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的方法
(2010-12-03 00:08:59)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 |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绘本是以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的内容往往都贴近孩子的生活,具有艺术性、文学性、文字与绘画和谐共处等特点,绘本的特点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契合,因此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在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借助绘本阅读教学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一、幼儿绘本阅读具体方法
柯南指出:“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
(一)分段式阅读法——有机地利用作品情节
分段式阅读法是将一个绘本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的方法。绘本以较多连续的画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而言故事容量往往比较大,而且不少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每个转折的关键情节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这样的绘本就很适合进行分段式的阅读。分段式的阅读能让幼儿逐步理解作品,在每个转折点,还能去发挥幼儿奇妙而富有个性的想象,让他们有机会用自己的眼光整合出来的神奇世界……
(二)主干式阅读法——突出地呈现作品主题
主干式阅读法指的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的前提下,抽出绘本主要的骨架展开的阅读方法。目前市场上绘本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些绘本为了突出主题,有时会采用重复类似情节的方式,也有些作品由于是直译本,翻译时语言的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和阅读。在阅读这类绘本时我们可以尝试在第一次的阅读中可采取先阅读故事的主要情节、简化语言等方式,再进入下阶段的深入阅读。
(三)片段式阅读法——巧妙地运用作品片段
片段式阅读法是抽出绘本的某一部分进行的阅读。有一些绘本由许多小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可以独立存在,它经常能为平时的主题活动服务,补充主题活动的不足,我们将这样的阅读方式称为“片段式阅读”。
(四)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感受作品精髓
细节式阅读法指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有趣的细节,从而达到感受作品完美意境的方法。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以图画为主,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的变化,图画也具有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一些图画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既能协助突出主题,又能让人忍俊不禁,运用细节式阅读绘本中这些精彩的部分,能让幼儿更细致感受作品,有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切入来阅读绘本。
(五)对比式阅读法——合理地预测故事发展
这里提出的对比式阅读指的是根据绘本本身的特点,通过画面之间或者是画面中人物等的对比给幼儿提供阅读的准备,为合理地预测故事提供基础。
(六)整体式阅读法——整体地展现作品内容
整体式阅读法是完整地阅读整个绘本的方法。精彩的绘本图画艺术性强,非常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题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引发幼儿共鸣的,完整地阅读能带给幼儿情感上的冲击、语言上的提升。在绘本阅读中,整体式的阅读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它经常使用在绘本的内容比较浅显或重复较多、幼儿阅读能力较强、阅读相似的绘本、分段阅读之后等情况之下。
(七)朗读式阅读法——让我们动情地倾听作品声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
好的绘本犹如一粒幸福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开出美丽的花朵。绘本阅读的世界是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的世界,我们将进一步寻找适合幼儿阅读需求和特点的绘本,探索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