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6e73250bhc97776100226&690
2012年9月1日,终于到济宁去了一趟,济宁的九零后鸟友“丛林魅影”老早就嚷嚷着让我去一次,但是手头琐事太多,所以一直拖到了他暑假的最后一天。
8月31日夜,爬上了开往济宁的硬卧,一个包,比平时出门只多带了个望远镜,这是我第一次为了观鸟而特意去某个地方。一直以来我都是蹬着自行车在我家周边四处乱跑,千里之外的鸟儿对我来说意义并不很大。但是,观鸟人对鸟儿的热爱总在驱使着我尝试一下远方,毕竟家门口的生境太过单一,人类影响太严重了。
在时睡时醒中,火车渐渐西行,再转为南下,到济宁的时候刚刚凌晨四点多,天色还是全黑的。摸索着走出了站,济宁站比想象中更开阔,但也比想象中更加老旧。绕着站前广场走了一圈,我试图寻找一个KFC或者麦当劳的努力终告失败,于是只好抱着背包坐在广场中央的大灯柱下,呆呆地看着游魂一般飘来飘去的人影。
5点多,天色开始明亮起来,突然我听到一阵熟悉的鸣叫——白鹡鸰,几个小黑点飞过头顶,过了一小会儿,又是一阵鸣叫,一群小鸟。如是几次之后,我发现这群白鹡鸰选择了火车站广场旁边的几棵法国梧桐树做夜栖地点。在不到半个小时之内,鹡鸰群分作十几批,每批几只到十几只不等飞出树冠,在天空中四散开来,飞赴白天的活动地点。以前只在网上听鸟友说过白鹡鸰会在夜栖地结群,这次却在无意中亲眼见证这种行为。
正盯着“鹡鸰树”看的时候,手机响了,“丛林魅影”到了。比想象中的要高,好一个小帅哥~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为了赶上清晨鸟类活动的高峰期,我们打车奔赴北湖湿地。
到了北湖的时候,一开始我颇为失望:整齐的石雕大门,修剪的规规矩矩的园林绿化植物,这里哪像是鸟类合适的栖息地,明明就是一个公园。不过很快,路边银杏树上的棕背伯劳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棕背伯劳算是常见鸟,不过我也就是在2011年冬季见过一次,当时惊异于它的大体型,这次见到却又觉得很小,也许是没有对比的原因吧。北湖湿地的棕背伯劳很多,在以后的路上,它已经被我列入和白头鹎一个等次的常见鸟了。
顺着入口的道路继续前行,前方出现了一片开阔的水域,这就是所谓的北湖,此时已经开始飘起雨星,阴暗的天幕下,越发显得烟波浩渺。我这时候才明白,这片广阔的水域才是这里鸟类生存的本源,正因为它的广大,才能从人类的开发中保存下一部分湿地,供鸟类避难。丛林魅影告诉我,冬季曾有一群小天鹅迁徙路过,在此歇息,让拍鸟的摄影者们开心了好几天。
北湖岸边整修的颇为齐整,塑胶路面上不时有干活的工人骑着车驶过,就在湖边的路上,我们发现了一条小小的赤练蛇,只有筷子粗细,约20多厘米体长。小蛇身上没有什么伤痕,但明显已经死去,口中似乎吐过血,蛇身非常柔软,鳞片也很有光泽,应该死亡不久。可惜啊,道路交通又夺走了一条小生命。
路边传来一阵奇怪的鸣叫,是鸟叫无误,可与前面听到的棕背伯劳的声音又有所不同,在几棵树的树冠中来回搜索了一番,一只鸟终于跳出树丛,竟然是一只黑尾蜡嘴雀。以前在学校,正门口高大的法桐树上经常传来黑尾蜡嘴雀的鸣唱,非常像画眉,但音节较短,这次听到的却完全不像印象中圆润的声音。这种鸟实在是有点太常见了,看清了它的真身我们就开始继续前进。
前方依然是绿化植物和道路,路边终于出现了一些荷塘,塘边的植被也挺茂密,但就是没有鸟。突然路边的小树丛里飞起一只黑鸟,我没当回事,以为是乌鸫。结果丛林魅影喊了一声:黑卷尾!我才赶紧举起望远镜找,看清了,很明显两侧上翘的尾羽,是三只黑卷尾一起行动。说来奇怪,黑卷尾是大家眼中的菜鸟,而在我家那边却从未见过,连鸟市都没有出现过,不知是何原因。嘿嘿,妥妥的一个新种啊!
一路走来的人工园林景致让我开始有些烦躁,丛林魅影这才告诉我,这只是景区的入口罢了,现在正在施工,路边都是工人,所以鸟类不来此活动,再往深处走就几乎全是自然湿地了,那边才会看到许多鸟儿。果然,继续往里走了一段,天上就开始出现飞鸟的身影。先是几只鸭子,我很激动,因为野鸭中我只见过绿翅鸭,其它的都未曾看清。用望远镜追到“飞鸭”之后发现,嘴端黄色,脸部到颈部颜色较浅,全身呈褐色,是斑嘴鸭。丛林魅影说也有绿头鸭,但此后我们见到空中飞过的野鸭均为斑嘴鸭,看来斑嘴在此地比绿头数量多。
看到了“飞鸭”,天上又出现了鹭类的身影,小白鹭,夜鹭,池鹭都飞过了,远远地出现了两个红褐色的身影,通过望远镜一看,是草鹭。可惜啊,魅影跟我承诺的草鹭随便看的景象没有出现,它们的繁殖季节已过,不再停留在苇丛活动,这天也只是瞥见空中的这两只而已。但是北湖的鹭有很多,马上我们就在路边的一个池塘中看到了几只白色的鹭,其中一只明显特别高大——大白鹭!旁边还有两只黄嘴,但体型小一些的白鹭,其余的是黑嘴的小白鹭。我们慢慢凑过去,白鹭并不十分怕人,这时只听啪啦啦一阵响,池边草丛里飞起一只大鸟,把我吓了一跳,又忘了拿望远镜看,魅影说:雉鸡!我这才匆忙“捉鸡”,公雉鸡!哈哈,我在家里农田看到的可都是母鸡,这回可见到纯爷们啦!不过说实话,公雉鸡在野外看也就那么回事,并不十分鲜艳,想想也是,人家还得靠这身羽毛当迷彩服呢,太高调了不好。
“飞鸡”这么一闹,动静不小,白鹭们警觉起来,小白鹭和两只中等体型的白鹭已经开始起飞,赶紧看哪!果然,黄嘴,体型中等的白鹭是中白鹭。这天上午我们一共看到了不下十只中白鹭,我在家乡的水库边上也见过好几只,看来中白鹭在华北地区也是有一定数量的。大白鹭和两只小白鹭比较镇定,直到我们凑到池塘边看了一会儿之后才起飞离开,魅影拍到了一张大白鹭和小白鹭站在一起的对比照片,很有意思。
这一段的池塘里鹭类着实不少,隔着一丛树木就看见有一群白鹭在飞,目测有中白和小白,魅影说那边就是潜流湿地,将来会绕过去的,于是我们继续前行。一片开阔的荷塘上飞过两只黄苇鳽,比我想象的体型小得多,展翅飞翔时黑色的飞羽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鳽果然比鹭隐秘的多,当它停栖的时候,如果不刻意寻找,几乎发现不了它的存在。
前方路边有只鸟飞起,落在固定新栽种的树木的竹竿上,漂亮的头冠竖起又降下,是戴胜。可是魅影没有看见,照样往前走。我拍了他肩膀一下提醒他,可是当他扭头举起相机的时候,已经受惊的戴胜马上就飞走了。挺遗憾的,戴胜虽然是菜鸟,但独特的长相很吸引拍鸟人,魅影也说很想拍一张冠羽展开的戴胜。我俩正说着这次机会的失去,但没想到下一次机会来得如此之快。没走多远,又有一只戴胜飞了出来,这次还是没有拍到,不过我们发现还有一只戴胜,这是一对鸟一起活动。它们无意远飞,只是和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于是我们就远远地跟着。耐心果然有了回报,一只戴胜飞到路面施工留下的一小堆沙子上开始沙浴,那情形很有意思——翅膀展开趴在沙堆上磨蹭,冠羽一开一合,它的配偶却自顾自地踱进路边草丛开始觅食。这下子戴胜可让我们看了个够。
风干的蛇尸:
http://s2/middle/6e73250bhc9775c3ca2c1&690
越往里走,人果然就越少,走过了原为高尔夫球场,现在改成“森林公园”的一片地,四周已经看不到人影。在路过一个池塘的时候,我们发现那边搭了两座迷彩帐篷,可是前面的水塘光秃秃一片,怎么看也不像有鸟会来的样子,这两座帐篷是准备拍什么呢?这个问题知道我们绕了一圈回来之后才得到解答。道路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杂草,攀附着一些藤本植物,目测有两种豆科植物,一种类似茑萝的野花,还有开蓝色花的圆叶牵牛。我们在路边的草杆上发现了两个动物的废巢,是用细细的花序编成的,扁球形,约拳头大,侧面开口,但撕开之后里面没有明显的空间,不像鸟巢,我怀疑是小型啮齿类比如巢鼠做的窝。路面上又出现了一条蛇尸,早已风干,骨头都露出来了,只残留了蛇身后半部的一点皮肤,有细细的横斑,可能是虎斑颈槽蛇吧。路面上的蟾蜍尸体不少,死状甚惨,这些行动缓慢的两栖动物根本不知车辆为何物,稀里糊涂就送掉了性命。
类似茑萝的藤本植物:
http://s1/middle/6e73250bhc97747f67880&690
圆叶牵牛:
http://s5/middle/6e73250bhc9774b0b68d4&690
豆科植物之一:
http://s2/middle/6e73250bhc9774efa4001&690
豆科植物之二:
http://s2/middle/6e73250bh7a8beea968b1&690
透过高高的杂草,我发现路边的水里竟然长着芡实!!!这种叶子硕大的睡莲科植物简直就是湿地的野性标志,堪称中国的王莲。它的花朵与叶子相比着实太小了点,但是那种纯粹的紫色美的无与伦比,苞片和花梗上尖锐的倒刺却又明确地表达出不可侵犯的意志。我想尽量接近拍几张照片,但是不巧这些芡实都长在远离路边的一侧,我每次试图靠近水边的时候几乎都会惊起一只池鹭,这时候我才明白池鹭的头颈和背部的深色羽毛意义何在——很好的保护色!而且对池鹭单独活动的习性印象更深刻了,每次都是一只池鹭独自活动,从未见其结群。
霸气的芡实植株:
http://s7/middle/6e73250bhc97761010f26&690
http://s1/middle/6e73250bhc97761c21ad0&690
http://s5/middle/6e73250bhc97762e2a3d4&690
这片区域十分萧条,连天空都见不到鸟影,于是我们决定绕回去到潜流湿地区去看看,拐弯时丛林魅影看见一只普通翠鸟,不过等我回头时,翠鸟已经不见了。通往潜流湿地的途中有很多荷塘,有几位摄影爱好者扛着相机拍荷花呢,但对于我等吃货,只有琢磨如何摘到池中莲蓬的念头……潜流湿地是人造湿地,通过铺设透水的基质,然后栽种湿地植物形成一个生物过滤系统,旁边是一条柳荫道,魅影说有时候能看见黑水鸡穿过这条小道。果然,路边池塘里到处都是黑水鸡的叫声,亚成体黑水鸡比较胆大,经常在开阔水面活动,成鸟则一般都躲藏在植被中,很难看到。鉴于黑水鸡是一种很常见的水鸟,也就没有用心寻找。这段路给我的惊喜是,有一些芡实正好长在路边的水坑里,于是我跳下路基去拍芡实花。脚下一个类似小土块儿的东西突然跳起来,俯身一看,是一只泽蛙幼体,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它的体色和池边的土壤完全一致,为了能突出它的特征,我把它捉到道路上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把它放回池边。同时还拍到了美丽的芡实花朵,让我感到心满意足。
清丽脱俗但不失霸气的芡实花:
http://s12/middle/6e73250bhc977676d48cb&690
http://s12/middle/6e73250bhc97767ec18ab&690
小不点儿的泽蛙幼体:
http://s12/middle/6e73250bhc9776d83b9cb&690
http://s8/middle/6e73250bhc9776dfc55e7&690
http://s14/middle/6e73250bh7a8bf145d53d&690
偌大的潜流湿地竟然一只鸟都没看见,天上传来一阵叽喳声,不用看就知道是棕扇尾莺,这种小家伙飞的还挺高的,一会儿就不见了。又走了一段,空中出现两只飞鸟,看体形是鸻鹬类的,身体较大,棕褐色,看上去脚和嘴都是红的。我俩分析了一下,是鹤鹬。快走到潜流湿地的尽头了,拐弯处的水已经干涸,裸露出池底,突然有一只鸟从草丛里窜出,跑过塘底,那动作像极了老鼠,惊讶中我根本没看清它是什么鸟,只觉得非常像黑水鸡。丛林魅影说他看清了这只鸟红褐色的屁股,没有白色羽毛,是白胸苦恶鸟。当年在泰安的市集上常见有白胸苦恶鸟被人用夹子捉来贩卖,这次好歹见到一只自由自在的却又是惊鸿一瞥,遗憾呐!
开阔的潜流湿地:
http://s10/middle/6e73250bhc977713d54f9&690
http://s5/middle/6e73250bhc97773b48654&690
还没从白胸苦恶鸟带来的惊异中回过神来,魅影就让我小心留意,前方就是黑翅长脚鹬的觅食区。我一开始只见到几只白鹭,也没当回事儿,举着望远镜四处乱看。天上远远地看见有一群鸟在飞,自然是要看一看的。这一看不要紧,十几只体型较小的黑鸟围着的是两只大家伙,长长的翅膀,黑白两色的羽毛……那体态,好像是猛禽。鉴于在前面我曾经把一只池鹭当成了鹞子,魅影笑我想看猛禽想傻了,这次我只是让他看那群鸟。魅影尽力拍了几张照,可惜实在是太远了,模糊的影像确定了那群黑鸟是黑卷尾,它们围攻驱逐的对象则是两只黑翅鸢!鸟群纷纷扰扰渐行渐远,实在是看不清了,只好回头去找黑翅长脚鹬。
没想到“红腿娘子”很给面子,一开始只有一只在觅食,我们靠近到水边,只听一阵清脆的铃音,又有两只黑翅长脚鹬飞来,其中一只的腿部粉红,翅膀发灰,应该是亚成。和它们一起觅食的是几只中白鹭和小白鹭,有几只白鹭看见我俩觉得不太安全,飞到距离较远的一片水域去了,但黑翅长脚鹬非常镇定,期间有两只飞走,又有一两只飞回。长的不成比例的细瘦红腿,黑翅膀、白肚皮,小脑袋圆眼睛,尖尖的嘴喙,本来很不成比例的器官在这种鸟身上却组合出了一种特殊的美感,大自然真是神奇。
这时我发现我们正好就在前面遇到的两个迷彩帐篷后面,只见几位大爷拉起一张隐蔽网,伸出“大炮”对准前面的池塘,仔细一看,水中插着树枝和竹竿,原来他们是在等候翠鸟。我们其实也很想看看小翠,但时间有限,蹲在草丛边,蚊虫也时时过来骚扰,于是我们决定撤退,找个空旷点的地方休息一下。
找了几块大石头,坐下吃点东西闲聊,当然,望远镜不能闲着。旁边的香蒲和菖蒲里面传来黑水鸡的叫声,对面是一片荷塘。空中有鸟飞过,白色肚皮,长长的翅膀,叉状尾,原来是普通燕鸥,不一会儿功夫,飞过去好几只。又来一只鸥,肚皮发暗,嘴巴发红,这家伙我熟悉,是须浮鸥。四月初去峡山水库的时候,见到的尽是红嘴鸥,到六月份再去,就都换成须浮鸥了,所以我对这种鸥蛮熟悉。歇够了,时间也到了上午十点半,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决定不在北湖湿地继续,而是去一下洸府河再撤退。
注:我在此只对当日的情况作个描述,具体的观鸟种类统计及拍摄的照片,请移步“丛林魅影”的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281490101jjoo.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