并用年龄分布图的形式表示出统计的结果。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获奖者的年龄是在28到45这个区间,它也反映了一个事实,这个年龄段确实是人从事数学研究和处于高峰的阶段。从国家分布图中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