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契机
(2022-09-07 08:29:48)
标签:
教育卫生文化心理杂谈 |
中午和一同事吃饭,由于都是新七年级班主任,于是有一些共同话题。他说道,班里有一女生,课间笑嘻嘻地问他,学校有没有评校草的。他于是就说,当你先成为班花再说。
他这下意识的反馈,我能理解。就是感觉这女生是不是有些花痴,这种问题也会问。他的反问:当你先成为班花再说。这句话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含有攻击情绪在里面,这情绪是由无意识的想法,也就是“你是个花痴”带来的。但对于这孩子来说,她的热情被浇了一盆冷水,肯定心里是不舒服的。
到了青春期,孩子会特别关注外貌,也会去追求自己的偶像。当然,冷静下来后,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反问,你觉得怎么样的男孩子能成为校草?这在问的过程中,一定是真正充满好奇的,姿态是摆得低低的,像是朋友间的闲谈,不出意外,她一定会说:要帅的,最好像肖战、王一博那样(宽恕我年轻一代男明星只知道这两位)。于是我会继续追问:如果那么帅的男孩子他经常欺侮同学,成绩班级垫底,语言非常粗俗,你觉得他还是校草吗?通过这种问法,去了解,现在的女生的三观如何,并促成她进一步思考。
然后,借此机会来一个班级大讨论,你心目中的受欢迎的异性是怎么样的。根据以往经验,只写一条帅或者好看的,只占非常少的比重,绝大多数会写,善良、幽默、真诚、勇敢、学习好等一系列美好的品质。
所以,不要用什么时候教育才好,教育契机无处不在,我们要丰富知识,随时做好教育的准备。